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江南村庄的文学传记 | 邹汉明

文/ 邹汉明

塔鱼浜,在浙江桐乡西北10公里许,邻近今已闻名遐迩的乌镇,距离最近的城市即人才辈出的嘉兴。

塔鱼浜之子邹汉明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光阴,做过每一个塔鱼浜人会做的事:斗草、结网、搓绳、过花朝清明、参加“双抢”(南方夏季“抢种抢收”水稻称“双抢”),后因求学而离开故乡前往嘉兴城。

故乡在记忆中逐渐模糊,却又在文学中再度清晰,被赋予新的生命形式。在《塔鱼浜自然史》一书中,邹汉明由一只供碗开始回忆童年生活的一草一木,四时流转;举凡地理、岁时、动植物、农事等,全面而形象地还原了一个江南乡村的基本面貌,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水乡生活全景图。


地理志塔鱼浜

村庄旧名塔鱼浜。六家姓:邹、施、严、金、周、许。严姓只两家。金姓、周姓、许姓各一家。邹与施,基本持平。邹姓居东、居北,施姓居西。承包到户后,据此又分邹介里、施介里。两“介里”多有来往,亲密依旧,也不分彼此。但外人不大分得清邹介里、施介里,因此很少叫出口。老辈人出口,还是老地名:塔鱼浜。自然,亲切,又好听。

村庄的面前是一条小河,西边的白马塘转弯抹角通过来的。有了这条小河,塔鱼浜的船只可以上南入北去附近的小镇,去老远、更老远的大城市了。河没有名字,或者,塔鱼浜就是这条小河的名字吧。河也没有镇上的河那样整整齐齐的石帮岸。它的南岸,爬着好多树根,北岸长满矮扁扁的青草。河南是成片的桑树地,再过去就是一种风来稻浪壮阔的水稻田;河之北与人家的白场相连。这白场,塔鱼浜人叫稻地,即盛夏晒稻谷的晒场。稻地前,临河一线有几棵沧桑的枣树,树皮灰白、粗糙,有一种刀砍不入的顽固的面相。每年七八月间,台风像年节,准时穿越广阔的稻田,准点到达塔鱼浜。而稻地外瘦高的枣树,也一定会啪嗒啪嗒掉好一阵子的青大枣。

塔鱼浜西边两里路外的白马塘,是一条大河,也是南北交通的黄金水道。北横头直通乌镇,南横头折西一点就是石门镇,两个老镇好像被白马塘这根长扁担一肩挑着。每天两个班次的轮船途经白马塘伍启桥,三里路开外的塔鱼浜,河埠头的水就会微微上涨:先是河两岸的水草缓缓挨近两岸,接着,水又缓缓地往河中央回落,河里方方正正的一大块水草,一般总有草绳系在岸边的木桩上,这时候,绷紧的草绳“叭”的一声就断了。好在断了绳的水草也不会漂移到别处。过一会儿,毛毯似的水草,还是老样子,仍旧懒洋洋地待在塔鱼浜的水里。

塔鱼浜的整个河面,水草中间通常留有船只进出的一条水道,而两边的水面,几乎都被家家户户的水草涨满。春夏,好一片碧色;秋冬,满目是枯黄。

河水微微上涨,即使听不到轮船“呜”的汽笛声,听不到它“噗噗噗噗”的发动机声,就凭着这河水微微上涨,我们就晓得白马塘里的轮船刚刚经过。它很准点,很长一段时间,它是我们村的一只看不见的钟表。于是,妇女们开始提着淘箩去河埠头淘米、洗菜,顺便还提一桶水回家。每到这个钟点,河埠头就开始热闹起来。河埠头直通每家厢屋的泥路上,淘箩滴沥的水渍,疏密有致,似断还连,好看着呢。

河里的木船用麻绳系着。木船有两只。系船的绳,是褐黑的粗麻绞成,轻易不会扯断。木船是公家的财物,运送货物或交公粮(俗称还粮)之用的。还粮,那是小队马虎不得的大事,所交的公粮每年有一定的定额,得派两个社员送去公社的粮管所。木船隔年就需要检修,但所谓的检修,通常也就是上一遍桐油。如果木船有了漏水的缝隙,得想方设法用捣烂的油麻丝和石灰填缝补修。后来,其中的一只不知什么缘故被涂了一层黑漆,像黑老鸦一样泊在河边;又或者被风吹到河心,成了一只任意漂流的不系之舟,乌墨墨的,懒散在河之中央,很醒目——也很像塔鱼浜人的生活:自由,散漫,无所事事,还有那么一点不在乎。

村子依水而成形。水穿过村子的中心木桥头,再往东,忽然形成一个大漾潭;再折向东南,就到底了。此地名高稻地。于是,村子也跟着小河在高稻地潦潦草草地结束了。小河的尽头,乡下一般叫浜或浜兜,“相传旧时村中有塔,塔旁有浜,村民在浜中围簖养鱼,故得名塔鱼浜”。这是我唯一找到的有关塔鱼浜的文字记载,记录在厚厚一册《浙江省桐乡县地名志》里。

在水结束的地方,辟出了一条大道,那是塔鱼浜村最大的一条机耕路。我的父母亲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参与了筑路。机耕路往南直通翔厚集镇,那是永丰大队的所在地。这翔厚,原名墙后,旧时此地有一观音堂,前有一堵斑驳的照墙,集镇在照墙之后。集镇清初成形,墙后的名字由此而来。到得清末,讹音成翔厚。那是我读小学的地方。

塔鱼浜西边是河西庄,那是塔鱼浜最近的村子,就隔着一条小河。小河如利斧,劈开了两个村庄。两个村庄没有桥梁相连,因为两边不友好,很少往来。也可能是分属不同乡镇的原因吧。无名的小河像一个巨大的“Z”字,将两个自然村撇在两边。小河因此形成了至少3只大漾潭。

塔鱼浜的南面是西厚阳、东厚阳。东面是许家汇。北面是毛介里、彭家村、金家角。塔鱼浜实在是浙北平原微不足道的一个自然村,四十来户人家,前后两埭。我家在北埭,在一个地名叫作严家浜的地方。我家门前也有一只小浜兜。我小时候多少有趣的事体,是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发生的。

塔鱼浜的西边——容我隆重地再记一笔——是白马塘。宋高宗赵构仓皇逃归临安(杭州)的所经之处。白马塘像一条扁担横卧在浙北平原。白马塘将石门和乌镇两个躺在锦绣江南腹地的名镇一担挑了,而平衡扁担的一个中心点,就是我的家乡塔鱼浜。

塔鱼浜的东面,是金牛塘,那是哺育了乡贤、明末清初理学大儒张杨园的故园,也是先生最后的埋骨之地。塔鱼浜的东南方向,威名赫赫的京杭运河像一把直尺,笔直地丈量过一望无际的浙北平原。大河流经之地,桑树葳蕤,六畜兴旺;百花地面,丝绸之府,自古繁华;男人女人,人间天上,万物,人的脸孔,全都漾开浅浅的笑意。

岁时记
七月半

农历的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实在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俗语:鬼由心生。为了求得心安,七月十五是怠慢不得的。因此,这俗称的七月半,村里的每户人家都非常庄敬地去度过。家里过七月半,在我们这些小屁孩,原是少不了磕一番头拜一番揖的。

其实,早在七月十二,各家各户就忙着准备过七月半了。这前面的3天,主要是祭祖。这事我母亲最起劲。她忙着做菜,做馍馍,里里外外张罗着。做好的几碗小菜,无非香干肉丝、红烧鲫鱼、蛋夹子、东坡肉……也不多,大抵6碗,也或者8碗,都是很家常的小菜。平时,要是没客人,很少做这么多的。

我帮父亲早洗好了筛酒的小盅,以及祖先们专用的筷子。这会儿,一只盅子配一双筷,东西两边摆端正。父亲将热气腾腾的6只或8只小菜摆到八仙桌上。蜡烛点上,他先拜一拜,接着是我拜,我大弟汉良再拜。我们家原先是有一个蒲团的,两个小膝盖跪在有弹性的蒲团上,也很适意。后来,这个稻柴蒲团不见了,父亲就扯一把稻柴,扭一个松松垮垮的结,将就着拜揖。这样的场合,我母亲是不出场的,她难得也来拜一拜,她心里想的,大概这祭祖拜阿太的家事,轮不到她一个女人家吧。但我母亲另有一个任务,就是祭拜刚开始的时候,她隙开了大门的一条缝,手搭在门边,小半个头探出门外,小声地喊一声:“阿太哪,来吃!小囡也来吃!”我起初感到奇怪,后来知道了,她这是在特别关照我那位早夭的姐姐。母亲生怕姐姐年龄小,玩得兴起,忘了回家吃饭吧。

七月半的元宝是盲太太折的,佛柴也是她念的。盲太太一年四季,除了搓绳,就是做这两样事体。祭祖仪式的高潮部分,就是去墙角边给祖先们烧这些盲太太念过佛的元宝和佛柴。这活计一般就靠我们两兄弟完成,父亲反而做帮手。主要是怕火势烧到别的物事,他在一边警戒。烧纸钱的时候,母亲也会走过来,她在一大堆元宝佛柴之外,另堆开一小摊,这也是她的特别关照——烧给我的姐姐的。有一年,我们忘了堆这一摊,她就裁了一小刀煤头纸,自己念佛,念完,重新烧给我这位从没有见过面的小姐姐。

真的到了七月半这一天,这祭祖的大事,似乎都已提早做完。这一天,父亲一早去翔厚或对丰桥,回来的时候,篮子里就多出了一沓馄饨皮子。那时候,馄饨不常吃到。据说七月半吃馄饨有来历,一百多年前的咸丰年间,我的家乡曾有一小支太平军的残部,因为打散了,不得不散落此间,他们或种田,或给家境殷实的人家打短工,与村里人家相处甚为亲密,但此事终于被清廷发觉,于是一个个捉去杀了头,每割一颗头颅,即将他们的耳朵割下报功领赏。村民为了祭祀这些没了耳朵的亡灵,就以面粉捏成耳朵的形状,摆在八仙桌上祭供。这就是七月半吃馄饨的由来。

村里没有人知道这些老古话了。但七月半的馄饨,我一直记得,它实在是一次不小的口福。

传说七月半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因此,即使有堂堂的月亮高挂天空,夜里,孩子们也不敢走到塔鱼浜的前埭去。

眼前的严家浜,已经有人在放河灯了,灯是自己做的,最简单的就用一张香烟纸折一只万吨海轮的形状,然后,放上短短的小半截蜡烛,纸船随着微微荡漾的水波,去留无心,也随意。这纸船我会折,这河灯我会放,只是这黑漆漆的严家浜,我一个人还不敢下到河埠头呢。

最好看的河灯当然是西瓜灯。我把一只小西瓜的顶端挖一个洞,用调羹一勺一勺挖去它的瓤,再把西瓜由里往外刮得薄薄的,只剩外面的一层绿色的皮。瓜里面,横着撑一根竹片,摆上一截红蜡烛,划出一朵洋火,点燃了,放到河面上去。青绿的瓜皮衬托着红扑扑的火苗,飘摇在黑黢黢的河面上,好看好看。这些河灯,千百年来,为的是安慰村里的孤魂野鬼吧。大人和孩子们只有一个心愿:求它们不要来打扰村里活着的人。这个小小的愿望,我满溢着幸福的双手去放河灯的时候,哪里会知道呢?

昆虫记

蚕的第四眠俗称大眠。春蚕进入大眠,离上山吐丝结茧也就不远了。这时的乡村安安静静的。狗也知趣,很少吠叫。人们走路也格外轻手轻脚,路上见了面,面对面说话,交代三句或点个头,就各自走开了。大家的后背心上,似乎都贴着一个“忙”字。

蚕忙时分,亲戚家甚少走动,大家各自忙于蚕事。蚕娘无心梳妆打扮,一个个蓬头垢面,满脸疲倦之色,但这疲倦的脸上,又分明是希望的底色。

木桥头的广播里,桐乡电台的女播音员用桐乡土白播报养蚕的新闻和科普知识。连翔厚大队广播站六和尚的会议通知,也三句不离本,离不开“蚕桑”两字。我那时经常听到六和尚以威严的口气代表大队书记发话,要求附近大小砖瓦厂一律停火歇工。六和尚这是秉承县里的指示吧。那时,整个桐乡的砖瓦厂,土窑不算,单说轮窑,我记得就有52座之多。塔鱼浜附近的轮窑,以白马双桥的那座为最大,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它的那根戳向天空的大烟囱。当然,看蚕的时节,双桥的轮窑很听话地熄火了。

这个季节,小队的蚕桑队长最吃香。他要去大队开会,开完会,还要去炉头公社开会。会议结束,总有一些指示带下来。蚕妇们走拢来,围着他问长问短。

蚕宝宝上山在望,蚕户们该早做准备。其中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家家户户在稻地上绞柴龙。

幸好,临近春末,黄梅天气也还没到,偶尔飘过一阵斜风细雨,老天也颇知趣,立即就放晴,而且,总是天朗气清的日脚多。这就有利于稻地上摆开阵势,绞出一条条威武的柴龙来。

绞柴龙,我家盲太太搓的稻草绳就派上用场了。我以前一直不明白,盲太太一年四季都没闲着,总是给轮到吃饭的那家搓很长很长的稻柴绳。原来,这些绳子,就是为了绞柴龙用的。绞柴龙需4个人,一个都不能少。所以,这活儿,需要全家人齐上阵,互相帮忙,方可成功。这4个人的分派是:两头各一人,一人坐,一人站,我喜欢干站的那个人的工作,我觉得站着爽气。我有一小股蛮力,需要随时地使唤出来。此时,两股稻柴绳已经拉挺。我用一只脚撑住一根装了摇把的木头的下端,左手拿住杉木的上头,右手顺时针方向摇动把手。另一头,多半是我的母亲,坐在一只条凳上,双手各自摇动一个小摇把,不急不慢,也是按顺时针方向摇。汉良则跑前跑后,将两头已经铡断的麦柴或稻柴递给正后退着喂柴的父亲。父亲的一脚跨在两根绳子中间,另一只脚跨在绳子外。他一边后退,一边将双手捧着的麦柴或稻柴均匀而缓慢地退出来,随着两头的转动,两股绳子夹住稻柴,越夹越紧,这柴龙也就渐渐地绞成了。父亲退到母亲身边,随即从两个摇把上解下两股稻绳,绾一个死结,一条与地铺等长的柴龙就绞合成功了。父亲手一抬,将柴龙摊放在稻地一侧。

小孩子,多少有一点贪玩,柴龙绞到一半,我们就开始发人来疯:一根摇把,抓在手里拼命地摇。柴龙只成了一半,绳子绷得太紧,吧嗒一声,终于崩断。大人赶紧交代:“慢点,慢点!”其实这活儿是性急不得的。重新接上绳子,重新摇把,喂柴,把一条愿想中的柴龙一段一段地放出来。绞柴龙绞到末梢,绳子崩断是常有的事。此时的柴龙,因为冗长,中间部分几乎拖到地面了。我摇动的手把,也几乎翻滚不了整条柴龙。每到这个时候,柴龙就绞成了。

看蚕看到绞柴龙这个环节,那是丰收在望了。我也很愿意给大人当帮手。但,与其说帮忙,不如说捣乱更贴切一些。大人对于我们捣乱的惩罚,就是坚决不让我们摇手把,而只叫我们递麦柴或稻柴。或者,最后柴龙绞成,叫我们拎住一头,一二三,连喊三声,相帮扔到稻地外高高的柴龙堆里。


(0)

相关推荐

  • 故乡的河流

    故乡在黄土高原,晋蒙交接的边界处,一个人口不过百余人的小村庄.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都知道,那里最多的就是连绵不绝.千沟万壑的黄土地,水是极其罕见珍贵的.有限的雨水不是被迅速蒸发,就是立刻被黄土吸干,隐秘 ...

  • 《野草》作家影像|邹汉明

    邹汉明,诗人,浙江桐乡人,现居嘉兴.创作以诗.散文为主,兼及文史.文论与诗歌批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诗刊><江南><山花><十月><花城> ...

  • 邹汉明:塔鱼浜小札

    一 长畈里的山薯发力了 山薯藤下,泥土咧开嘴 笑眯眯,向合心生产队报告山薯家族的好消息 它们,躺地里多久了? 这会儿像老实巴交的红孩儿,害羞似的 身板轻巧,跳入镂空的竹篰 我外祖父力气大,挑回去,倒在 ...

  • 邹汉明:《塔鱼浜自然史》序 一只还魂的旧碗

    20世纪最后那几年,凋敝的塔鱼浜,一户紧挨一户,仍排列在沿河一线.一些带着已逝年代典型印记的两层砖混结构的楼屋(楼建在房子最前头),依然张开巨口,吞吐着农家安静的生活.这个年代的塔鱼浜,粗鄙,单一,样 ...

  • 一个江南村庄的文学传记

    .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邹汉明 日期:2021-08-14 . 塔鱼浜一景 出版方提供 (1/2) ■邹汉明 塔鱼浜,在浙江桐乡西北10公里许,邻近今已闻名遐迩的乌镇,距离最近的城市即人才辈出的嘉兴 ...

  • 【年级作文】刘俊良‖有一个星期二〖“理想文学”杯征文〗

    有一个星期二 迁安市第四实验小学四年级刘俊良 有一个星期二 妈妈说我从小就不稳当,从会走路那一天起就没有稳当过,稍不留神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的确如此.这个坏习惯一直影响到现在.上课的时候盼着下课,下课 ...

  • 如果今生只能去一个江南古镇,那一定是……

    江南古镇千千万万 只有它,来过却不曾离开 有人说,江南小镇都大同小异.无论是周庄.同里,还是南浔.西塘,都是清一色白墙黛瓦,小桥流水. 但是,乌镇却是个传奇. 氤氲的江南,木心的"从前慢&q ...

  • 老照片:清朝山东一个滨海村庄的日常生活

    今天炳哥给各位呈现一组难得一见的老照片:清朝末年刘公岛村庄的日常生活记录.摄影术传入中国直至清朝灭亡的60多年间,流传下来的照片成千上万张,但系统地展示一个村庄生活的影像确实不多. 刘公岛海岸. 刘公 ...

  • 《遥想朱家庄》|冬日,想起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

    遥想朱家庄 落日峰间染碧丛, 炊烟半缕小河东. 围炉共叙当年事, 夜雪初堆映柿红. 附旧作: 又回朱家庄 远峦横翠黛, 峪中满桑麻. 山势无尽, 起伏碧玉到天涯. 崮顶摆棋枰, 峭壁伴烟霞. 当是神仙 ...

  • 俄罗斯有一个神秘村庄,村民却说着陕西方言,离开中国有100多年

    其实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地球上确实有着许多神神秘秘的人或者事物的存在,只不过许多东西我们人类还没有发现而已,只能说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地球确实是太为神秘了.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极其神秘的村庄,为什么说它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