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笺言 · 木瓜蛊

数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所传各种中学语文教学法,创新多变,层出不穷。优质课之后有创新课,黑板之后有白板,教案之后有学案,人云亦云,趋之若鹜。
2015年十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教学观摩活动在我母校泰安二中举行。当时参加观摩活动的有吴思敬顾之川伊道恩等,泰安本地出席的有教育局副局长徐炳伦。
徐炳伦之前在泰山学院附中做校长,我听说了很多有关于他的“传说”。比如他和每个孩子打招呼,比如他给孩子们手写问候的卡片,比如他和欧阳中石聊天照相,比如他在升旗仪式上大骂某些无良老师,比如他总是笑眯眯的……
2014年暑假之前学校高三老师和职业学院的老师去新泰巡考,徐炳伦在泰安实验学校给我们开会,也是笑眯眯的。他的脸本来就宽,一笑之后,一团和气。我以为局长得讲一个多小时话,已经上好厕所等着了,结果没超过5分钟。他让我们去了之后认真工作,吃好喝好,下面会心一笑之后我们就上路了。这是我从教近20年来开得最短的一个会了。
我想,“文学课堂”一定是呼应“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吧。一说文学里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某些学校领导和教育改革专家一定要说语文也要有应试能力啊。我很纳闷为什么坊间流传着莫言等大牌作家语文题都不会做的故事,这除夸大了语文题答案的不唯一性之外,给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两个暗示:一是文学作品写得再好,语文高考也白搭;二是语文的应试能力和阅读写作没关系。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于是被更多的专家诟病,语文教师的能力被更多的家长怀疑。莫言没考好只能说明他还不够好,和文学、作家没关系,或者他根本就没考,谁给他出的题谁看的卷,站出来让我瞧瞧!穷则思变,大语文提出来之后,“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中学语文革命浪潮开始一波又一波!杜郎口、衡水、潍坊271……养活了不少玩弄概念的。改革的行为可以让上峰知道你有所为,有政绩,而已。
2016年1月7日,河南大学副校长为刘志军为一位将要退休的讲师常萍颁发副教授聘书,常老师不写论文不报职称,专注教学30年。她从1983年开始在河南大学讲授古代文学,2015年6月19日,她上完了退休前最后一堂课。蹭她课的太多,那堂课依然爆满,当然,她多年前的学生和同事也专程去听了。刘志军说聘书是迟来的认可,我想他想多了,常老师根本不需要他的认可,一定要认可的话已经太晚了,只能算是补偿和道歉。很多专家是需要文章课题来吃饭的,你不能给他们做文章做课题的材料他们就不承认你。我一直也纳闷为什么中学里还要有科研机构,并且要全部老师都参加教育科研。现在明白了。
我大学同学李冲锋华东师大博士毕业后,去浦东干部学院,搞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出好多书了,也送过我几本。
我们泰安市教育局师训科(现在改名了,但忘了)科长张尊国和我家住一个楼,这个原来在我校担任信息技术课老张也不错,开会讲话简明扼要还幽默。师训科和一家书店(文友书店)联合举行了几次读书会,读路遥,读余华,读史铁生,读林清玄。读余秋雨的那期我去了,和我共同担任嘉宾的只有一个语文老师,另外两位一个温泉路小学的数学老师,一个北实小的化学老师,我感叹现在语文专业已经飞入其他老师家了。现在想来,读书也不是语文老师的事。
提问的家长大多有这样的疑问,读这些文学作品有用吗?他们的“用”指的是写作文得高分。我不置可否。
当时在读书会上我说了8句话:比起关心国民关心家庭关心教育,余氏不及龙应台(《野火》);比起视野文采情怀,余氏不及余光中(《夜雨诗意》对比《听听那冷雨》);比起讲通透,论佛法禅理,余氏不及史铁生(《病隙碎笔》)和林清玄(《放下即幸福》);比起文化历史的结合中学生写作尚可学习,余氏不及梁衡(《梁衡散文》);比起对文化的悲悯和反思,余氏不及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比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余氏不及唐师曾(《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比起为文化做些什么,不整天哀叹,余氏不及冯骥才(“四架马车”);比起专心治学不移情别恋,余氏不及沙叶新——沙叶新“善作剧楼”笔耕不辍。
我补梁由之《天海楼随笔》对余氏评论之缺,算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做个注脚。一切玩弄概念,装腔作势的改革都要停!停下来之后呢,倒有一方药剂可以吃下。
北大教授漆永祥(这个应该不是常萍老师)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十请”,我看非常不错。稍作改动,引录如下:
1.请拿起粉笔:语文教师上课,不用粉笔,不写板书,等于自断双手,那就不是语文课,想想有多少学生热爱语文,是从老师一笔潇洒雅丽的板书开始的。
2.请放下电脑:师生每人手中持掌上电脑,一会儿“百度”搜索知识背景,一会儿统计选择答案正确与否,热闹非凡,手忙脚乱,看似先进无比,课后问学生老师讲了什么,则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老师手中应该拿着课本,学生手中应该握着笔,而不是电脑。
3.请读出声来:教师自身的领读诵读,或师生共读共赏,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就是世间最美好的朗诵,放弃诵读,没有对话与表达,就无法领略汉语之美,无法顺畅地沟通与交流,是干枯无味的哑巴语文,到了大学仍然是个哑巴学生。
4.请少用道具:老师的形体动作,手扬足蹈,腰扭臂挥,嘴翘眼瞪,头转脚踏,就是最好的演员和道具,就是强大的气场;如果在课桌里放七八件玩意儿,一会儿拿出一样来,自以为创新,孰不知那是变魔术。
5.请慎用PPT:网络教学风靡全球,各色PPT,音画动漫,百样十色,千变万化。一堂课毕,上百页翻转烁耀,流光溢彩,或鸡汤酸汁,或宏大叙事,争奇斗艳,愈翻愈烈,那是演电影。与其如此,不如索性让学生看场好电影。
6.请回归课文:老师将课文的字词语句讲通讲明,将基本的课程内容讲懂讲透,能事毕矣。上下千年,跨地万里,攀引背景,过求艰深,于一字一词中求所谓“微言大义”,既牵强附会,又错误百出,鱼失珠弃,筌隐椟亡,师生皆累身疲心,了无效果,何苦来哉。
7.请写作生活:作文写作,一味追求探究未来,捉摸心灵,抒发崇敬,钦慕英雄,孩子强作解人,讨厌至极,无话可说,越写越涩。何不降下高度,放回地面,让孩子写写同桌,写写雾霾,写写乱无秩序的十字街头,写写包裹在身的最丑校服,他们会有说不完的话。
8.请少用教辅:没有教辅,老师不能上课,学生无法学习。犹如病躯腿软,无拐则不能行。我的梦想是:减少教辅,甚至烧掉嚼烂发呕的教辅材料,让老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讲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书,让他们有时间读经典、读小说、看电影,游春赏秋,健身打球,甚至玩玩游戏。
9.请少开书目:我坚决反对给中学生开什么“必读书目”,因为如果让一个半饥饿状态的农村孩子读《红楼梦》,让一个锦衣玉食的孩子读《平凡的世界》,他们都读不懂甚至反感。将课本知识内容学懂消化,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若学有余力者,则任他们自寻兴趣,自觅径途,在书山学海中畅游,教师从旁引导,以为扶助,哲学家、化学家、经济学家、作家等,将会在他们中喷涌而出。
10.请注重实践:语文不仅是文学和语言,还是文化、社会与生活的“大语文”,语文只有部分在课堂,其他都在窗外人间,给孩子实习实践的机会,去认识、了解与体验社会生活,去别地吃点小吃,喝点名饮,过一过断桥,走一走苏堤。
中学,从校长到师生,实际都在努力都在改革,但高考压力和社会媒体的妖魔化渲染,加上肉食者的不作为或反作为,使我们灰头土脸,幽愤不平。但中学要自振自救,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坚决抛弃附加在语文课上的承载物,果断扔掉背在自己身上的无用物,解放手脚,降低“高度”,回归课文,回归原点,回归大地,回归平实。弘一法师《嘉言集》里有这样一联:造物所忌曰克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徐炳伦从教育局来我们学校当校长了,过去一直没注意的一个细节,如今在他那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喜欢上了校园里一棵木瓜树——他已经在公开场合提到了三次。
在我校“全国文明校园”的宣传片里,主持人开头结尾,也提到了木瓜树,这不能不说,一种精神的引领和传承,已经初现端倪。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里的“投桃报李”的意思,瞬间将教学和教育的真谛披露无疑。有木瓜的校园不少,但有这个情结的人,恐怕不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