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常见的几个困惑的问题

培智学校常见的几个困惑的问题

1.为什么部分老师有上课玩手机,给学生看动画片,看电影的现象?

提到这个话题,很多人可能首先会很愤怒,甚至以道德评判或以“我或我们学校就不是这样”,进行反驳或回避。

在此,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反思的是除去制度因素和道德约束,思考“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首先,学生程度差异太大,有的学生心智年龄已经6岁了,而同样班级的同学心智年龄只有3个月,甚至有的学生到处乱跑,或自虐或打其他同学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学生上课不时大小便失禁....

其次,教学制度的限制,刻板的普通学校的教学常规限制了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每天只能站在讲台前,通过“说教,演示,讲故事”进行教学,不太适合培智学校的“自闭症,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多动症等多类学生的学习特点”。

然后,教学素材的匮乏,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教育相比,发展时间较短,发展体系不成熟,缺乏足够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很多需要老师准备,甚至不仅仅需要教师自己出力还得自己出钱,因为“采购”“报销”流程太过复杂,有的教具价格不贵,出门街头小店就能买到,但没有发票,因此,不用大动干戈,但长久以往,老师们也就不愿自己一直这样做了。

最后,得不到“鼓励和支持”,老师努力了,却得不到家长和领导的鼓励和认可,尤其是领导们每天忙于各种行政事务,来不及关注老师上课细节,习惯以制度管人,常常让老师们感觉失去了“人情味”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动力。

2.为什么有很多老师工作几年后,就会考虑改行或跳槽?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自然地会考虑到一个词汇“职业倦怠”。

首先,我们需要反思一件事,一个人工作久了选择一份新的工作环境或工作岗位,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么,社会发展至今,谁又规定了谁必须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其次,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无成就感,“危险系数”过高

(学生身体素质较差,部分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及其他疾病,有的学生有攻击性行为或自虐行为,有的学生没有危险意识)

再次,工作压力大。

很多人觉得工作没什么压力啊,其实,这一行存在“累的累死,闲的闲死”的状况。

由于特殊教育系统隶属于普通教育系统,举例来说,特教学前归当地教育系统“学前教育部门”管,义务教育归当地教育系统“小学教育部门”管理,职业高中归当地教育系统“职业高中部门”管理。甚至,特殊教育学校的学前,小学,初中,职高部门都归“小学教育”部门管理。

管理层兼任的结局就是一切以下发的文件为准,严格执行,但文件中缺少了对于“特殊教育”具体的指导,直接导致检查项目名目繁多又不切合实际的现象。尤其是特教学校校长和中层领导“叫苦不迭”,但毕竟是领导,可以将部分任务下放给一线教师完成,因此也就导致了集体“苦逼”的现象。

最后,晋升难,评职称难。

由于特教缺乏系统而相对“科学而公平合理”的评价体制,直接导致了“人情”“关系”严重,如果说普小难评职称,在于“人数多”,而特教的“机会少”“评价机制不合理”就成了制约教师职称评定的关键因素。

3.培智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决定于受教育的对象,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差异大,有的应以“生活自理”为其终极目标,有的应以“学习技能”参与就业为其目标,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生生活不能自理”到了学校,仅仅是有被“看护”的需要。

所以,我们需要厘清这个要点,不能所有学生“一刀切”或“教育是万能”的观点来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评价教育的标准也应该多样化,具体化,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开展“备课,听课,评课”的检查工作。

特殊教育的另一个工作,还应该面向家长开展关于特教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普及,“家庭教育”是特殊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脱离家庭开展特殊教育。

上面几个问题,分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大家留言共同讨论分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