柏拉图《理想国》: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
来源:杨站长之家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柏拉图被某些人(实际上是一大部分人)认为是西方“哲学之父”,他最有名的著作是《理想国》。但《理想国》是一本很奇怪的书,看上去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哲学书,里面并没有哲学书常拽的那些生涩名词,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对话问答的故事书。或者说通过讲故事来“科普”哲学的书。
关键是,在《理想国》的对话问答形式中,常常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这让很多性急的朋友感到抓狂——你给我扯半天,然后呢?结果呢?你都不说!
其实,柏拉图的目的不是给你答案,而是让你在对话形式中,自己去思考。可惜,我们被“喂投”惯了,越来越不喜欢思考。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个非常有名的比喻——洞穴比喻。
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它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
后来,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后来又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迸,以致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对这个被解救出来的囚徒而言,看到外面的阳光真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他在一个黑暗(象征虚幻、不真实)的环境里呆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错误地认为那些虚幻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对外面的阳光(象征着真理)不适应,感到刺眼。在这里,柏拉图用洞穴里的囚徒来比喻群众,对他们来说真理是刺眼的,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里!
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只是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试图告诉我们的是:
①现象=假象,本质=真相;
②要想认识事实的真相,必需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
③现象是感觉经验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
这些就构成了西方哲学很长时间的基本观念。怀特海(英国哲学家、教育家)不无夸张地说,2000多年的西方哲学史,不过是给柏拉图做注脚。
当然,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在20世纪西方哲学那里受到激烈的挑战,因为它代表的是传统哲学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思路。其中海德格尔对柏拉图洞穴的分析很有意思。海德格尔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一文中全篇都在分析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马丁·海德格尔(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
海德格尔则要把柏拉图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他认为:我们原本就生活在黑暗之中,为了寻找家园,我们点亮了蜡烛,追逐光明,但越来越执着于光明,忘了我们的家在黑暗之中。结果,我们在光明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导致的是“比一千个太阳还亮”的科技文明。而海德格尔试图再来一次“转向”,他曾经引用老子的话:“知其白,守其黑”,他的解释是,“有的人应该将自身淹没在黑暗的源泉之中,以便在白天能够看星星。”白天看星星,那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