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拼凑了一首词,全词仅仅只有五句,句句都是他抄袭别人的

这件事对于如今有”抄袭过敏症”的网友们来说,是一个比较稀奇的事件。其实,这种创作方式在古代叫做“集句”,是一种正当的创作行为。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辛弃疾到底是怎样“抄袭”别人的诗句,以及这一首词为什么会流传下来。
《忆王孙·秋江送别》——南宋·辛弃疾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我将用古代“集句词”的赏析规则,联系词中的原诗句进行全文意译。抛砖引玉,如有不当,敬请读者指正。
词作意译:
登上高山,渡过大河,一程又一程地为朋友送别,人生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此。落日余晖之下与朋友告别,但人生的离合,就像是日升月沉一样是自然规律。

此时应当为佳节痛饮,酩酊大醉,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人事有代谢,山川固永恒。世事纷扰,转瞬间物是人非。只有大自然还是原来的面貌,就像是山头上那一队秋雁,年复一年,北渡南归。
这一首词中的第一句出自宋玉的《九辩》中,秋天为朋友送行的句子。第二句是屈原《九歌·少司令》中的原文。
第三句的作者是杜牧,原句是“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可见,时间应当是在中秋、重阳这样的节日里面。
接下来的“江山犹是昔人非”,出自苏轼《陌上花三首·其一》,因为词格的原则,辛弃疾没有“全句抄袭”,只抄了后三个字。而最后一句,是出自李峤的《汾阴行》。
如果只是单纯地抄来别人的诗句,拼凑成一首词,原本难度也不大。不过,“集句词”却要求所用句子与原诗有意义上的关联。

辛弃疾这一首集句词中所用到的别人的诗词,在他的词中仍然保持了原文中的“旧意思”,并没有做出改动。但是整体读下来,也有自己的韵味。
古代写送别的诗词比较多,名篇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为什么这首诗会流传下来?我认为,除了本词的作者是南宋一代词宗之外,也是因为全词最后一句用得好。
“惟有年年秋雁飞”是李峤《汾阴行》中的最后一句,这首诗中表达的正是苏轼《陌上花》中”江山犹是昔人非”的感叹,但是却被辛弃疾用出了另一层意思。
秋雁南归,是从北地飞回南方。而当时的北方,正在金人的手下,那是辛弃疾一生都想要收复的故土。于是整首诗的内涵,又发生了一次变化。
词作表达的意思就是:我在秋天为朋友送别,山一程,水一程。离别让人伤感,但是有聚有散,本是人生常态。人事变幻,山川永固。

真正让人伤感的是,每一年秋天都让我见到“南归的大雁”。大雁从北地飞来,那里有我们失去的疆土。与朋友离别的痛苦是很自然的,但失去故国的痛苦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
不过,假如辛弃疾认为与朋友离别事小,那何必还要再写下这首词呢?
因此我们可以从这首词中读出第三层含义:辛弃疾送别的友人,很可能是一位将要去到北方战场的人。因为朋友做的事正是“北渡”,他唯有放下离别的感伤,期盼着友人胜利的“南归”。
现在网络发达,降低了写作的门槛。随着创作者剧增,网络抄袭事件频频发生。最近几年出现过不少网络抄袭事件。而对于一些抄袭相关的事情,分歧很大。但是大家一致公认:原封不动,一字不漏地照搬别的文字,就是抄。
按照法律的规定,一篇文章抄袭的字数超过2500个字,或抄袭部分占全文的10%就能算抄袭。按照这个标题,辛弃疾的确是全文抄袭了,还是用的大家最看不起的“低级抄袭”的方式。

只不过在他那个时代,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是抄袭。除非他是原封不动,一句不漏,连句子的顺序都一模一样,才能算他抄。毕竟他的词作,还是写出了新意。
据说,作诗用“集句”法的第一人是晋代的傅咸。他集《诗经》中的句子成诗,后来大家都学他。而采用“集句词”这种方法最繁荣的时代就是宋朝,第一人是王安石。
王安石是“新党创始人”,位高权重。在新政当道的情况下,发生过著名的“乌台诗案”。所以许多文人不敢再创作现实主义诗歌,于是在他带头下,集体通过摘抄唐诗句子,集句成诗词来磨练技艺。
因为唐诗相对于宋人来说也是“古文”,这样就安全了。王安石推动了北宋“集句词”的繁荣,他自己先后“抄”了一百来首。
但是,古代诗词“抄袭之王”,却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文天祥利用偶像杜甫的诗句,竟然捣鼓出来二百多首“集句诗”。

“集句诗词”在元朝、明朝时期相对没落,到了清朝又繁荣了一段时间。直到近代,随着古典诗词的没落,白话诗的兴起,基本无人再作。
集句这种创作方式,要求作者有一定的诗词阅读量。同时必须完全用别人的句子,还要与原诗前后文意思相关,所以难度也不算很低。但是原创度太低,意义不大,所以只能当成游戏之作。
辛弃疾这一首《忆王孙》,算是辛词中的孤品。
辛弃疾的这一首《忆王孙》,全词集句“抄袭”了五位作者的诗作。五句中有三句或明或暗地带有秋意,讲的又是一种分离的悲怨之情。
最后两句在感叹物是人非的同时,写出了作者潜意识中一直耿耿于怀的东西。风景依旧,只是山河破碎。英雄当年南渡归宋,为的是收复故土。可是年复一年地,他感觉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了。
他宁可把自己的一腔鲜血,抛洒向疆场上,也不忍心见到秋雁南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