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维训练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初探
形象思维训练在特殊教育中
的作用初探
任广路
作为一名从教28年的少年宫美术教师,我接触特殊教育只有短短的80课时。但也正是 这短短的80课时让我体会颇多。
当代的少年宫正由单纯的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融合着,我也正是借此机缘接触到了特殊教育。2016年的五月我来到了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每周做一次绘画辅导,每次两课时。
学校毗邻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寺院,校内有着和寺院一样的静谧祥和之气,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的环境,这和我之前接触过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气氛,走进教学楼我发现教学环境有着幼儿园与中小学混搭的风格,正如这里的学生也是从学前至高中。
经校长做了一个简单的学生介绍,我第一次走上了特殊教育讲台……
第一次接触的是4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年龄在10—14岁之间,这个对特殊教育一片空白我,在和学生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后,感觉到之前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太适合,正在思考今天要交点什么的时候,教室内的一把小花伞映入眼帘,当天刚刚下过小雨,估计是某位老师或是学生放置的。“一个小花伞与小雨”的画面在脑子内形成,造型简单,是图案与形状的组合,色彩也比较艳丽,就是这内容吧!其实现在想起来也就是这个简单的思路,让我对“绘画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有了一个研究方向 。
与学生语言沟通是教学的必需手段,在与这4名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我的20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让我还是比较轻松的。但在和一名14岁左右的女孩子语言交流过程中,她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感动不已,也让我对这群孩子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是一个身材修长非常可爱的小姑娘,当我和她聊到她的妈妈的时候,她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妈妈说以后要让我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心灵震撼了一下,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如何利用绘画技能去帮助他们呢?
他们的特殊在于病症给他们带来的身体与智力的伤害,而他们的内心世界又与我们有何不同,是不是更加的纯洁与向往美好!在这一点上,也许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才是“特殊”的。
大约有着十几次课的时间,我逐渐发现,常规的美术教育与特教的区别。同时我也接触到了自闭症、唐氏综合症等更多类型的孩子,这个阶段我是非常困惑的,到底要怎么教!开始困惑着我……
我开始通过绘画的角度发现和分析他们特点(作为特教的门外汉,我分析的可能很片面)虽然这些孩子有着各自的问题与特点,比如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会伴有多动行为这使他们精神不集中影响观察力,而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又有一定的想象力,自闭症孩子的沟通问题和重复行为等等,但是刻板的重复行为是他们的共性。通过绘画训练可以使他们得到怎样的康复结果,而且又可以让这些特点不同的孩子得到一个统一的训练?这个问题逐渐在我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凸显出来。
他们平常在班里的的康复训练中已经得到非常不错的效果,这令我非常钦佩他们的老师,只有真正的接触他们才会发现特教的老师们付出了多少。感觉综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可视训练、绘画训练等是孩子们的主要康复训练方法,以我从事绘画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感觉到,绘画是训练形象思维的最好的方式。
人类的思维方式大致分为形象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逻辑思维等几种方式其中形象思维是最主要的思维形式也是比较难于训练的思维形式,其他几种思维形式都要围绕着形象思维活动。通过绘画训练形象思维其实也需要多种形式,比如单一的临摹训练就对形象思维训练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写生就可以起到全方位的训练。
重复刻板的特征我从绘画的角度理解就是缺少了一个形象思维模式,“橙杯味像”的道理我们都懂,“望梅止渴”我们也能理解,其实这都是形象思维的表达形式。当我们想画一个最简单的物体的时候有三种形式,1、摆在你的面前2、你见过这个物体并能记住这个物体的形状3、有人画一笔你学一笔。第一种形式是手眼脑的结合,形象思维为先逻辑思维跟进然后交替进行,第二种形式少了“眼”也就是少了观察,少了形象思维,第三种形式基本就是手的动作重复了,所以只有第一种形式通过“眼“的观察(形象思维的形成)”脑“对绘画步骤的分析(逻辑思维)再到”手“的动作(多重思维)起到了比较完全的形象思维训练。
如果我们教孩子们一笔一笔的去完成了一幅作品,其实是在加重了他们的重复刻板行为,起到了反向作用。
我经常听到人们说这些孩子的时候会用到“傻子、笨蛋、没脑子“等刺耳的词句,我在思考这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形式缺少形象思维呢,我可不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针对他们的形象思维去训练呢?
多年的美术教学让我深刻理解到其实我们的思维形式都是在多种思维形式中转换的,不可能单一进行的,甚至是在围绕着形象思维展开的。而特教所面对的孩子们因感官及多种原因却存在思维单一的的问题,我在尝试对孩子们进行形象思维训练的时候,采用什么方法形式的问题又让我困扰了好几天,忽然第一节课“小花伞“的画面在我的脑子里有清晰起来,那一幅作品挺精彩的,可是后来我精心准备的几个教学内容却少了那一丝灵气。为什么呢?应该是少了观察,少了感知,缺少了以形象思维为先的思维模式,因为那一天是小雨,街上到处可以看到雨伞,他们在来上学的路上可能会看到,也可能他们就是打着“小花伞”来的,有了观察有了感知作品也就有了灵气,而且当时我在课堂中又展示了“小花伞”所以他们那一次得到了一次“眼、脑、手”的综合训练,在这期间的一次课中,我试着让几个孩子画一副没有题目的想象画,其中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的作品吸引了我,他画的是放学了妈妈来接他,非常生动精彩。而两个自闭症的孩子什么也没有画出来,我认为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更缺乏这种能力,一个通过写生手段来训练他们形象思维以达到感知能力提升的教学思路逐级清晰起来。
通过了几节课的磨合,我逐渐形成了一种“多重训练模式“我的绘画训练课是每周80分钟两课时,首先我先用5分钟简单的和孩子们聊一聊天,问一问上节课画的内容还记不记得,或是中午吃的啥饭,今天的天气是怎样的是冷是暖是晴天还是阴天等等,我觉得这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以及观察感知训练,然后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我选择一个智力发育迟缓并伴有多动行为的孩子为大家发纸笔等绘画工具,在这之前这个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是非常慢的,这个小环节让这个孩子快入进入学习状态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大概他认为让他做这些是一种荣誉吧,鼓励永远是最好的教学手段),特教的孩子们普遍精神集中力差,所以我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会非常紧凑大概会连续50分钟左右(常规的绘画标准如造型,构图,色彩并不是教学的重点目,通过写生手段训练他们形象思维以达到感知能力的提升才是重点)以加强他们的集中力。我会以教室中能看到摸到的物体为模特如电视机、电脑、空调、杯子等等,或是我为他们准备的花朵、树叶、昆虫、小鱼等能触摸的我会让他们触摸,然后引领他们一步一步用最简练的线条画出物体突出特点,先不涂色,收起来然后进行下一个内容,每幅画大致8分钟左右。连续完成三幅作业,稍作休息再发第一幅,由他们选出自己的作业,这个环节也是一个观察感知训练(正确选出自己的作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接下来的涂色训练我觉得是一个认知训练(认识熟悉每一个色相)和手的灵敏度训练。我会把一支蜡笔分成三段,大约2厘米左右来提高操作难度,按照涂色顺序一种一种发下去,在这个环节我会选一支“稍长”的蜡笔发给上一个教学环节表现突出的同学,这样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他们有了一种“荣誉感及竞争力”,同时还能够加强他们的注意力以及对下一个教学环节的期待,一举多得(一些小环节往往是一节课程成功的关键)完成三幅作业后大约还会有10—20分钟的一个自由绘画时间,也是一个放松的时间,课程结束后我会让孩们将颜色按照色相分类放好同时让孩子们拿着作业拍照,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环节。
这个形式大约进行了10次课,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开始再见到我来上课时会指着我们所画过的内容说出,电视,杯子,空调等说出上节课所画过的内容,另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孩子也开始呜呜的和我有了语言沟通(我听不懂说的是啥,但以前的是从来没有过的),说明通过形象思维训练对感知身边事物起到了作用,有多动症的孩子的精神集中力明显提高,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在绘画的造型及想象力方面也有不小提升。
一段时间教学过后我反思到,通过写生手段来训练他们形象思维以达到感知能力提升的教学思路还是有效果的,但是不能孤立的针对此点,还要配合多种形式,这还需要我这个特教的门外汉需要学习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