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 冯唐
北京时间傍晚6点,几乎分秒不差,微信语音响起,手机那头传来冯唐的声音。冯唐非常准时,像任何一场其他采访一样。此时的他正位于英国伦敦,我们相差8个时区。采访缘起于冯唐的新书《冯唐成事心法》,多数人了解冯唐是源于他的小说和杂文,而在50岁的这一年,冯唐写了一本教人成事和管理的书。“写这本书,是希望让大家知道,其实我是一个管理界的 '扫地僧’。”冯唐在序言里说。冯唐的另一面,是一个叫做张海鹏的商业高管,在麦肯锡做了10年战略规划,转身进入国企华润担任医疗集团创始CEO,还有5年中信资本的投资经验。
但这本书讲的并不是一些让人拍手叫绝的成功秘钥,反而是一条条朴素的职场道理,像一个历经风浪的前辈般循循善诱:欲成事,要笨拙、要坚持、要节制。冯唐回答得坦白:“这不是成功学,这是成事学。成功不可复制,而成事可以修炼。鸡汤跟真正的滋养差别有可能很薄,区别就在于书中的每一条都是我亲身干出来的。”冯唐可以算得上是996的初代实践者(被害人),早年在麦肯锡他每周工作80-100个小时,做咨询顾问的头一年,几乎没在晚上两点前睡过,一年中一半的中饭是在飞机上吃的。面对繁重工作他和普通职场人一样无法拒绝,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玩命锻炼。每天做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俯卧撑。每周两到三次千米跑,每月跑到体重公斤数的千米数。为了拒绝做一个“油腻的中年人”,他的体重常年保持和大学毕业时相同。冯唐有一个“真猛人”定义,首要一条就是要对自己狠。为什么要对自己这么狠呢?他毫不遮掩自己的好胜心:“只是不想把这么美好的世界留给一帮傻逼。”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冯唐和我聊了聊疫情期间的生活、当下职场人的加班现状、以及对年轻人的若干建议。在年轻人开始津津乐道“摸鱼哲学”与“糊弄学”的当下,冯唐的“成事哲学”似乎笨拙又费力。但成功没有轻易的,躺平也只是暂时,冯唐只是戳破了这个泡泡而已。
以下内容整理自36氪与冯唐的对话以及冯唐新书《冯唐成事心法》:
图片来自豆瓣
问: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很多人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逆境,您有怎样的体会?
冯唐:这次面对疫情,我总结了十字逆境信条:看脚下,不断行,莫存顺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看脚下就是说要关注当下,优先解决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比如对商业来说就是要保证现金流和维护好核心上下游。对于个体来说就是过好每一天的生活,疫情期间我们宅家的时间更多了,更能体会到一些生活本源的东西,甚至学习一些新技能。比如我,开始自己给自己剃头了,买了电动推子,在洗手间胡子和头发3分钟搞定,既省时又省力,而且别有乐趣。
接下来就是不断行,逆境来了不要给自己找借口,生活继续,商业继续。疫情期间,投资方面,我们完成了医疗科技项目的下一轮融资;写作方面,我在伦敦滞留期间写完了我的第七本长篇《我爸认识所有的鱼》;甚至我还在北京策划了一个以“宅”为主题的书道展,展出了48幅书法作品。其实不难的,能做什么就抓紧去做。最后是莫存顺逆,不要两分地看所谓的逆境,不要认为“它是逆境”或“它是顺境”。无论顺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总有起起伏伏,用一个简单的平常心去看。
问: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事,成事的人有怎样的特征?
冯唐:先从曾国藩的一句话开始讲起:“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这是曾国藩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在成事、持续成事、持续成大事的修行过程中,自许为读书人的,就要以油腻为耻,以卖弄为丑,以笨拙为本分。请大家画四个象限:横轴,左边是笨拙,右边是聪明,这个轴的维度是聪明程度;纵轴就是竖轴,上边是勤奋谨慎,下边是油腻,这个纵轴的维度,你可以说是油腻指数。我们用这两个轴,把白纸分成四个象限。左下这个象限是什么?又笨拙又油腻,这种人我们在世界上也常见,他们的定义就是“人渣”,建议各位远离。再看右边。右下象限,这类人聪明,但是油腻。我称其为“欺世”,他们习惯欺负世界,利用聪明降维攻击。但历史多次证明,这类人可能能够在局部短期成事,但结局都不会太好。极少数人在右上象限,又聪明,又勤奋谨慎,这些人往往可遇不可求,会创造某种突破。而大多能够成事的人都在左上象限,他们不是绝顶聪明,但是非常勤奋谨慎,很本分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类人叫“基石”,他们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平稳、细水长流地完成事业。
问:在职场上或者说舆论场中,所谓传统的“成事者”中女性角色往往是缺失的,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冯唐:在现实生活中,我能感觉到女性受到自身的生理、家庭、情感、孩子的各种羁绊,以及社会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的要比男性更多。但是我想告诉女性朋友们,所谓的男女平等,就是不分男女,都要成事。因为我不是女性,无法替各位女性朋友切身实地去设想,我只能试着用同理心跟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首先,女性成事有她天然的优势。感性是一种优势,很多男性整天算来算去,很有可能算到最后出现的结果,也没有女性最开始直觉指向的战略方向更准确。女性的目标相对实际,相对具体,不像一些男性,莫名其妙地贪大,不贪大就不容易犯傻,不容易冒进。女性还有一个天然优势就是能够示弱,容易协调好关系,这里的“示弱”,并不是打女性牌,而是女性天然的坦诚、包容和滋养。当然对于女性成事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建议。首先就是要“不二”,所谓“不二”,就是先别把自己当女性,先不要太考虑自己的性别。成事第一,性别第二,对于这点我还是比较坚持的。再者避免情绪化,情绪化可能跟女性的激素相关,但这种会严重影响合作的效率。再者就是只认人、不认事的情况,没有把做事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最喜欢、最爱、最感兴趣、最信任的那个人当成第一位,这点也需要避免。
问:你在麦肯锡的时候曾经每周工作八十到一百个小时,加班文化是现代职场人常常要面对的。但对于“996”的批判从未停止,尤其当“拼多多员工猝死”这样的新闻发生的时候,这种讨论尤其激烈。你如何看待现在职场人的加班现状,以及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冯唐: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工作时间长、疯狂加班不一定等于效果好。相反,有效、快乐的工作也不意味着工作时间一定短,这是这个问题的两面。矛盾的地方在于,在人力市场供大于求,工作机会过度竞争的情况下,职场人必须要面对被迫工作的情况。或者想要在一个行业内领先,不多做一点、不做得好一点怎么可能胜出呢。但这又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从制度层面讲那是劳动法要约束的事,在现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不接受,那你就需要降低对于生活的预期,比如接受低欲望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想要挑战高压力的工作,我的建议是你必须学会做好身体和精神方面的管理。
因为工作非常忙,所以打死也要锻炼,不然你会死的。我常对团队说,我们是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什么是专业人士?除了知识技能保持专业以外,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也是专业的一种体现。对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件事,曾国藩说:“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这是他一直强调的“刚柔相济”,工作、生活,又勤劳,又有生活的味道出来,这样才是最好玩的。
问:你的诗歌翻译曾在网上引发争议,我们做人做事,也常常会收到褒贬不一的评价,如何处理其他人的负面评价?
冯唐:首先要理解黑你的人,有句话说:“恨人有,笑人无。”这个现象现在还大范围存在。再者,推功揽过。对于真正帮你的人、团队,把功劳给人家,真的有过错自己承担。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妥善地、善良地对待黑你的人。不要反驳,不要反驳,不要反驳,重要的话说三遍,别跟他们在公共媒体上争。比如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越大的媒体,越公众的场合,越不要反驳。举个例子,我的诗歌。在诗歌界关于冯唐是不是个诗人,分成两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认为冯唐不是个诗人,不好意思,我不反驳。有时候我会主动看一看、问一问,最近又有谁骂我了,怎么骂的?看看他们是不是有特别的创意,除了能够让自己更清醒一下,另外就是学习一下有创意的想法。“功可强成,名可强立”,人生无非两件事,关你屁事,关我屁事。“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不要脸”不是没底线,而是不要特别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你。九字箴言里,“不要脸”最难,与君共勉。
问:最想给到年轻人的建议是什么?
冯唐:有几点,首先有些东西不是只凭努力就能达成的,人还是要调整心态。有些东西是有运气成分在里面的,也包括大势所趋,大环境提供的机会。举个例子,以现在的经济形态来看,未来几年很有可能是一些大公司和一些小而美的公司并存的,职场新人能进大公司能有很好的培养固然好,但尝试加入或创建一些小而美的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不用想的那么复杂,在小而美的领域里面,跟几个小伙伴提供一些优于其他团队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活的很好。再者是运动和读书的老生常谈。职场人一定要保证每周运动两次,每次45分钟到一小时,一年至少念四本严肃书籍。我自己最近就在读一本书,《Cult Writers》,介绍了50位风格另类的小说家,对我的写作很有帮助,大家也可以找跟工作相关联的书来读。
最后是多陪陪家人,父母不会长生不老的。去年我写完第七本长篇小说《我爸认识所有的鱼》,讲的就是父子关系。我的父亲是印尼华侨,小时候我对他最大的印象是给他指一个什么鱼,无论是河鱼还是海鱼,他立刻就能报出名字。过去二三十年工作太忙,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太少,他还没有告诉我怎么认识所有鱼的时候人就走了。所以我只能通过写小说的过程,把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再过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