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专家推崇的“稻田养鱼”,为啥现在没人提了?农民:都是坑
稻田养鱼的背景
虽然稻田养鱼是最近几年才被国内多数人所熟知,但是这种模式早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之了。
在湖南、贵州、四川和广西等南方的城市,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就有些农民会在水稻田里面放养一些鱼苗。
其中主要是以适应性更强的鲤鱼为主,当水稻插秧以后把鱼苗放进去,等到几个月之后,水稻要收获的时候,把水稻田的水放干了,然后把鱼捞出来。
这些鱼因为是吃稻花、稻田的虫子等食物长大的,因此还具有独特的香味,它们也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稻花鱼”。
在当时,稻田里养鱼确实好处多多。一来是当时的交通不便利,平时如果家里来客人了,也没什么招待的菜肴。而稻田里养鱼,就能像养鸡一样,想吃了就去捞来吃,非常的方便。
其实在当时,不光是有人会在稻田里养鱼,有些人还会直接在水缸里面养鱼,也能放养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为了解决不时之需。
第二个好处,就是稻田里面养鱼,还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条件。过去条件不好,一年也很少吃几回肉。而稻田里面本来就有水,如果挖好沟渠,那么常年有水的话,养鱼也很方便。关键是这样能改善一家人的饮食,时不时能吃点肉。
所以数百年来,在南方的一些山区,稻田里面养鱼一直很盛行。而在后来,有专家看到了南方稻田养鱼这种“鱼稻共生”的模式,既能种植水稻,又能养鱼增加了收入,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所以就开始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但是没过几年,现在很少再有人坚持稻田养鱼了,还有很多的人认为这个根本不可能,那为何之前很受欢迎的稻田养鱼,如今却不火了呢?
稻田养鱼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稻田养鱼难度较大。
在过去农民种植水稻,都是采用古老的方法,既不会喷洒农药,也不会施用化肥等,水稻的产量自然不高。
可是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水稻是少不了农药、化肥的。而这两者无论哪一种,对于鱼来说都是致命的。
如果要想粮食的产量高,就要多施肥、打农药也不可少,这样鱼就非常危险了。不然为了鱼,而放弃水稻,那明显背离了稻田养鱼的初衷。
其次,稻田养鱼产量不高。
稻田里养鱼,所养的鱼有限制,像草鱼、鲢鱼、青鱼等鱼是肯定不行的,一般都是养殖鲤鱼。
它们的个头小,并且食性杂,很适合在水稻田养殖。可是稻田养鱼,所吃的食物有限,基本就是稻花、杂草和一些害虫了。再加上生长周期短,水稻从播种到收获也就3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样养殖的鱼往往也就是二三两一条。
同时因为本来食物就不多,所以养殖的数量也不能太多。一般一亩田的产量也就是几十斤,放养太多了,那就水稻、鱼双双受损失。而且稻田养鱼还不能规模化来搞,只能是小范围养殖,不然损失更大。
最后,投入和产出难成正比。
以前农民在稻田里养鱼,基本都是自家人食用,很少有人想着靠它来卖钱。可是专家们推行稻田养鱼,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但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稻田里面养鱼,操作起来并不如意,甚至要比单纯的养鱼和种植水稻难很多。先要对水稻田进行特色的处理,要挖上一定深度和宽度的沟渠,这样就要投入不少人力成本,同时水稻种植面积就要减少。
而且水渠挖好以后,要想确保稻田养鱼,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水,没有水就容易被干死。因此在干旱的时候,就要打井抽水。而遇到涨大水了,还要提防鱼被水冲走了。
另外在平时的除草,喷洒农药等方面,也会带来很多的麻烦。所以很多人投入了很多,却常常会因为方法不当,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
因此不少人,在遭受到失败的打击以后,也就陆续放弃了稻田养鱼。认为这样很不划算,还不如专心种植水稻,或者是专心养鱼,这样没有如此麻烦,收入还会更高。
结束语
那稻田养鱼行不行呢?当然这种方式是没有错的,它在我国早已经存在数百年了。并且现在有些地方的稻花鱼已经成为了特色农产品,在市面上上百元一斤,却依然还是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