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二)
奶奶
□张玉
(二)
爷爷奶奶自从儿女都成家后,便搬到另一个院子里住,那是我家的老屋,之前空了好多年了。
我以为爷爷奶奶都快七十的人了,离开了原来的老邻居,定会感到孤独。其实并非如此。
我回去看他们,常有这样的场景。
在家门口,左邻右舍的老媳妇们、小媳妇们,或坐着,或倚着草垛,或靠着墙,围着奶奶闲聊,有的织点毛衣,有的做着绣鞋,有的什么也不做,她们嘻嘻哈哈,想着什么就说着什么,那份纯净的快乐,让你感到生活的美好,岁月静好,让人羡慕,连阳光也是那样笑眯眯的,温和又暖暖的;风也是那样清清扬扬的。快到做饭时,她们便各自散去,回家做饭。
有好一阵子,奶奶便是整天坐在那前屋的门口,绣花。那一阵子流行绣花鞋,尤其是拖鞋。年轻的妇女们会做鞋,却不会绣花,或绣得不好看,她们便来请奶奶帮忙。
针线活上,奶奶的手艺是出色的。她绣的花,清秀淡雅,她说,绣花重在配色。她不喜欢大红大绿的配色,一如她身上的衣服,素净而合体。她的针线筐里常常摆上一圈帮人绣好的鞋面子,煞是好看,那图案有小人采藕、各种形态的蝶恋花等。有一次,我亲眼看到有蝴蝶飞来绕了一圈,又溜走了,无香不留客吧。那时,我也才相信文学作品中有关绣花引蝶的描写是真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所得,我还以为是凭空想象夸张的呢。
有时也有上年纪的人,不喜欢穿买的新款衣服,就拿着布料来让她裁剪,也常常有小娃娃的人家来请她剪裁小娃娃的衣服。奶奶不识字,可她能把尺寸把握得很漂亮,衣服定是可身合体,而不是肥肥胖胖的样子。她整天忙啊,忙得没时间做饭,这烧火做饭的事就更多地落到爷爷身上了,有时爷爷也会抱怨上几句。
那阵子,奶奶也说累得眼睛都疼了,但她又不拒绝。我感觉她自己好像还挺喜欢的,看着一朵朵的花在她手中绽放出来,心中一定是欢喜的,也许又会让她想起许多年轻时的往事,十四岁时就帮待嫁的姑娘做绣品,攒嫁妆。这想起的不仅是往事,更是年轻时的岁月吧,青春流年,颇有成就的骄傲。
后来奶奶又告诉我一句话说:“我有时想着吧,聪明人老给蠢人使呢!”我听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再听一遍,有点反应过来了,心中不禁哑然失笑,随即附和,是的,是的。
奶奶不仅针线活好,还会做很多手工活。
她以前会用高粱秆做锅盖,做出洗米洗菜用的小箩筐。那锅盖做了许多年,也不知做了多少个。好多都是帮别人家做的。邻里亲戚,有人请她做,她就应下来,但都一一记在心里,并不急着赶,有空时就做,阴雨天也做,什么时候做出来就什么时候拿去。
她的生活,总是悠然又充实,没有紧张与焦虑。不知什么时候,我又看她学会了织网。那些网就是用来笼鸡舍或菜园子的,也都是应别人相烦而织的。我有时也很奇怪,这都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是从哪学的啊。
奶奶的剪纸也很有名气。在我小时候,奶奶常被人请去做剪纸。哪家有儿女结婚喜事,是需要剪纸的。墙上要贴上红红的剪纸,大大的双喜是必不可少,花样人物也是形态各具,栩栩如生。嫁妆上也要贴上的,日常用品也要用剪纸罩上的,门上门檐上也要贴的。林林总总,人家要买不少的红纸,奶奶也要剪的不少,那剪纸总是能剪出很多花样,漂亮又奇妙。办喜事的人家,总是喜欢讨吉利,爱请儿女双全的(全面)老人到家帮着剪纸。奶奶有时会去,那都是沾亲带故的,有时是不去的,她就让人把红纸买来放家里剪。所以奶奶的针线箩筐里,也是常常收着糠果之类的东西,那都是办喜事人家带来的喜糖,有谁家的小孩子来,奶奶总能出奇不意拿出这些东西,给人一份意外的惊喜。
奶奶对于孙儿们的疼爱,总在投其所好上,孩子天生是好吃鬼,奶奶总是能弄出好吃的东西来,让我们久久记得。
我们小时候去奶奶家的那边的院子,奶奶常常是在忙着烧火做饭的,见我们去了,她会让我们从她家的菜园子里,掰下那玉米棒子,拿去烧给我们吃;有时候会让我们挑出细长的山芋,拿去给她烤。细长的山芋易熟,方便在火里烧烤,而圆的山芋就不好烤了。她烤出来的玉米棒子和山芋,焦黄发亮,那香味是现在的孩子尝不到的。有时,她会抓上一把花生,埋在刚灭火的灰烬里,那烧出来的花生,味口可是与众不同了,至今还记着呢。
冬天,奶奶家是常烤火的。尤其是下雪天,奶奶家必生一盆火,也一定会有人去她家烤火。若看到我们小孩子过去,奶奶一定会提醒我们去找东西来烤着吃,山芋总是有的,那美味记忆悠长。
雪天里的火盆,围着火盆的大人、小孩,烤熟了的山芋……
奶奶的这些出色的手艺,并不是只用来做锦上添花的事。
村子上有个叫大头的,个子矮小,家贫。娶了个外地的媳妇,叫小孟,傻子。她千里迢迢嫁到我们这里,记不清自己的家乡住址,也不事劳作,能做点饭,然后就是闲转转,也不多讲话。她生了两个孩子。时间长了,她就常溜到我奶奶那儿,也会把孩子带着。奶奶常说她的孩子多么可怜,已是寒冬腊月,别人家的孩子早已穿上棉衣棉裤,她家的孩子还穿着两件单裤子,还开裆的,那鼻子被冻得鼻涕老长。
奶奶一边尽量理拨着小孟照顾孩子的衣着冷暖,一边让我们把不穿的衣服带回家,她拣合适的衣服给小孟穿。没有合适小孩的衣服,孩子的身上的就那么大一件小一件地将就穿着。奶奶总是帮她们缝缝补补,大衣改小衣。再无奈,自己也掏过钱买布,再亲手为她家的小孩缝衣服。
我奶奶常说,“有东西给人的才是好过”。
我知道,这已是融于她性格的内涵,这是奶奶的发自内心感慨,而不是把这样的话当作教条来做。若当作教条来生活,她就不会那样从容与舒畅,就不会那样不求回报。
小孟不说话,但总是喜欢呆在奶奶身边。
我以前回家,几乎每次都能看到她,有时在奶奶的院子附近,有时在她自家的屋前屋后。所以我也就认识了小孟。我一直以为她是不认识我的,我们的相遇只是偶尔的不期而遇而已。
但有一次,我的一个姑姑和我一起回去的,我们临走时,步行在村庄后面的小路上,去赶车。姑姑又看见了小孟,便大声地与她打招呼:“是小孟啊,我们走了!”我抬眼一望 ,小孟倚在她家屋后的墙上,无语,只望着姑姑傻傻地开心地笑。
我心中奇怪,便转脸问姑姑:“她能认识你啊?你还和她讲话?”
我姑姑马上说:“哟,能认识啊,我们每次回来,她都会来看我们,我们有时走家后的路,她就会跑到家后望着我们。”看来这是她特地跑到屋后,来看着我们走了。
噢,原来是这样的!我原以为的每次的偶遇,都是她一次特别的注视!
我体味着这种情感,有点苦涩。
她一定认为我们是无比幸福与美好的人,因为奶奶的宽厚与仁慈,连同我们也一定给了她不一样的感知,因为我们每次回家,在她的眼中,一定是那么的时尚和别样的风采。
我忽然想起她的眼神,每次回来,我会看到她,不远不近地站着,望着我或我们,有点微笑有点羞涩,而我的目光从未在她身上停留过片刻。因为,我只以为这又是一次碰巧的相遇,她也不分清我是谁。
她不是我认为的那么傻,她的心中一定有着对家人无比的思念,还有哀伤与寂寞,还有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愿望的达成。她虽无法拥有,但她能看一下在她心中如此美好的人,还有美好生活的样子,心中也是快乐的。不然,我不会每次都会和她相遇,不然,她的感觉不会那么灵敏,如姑姑所说,她每次都能捕捉到我们回来回去的信息,不管在屋前屋后,她都出来相望,或者干脆到我们的身边、车旁,只为看上一眼。
原来,是我太笨了,还是姑姑聪明。
后来,我每次见到小孟,虽还是不说话,但我会报以深深一笑。
张玉,女,自由职业者。喜欢读书,爱夜晚的星空,爱初升的朝阳,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