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地产人的自白...
上图为去考察的项目:大理的小院子
这几天在大理出差,苍山洱海风花雪夜,我第一次来,以前无数次想象她的美,需要下次继续深度体验。自2016年以来,由于北方雾霾严重,云南的房产从售价到成交都是爆发式增长,大理更是俘获了不少文艺情怀客户的心,回头和大家详细分享。
今天的这篇文字,是一个90后地产妹妹的心里话,和大家聊聊她的地产感悟。
● ● ● ● ● ●
萌主让我写写90后地产人的工作。嗯,其实90后也不小了,90后的高管在全国一些企业都有不少了,比我要强很多,但自己深感我非地产资深人士,不敢妄言行业趋势,亦不敢断言行业现状,故以思虑千篇,始终不曾着手。直到某天萌主一番提点,霎时茅塞顿开:或许,我想太多了,我是我,一个起点也好,一个平台也罢,带给每个人的,都是不一样的阐述。所以当“吾日三省吾身”不再只是自我回悟,我想,它就变成了一段故事。
初初有想法写一写个人心路历程时,想到的便是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但反复思量,以“地产人”自居,本人尚且底气不足,充其量算是“地产童生”,不晓得是否有同我经历相似、年龄相似的人在这个大家庭,权且当做一个不同世界的投影吧。
北方的春依然如待嫁的少女,欲语还休,若即若离。忙碌的一周过去后,拖着疲累的身子习惯性地翻看朋友圈,发现不少人在发绿树的图片。或纤细、或飘逸、或轻柔、或坚韧,唯美且真实。放下手机,默默回忆,柳芽,已多久未见?
“离九点还有多久?”
“四分钟!”
“OK!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这周的第三次,为了节约路费和保障人身安全,我完美继承了前辈们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公司加班到九点,如果还有工作需要完成,回家继续。
据说,是因为公司加班车费的报销,规定乘车时间是在晚上九点之后,而且每张票最多报销10元,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所以大家普遍将加班时间截止在九点。
北方的春一贯来的较晚,虽然立春已过,但是还未回暖的晚上九点半,冷风呼啸,树羽幢幢。我默默拉高衣领,左手攥紧手提包,右手握住拨号界为“110”的手机,拇指准确放在拨号键,匆匆走过老旧小区的昏暗通道。
5年前的冬天,叩开地产行业的大门,进入一家代理公司成为一名策划助理。没有岗前培训、没有职业教育,入职既入行,学习从实践开始,实践伴随着的,是回家路上枝头摇曳的风,和黑暗中胆怯而匆忙的脚步声。
新手上场,除了习以为常的加班,还有一项对心理成长格外重要的因素——同事,抑或是竞争。
L和和我前后脚入职,不过过她有三年销售经验,由销售转策划,长袖善舞,目的明确,工作明晰,有的放矢。
“你每天很闲吧?”
诧然听见这样的略带嘲讽的话语,正在琢磨项目文案的我,陡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微微侧身,看向身后斜倚转椅的人。然而,还不待开口,他又自言自语似地说道:“我觉得你这样挺好的,我可羡慕呢。每天准时上班下班,也没有多余的活儿。你看人家L,天天加班写方案,人家比你来的还晚,但是没你这么舒服,你多好啊!”
后来才知道,作为公司司机、本与我毫无交集的人,当时是故意来给我施压的,只因为开车的时候听到领导议论我的进步不如L快。
初出校园,尚显脆弱的心灵,接收到这样的评价,第一反应就是一走了之。但是机会难得,因为一句不明就里的流言就放弃,颇不甘心,从此后,刻意与L拉开距离,在自己所接触到的领域里,细思延展。
一年后,当我还在对自己负责的项目做整体策略时,L已经跳槽到了本地一家知名代理公司,做了项目主策。后来听说,一年后,她又去了一家央企地产公司,待了半年就走了。再后来,就再没听过关于她的消息。
三年里,大家有将我们放到一起议论的,议论重点也在渐渐变化。无论怎样,我始终觉得,跳槽——是一个人对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无关人品与忠诚度,尤其是个人能力问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入行初期,文案与推广概念不清,谈及调性及中国风,往往会想起这样的画面。
总以为画面感就是项目的内在表现形式,言之凿凿给项目设定什么样的生活调性,塑造何种生活理念,不过总是被原样打回,要求重改。
“您有哪里不满意的吗?”
“不知道,就感觉不是我想要的?”
“那么,方便告诉我,您想要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不知道!”
“那我们怎么改?”
“你们再去商量商量吧,改好了再跟我说。”
“哦,行吧!”
甲方与乙方的对话,往往是这样的车轴话反复说,“不满意”、“不知道”、“不清楚”、“再改吧”,当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时,一夜夜加班加点,凭着一腔热情与不服输的精神硬撑。
三个月后,就像不断被海浪打磨的顽石,圆滑的弧度开始出现时,对话内容也在悄然变换。
“领导,看这样可以吗?”
“感觉不是我想要的?”
“那好!这版偏中国风的您不喜欢,我们还做了一版偏欧式风情的,您再看看这个。”
“这个还没那个好!”
“那您觉得那个好在哪里?”
“就是感觉还好些,比这个看着舒服。”
“好,那咱们就定那版中国风的吧!”
“嗯,行!”
领导说,根据甲方的工作特性来选择应对策略。他有明确的偏好和方针时,如果你的提议一致,那就可以不做辩驳;提议不一致,先沟通,根据沟通结果做出相应提案。
他没有明确指示,行为意识尚不明确时,提供一到两个选择,用选择来说服对方,将偏好落实。
我觉得,多年历练,圆滑也无可厚非,工作的顺利开展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F比我入行晚一年,遇见难题没法自解,只能“病急乱投医”。被当做前辈拉来支援晚辈,我虽然嘴上说“不敢不敢,能力不足,恐难当众任”,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觉得终于也可以充一充专业人士。
由于公司新接了一批项目,F不得已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项目,就这样变成了兼职两个项目的运作。
F万分狗腿的表示,不是故意要给我加压(本身我也负责两个项目的策划推广),实在是因为对平销期的推广他略有接触,但是对销售前期的筹备及开盘,他是一窍不通。
我说,彼此彼此吧!公司安排了,那就努力吧。于是,我们一个半吊子加上一个小菜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为期50天的销售筹备。
“价格做好没?”
“今天下班前。”
十分钟之后,“价格上午能做好吗?”
看了看还差20分钟就要12点的手表,默默敲下两个字“不能”。
……………………………………………………………………………
“好了,现在开始,一个一个说下自己客户的情况吧。从认筹开始,接了多少来访、多少来电,已认筹数量,预计可以认筹数量,预计转签情况,未认筹原因……”开盘前一周,天天下班梳理客户,只希望能够保证预计转签数量,完美实现销售目标。
“姐,明天我想休一天,一个月没休息过了,每天上午培训销售说辞,下午外出拓客,晚上梳理客户,我转不过来了。”F假装虚弱地抱怨。
“乖,去把开盘方案里面的动线安排和人员安排再落实下,别在我眼前晃。”
……………………………………………………………………………
“这次开盘,在开发商和我们销售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认筹90%的转签,圆满完成任务。所以,接下来的三天,各位请不要联系我。”
结束最后的开盘总结后,与F协商一番,终于迎来久违的假期。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重复的,还是一个个跳跃的数字,一遍遍核对的人名。
工作几年,市场的渐趋规范不止能从政府政策反应出来,与我等而言,工作内容是最直观的表现。
市场狂热时,策划就像雪记烧饼铺打杂的雷惊鸿,不需要出谋划策,只需要跑跑腿打打杂,偶尔帮忙吆喝,偶尔帮忙造势;工作往往就是各种文案的撰写,活动公司的对接等。
市场严查期,策划就像古代兵营中的什长,在方寸之地试探突破。在方针允许的前提下,用小打小闹来增加业绩,同时彰显自己的忙碌与有作为;虽然工作清闲,却依然时不时找来各种渠道和电商进行线下拓客的商讨。
不过,在这个时期,作为代理公司策划,工作能反应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前期报告的工作比例直线上升。
而在市场平稳期,当销售的战争愈发激烈,一成不变的销售模式与优惠无法成为主导客户的有力卖点之后,房地产市场迎来的是走心之争,而策划,需要的是与客户、与品牌紧密相系的“情怀”。
大多时候,很难说清一个策划的工作到底有哪些,就像之前听过同事调侃自己的那句话,我们这批人,用“渊博”来讲,就是我们不“渊”,但是很“博”。
这五年,一路走来,身边的人兜兜转转,有迷茫不知出路的应届生、有怀揣抱负的地产人、也有浑浑噩噩度日的策划。没有权利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但依然希望,可以给人一些启示。
总有人会对一些工作做划分,在我看来,这样有利有弊。
一直以来,我信奉的生活态度是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生活也好、工作也罢,积极进取并且有成效,就足够了。
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或许观点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可。但是作为一个90后的职场人,我还是想说,工作——是一腔热血的承载者,是生活的最佳调剂,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直观体现。选择了一份工作,就请用你的热情与认真,去努力充实自己,美满人生。
你或许还关注:
遍地城市新区,如何去伪存真?
小心落伍!智慧生活新时代已经到来
地产大佬们的眼泪......
碧桂园的刀,杨国强的鞘 绿城、蓝城的宋卫平,是怎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