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堂记》——憨山大师传【连载(83)】
1第一标题
题
6《宗镜堂记》
杭州南屏山有个著名的净慈寺,是五代吴越时,永明延寿大师的道场。延寿大师俗姓王,字冲元,自幼信佛,在吴越王钱镠做官,看管库房。曾经私自动用库钱买鱼虾放生,事发后被判死刑。在刑场上神色不变,说自己偷钱是为了放生,并没有私用一钱,因此被赦免,然后就出了家。他出家后,跟随禅宗法眼宗的德韶禅师参学,得到了印可。法眼宗从文益禅师以来,为校正禅宗弟子空疏不通教理的弊病,提倡研究教理。延寿大师深受影响,非常重视教理的研究。后来。他召集了一百多名佛教各宗高僧学者,集体研讨,写作了一本中国佛教史上的巨著《宗镜录》,共一百卷,八十万字,并把净慈寺的演法堂,改名为“宗镜堂”。延寿大师还重修过杭州灵隐寺,修建过六和塔,并把法眼宗传到了朝鲜,影响非常大。据传说,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后世流传的弥陀圣诞,据说就是延寿大师的生日。
憨山从云栖山离开,便被玄津法师、谭孟询居士等许多僧人、士绅盛请欢迎到净慈寺居住说法。净慈寺是个大寺,上千名僧俗弟子,每天围着憨山大师问法,憨山为他们讲了大戒。另外,为了纪念并评价永明延寿大师,憨山专门作了一篇《宗镜堂记》。
在文中,他指出佛教历史上法性、法相两宗的争执,教外别传的禅宗与教内诸宗的争执,认为,这些争执,其实都没有真正了解佛祖唯心唯识的本意。而且说,几百年来,高僧们学者们争来争去,谁也不能做到折中持平,不能统一意见。只有到了永明延寿大师这里,会集一百多名不同宗派的高僧大德,认真研究讨论,创作出《宗镜录》这部巨著,方才“证成唯心”。对这部巨著,憨山评价道:
以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镜。撤三宗之藩篱,显一心之奥义。其犹悬义象于性天,摄殊流而归法海。不唯性相双融,即九流百氏,技艺资生,无不引归实际。又何教禅之不一,知见之不泯哉?
对延寿大师,憨山评价道:
良以众生之执迷久矣!虽性、相,教、禅,皆显一心之妙。但佛开遮心病,末后拈花,自语而自异,卒无以一之。由是执筌之徒,认指失月,孰能正之?世尊入灭二千年矣!自非大师蹶起而大通之,窃恐终古哓哓,究竟了无归宁之日也。是知大师厥功大矣!集吾法之大成。使释迦复起,功亦无越于此者。岂非夫子贤于尧舜远耶?
憨山使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认为佛祖如尧舜,延寿如孔子。佛祖当年,应机说法,根据众生的根器,结合具体的心病,对症而下药,传授下来的法门有八万四千种之多。虽然这些法门都出于佛祖之口,但互相矛盾冲突的情况也很多。所以后世的学人,执著于语言文字,认指而失月,讨论不休,终无宁日。只有永明延寿大师出来,对佛祖的理论做了重要的整理归纳工作,这种贡献,即使佛祖复生,也不可能逾越。这和中国历史上孔子整理发扬尧舜圣人之道的情形是非常相像的。
憨山对延寿的评价,无疑是非常高的,也有过高的嫌疑。但这里头也有个缘由,后世评价憨山大师时,也常说在融汇教理方面,他和永明延寿大师非常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