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仲平:中国农民的生存写照
冯仲平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广西演艺职业学院教授、教育与经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李绍平先生《咏牛》诗,着力塑造的对象已经超越了作为自然动物的牛的形象,而是呈现了作为农业生产重要角色的耕牛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耕牛生存状态的具体描绘与精心刻画,喻示了中国农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咏牛》一诗,载《滏漳诗苑》2020年第1期。兹引如下:
轭下躬身岁月耕,忍将耒耜伴终生。
拓荒不计星霜苦,殚力甘为仓廪盈。
已播千山春碧碧,反刍百草梦萦萦。
惯看头角神农似,惹我悠悠始祖情。
在东亚大陆封闭地貌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农业文明,已经延续了至少五六千年的漫长岁月。虽然我们把有甲骨文记载以来的中华文明史限定在三千年左右(始于商代),但就像文字不可能突然产生一样,而是如《周易·系辞下》所描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盖益卦(内震外巽),乃春雷震震、大地解冻、春风吹拂、风调雨顺之象。当此时也,先民顺应天时利用地利,操起耒耜开始翻土播种。
先民的物质生产活动,由最初的采集发展到渔猎,然后发明了耕田种植的工具耒耜,由人力操作的耒耜再到使用驯化的耕牛,畜力代替了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精神文明则由结绳而至八卦(包括六十四卦)书契,开始发明系统的文字记载事物书写历史。据考古发现,人类驯养和使用牛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农耕文明史上,直到今天,耕牛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始终扮演着畜力耕作的辅助角色。温顺而勤劳的耕牛,就成了伴随农民生活生产的亲密伴侣,甚至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耕牛就像农户的家人那样相依为命。
李绍平先生的诗,正是借助艺术的方式呈现了农业文明的形象历史,运用朴素的语言塑造了耕牛的朴拙形象,使用粗重的线条勾勒出耕牛的生命历程和生存价值。作品刻意选用了带有历史沧桑感的词汇,如“轭下”“耒耜”“星霜”“仓廪”等,使作品呈现出古朴的审美风貌,增加了作品厚重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从而很自然地把读者带入了遥远的古代社会,似乎在眼前展开了一幅鲜明的画卷:一头已经不再年轻的耕牛,拼尽全力拉着深插于土中的耒耜,迈着坚实而沉重的步伐向前行进,在它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犁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个体的生存不断地更替,类的生存得以延续,耕牛的宿命与农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割。
“轭下躬身岁月耕,忍将耒耜伴终生。”甘愿躬耕,无怨无悔。“拓荒不计星霜苦,殚力甘为仓廪盈。”不畏星霜,自觉自愿。“已播千山春碧碧,反刍百草梦萦萦。”欣赏着自己劳动的成果,心里升起美好的憧憬;苦难一旦成为过去,便可转化为审美的存在。“惯看头角神农似,惹我悠悠始祖情。”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祖先之一,相传他拥有牛头人身的怪异长相,这也许是因为炎帝制造农具、教人农耕的缘故,所以把开创农业文明的先祖和辛勤耕耘的老牛合二为一,凭借大胆的想象塑造了这个奇特的形象。看到含辛茹苦的耕牛,就会想起筚路蓝缕的神农,内心的感激和敬慕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点击回顾
书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