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问道老子:什么是“敢为天下先”的“舍后且先死矣”?

68.问道老子:什么是“敢为天下先”的“舍后且先死矣”?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六十七章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人人都说我讲的道高深博大,简直无法比拟。正因为道高深博大,所以才不可比拟。若是像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那么道就被世人小看很久了。我持有三大法宝来保全道,第一是对天下人都心怀慈爱,第二是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做人本色,第三是不敢争先让自己富起来令天下人羡慕。因为对天下人都心怀慈爱,就能够产生出抑强扶弱救危救难见义勇为的浩然正气。因为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做人本色,就能够固本养元行善广德。不敢争先让自己富起来令天下人羡慕,就能够成为掌管天下万事万物的首长。今天,如果有人丧失对天下人的慈爱之心却反而逞强斗勇,丧失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做人本色却反而想显示慷慨大方阔绰气派,不知退身而执意争先让自己富起来令天下人羡慕,那就肯定是自己找死自作孽!对天下人都心怀慈爱,为了替天行道抑强扶弱而战就肯定必胜,这样才能够固守天下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因为替天行道就能够得道多助,这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抑强扶弱大慈不仁。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参考阅读一下《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段话的大意是,人们都知道天地长存。那么,天地为什么会长久存在呢?这就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存在,所以能够长久生存。故此,得道者对待功名总是谦恭退让,而人们却反而要把他推举为领袖。他总是将个人利益和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却反而能够让自己精神不灭。这不正是因为他忘我无私,却反而成就了自己吗?

以经解经,我们还可以参考阅读一下《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遵循自然天道治理天下和养护身心,最重要的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能够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就是道法自然先觉先行。能够道法自然先觉先行,才算是重视积德。只有重视积德,才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道德力量,是任何人都无法估量的。有了这种不可估量的力量源泉,才能够担当起兴国安邦的重任。守住这个道法自然以正治国的根本原则,就能够实现天下太平国运长久。这样持之以恒地养元益气,就能够根深蒂固福运常在,这便是自力更生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性发展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这里说到“天下皆谓我道大”,也刚好引出了“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的历史插曲。先来看《史记》中的一段记载: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这里的大意是说,孔子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长大成人后,曾经给季氏家族做过仓库的业务主管,钱粮进出库记账和财务结算报表很精准。还曾经担任过牧场的业务主管,负责喂养牲畜。因此,又被提拔担任主管工程营建的部门领导。过了不多久,他便离开了鲁国,到了齐国又被排斥,到了宋国和卫国都被驱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又被围困。于是,就只好返程回鲁国老家。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是“长人”,觉得他很奇异。因为鲁国又准备善待他,所以他最后才终于返回了鲁国。

  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请求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都洛邑去吧。”鲁昭公答应了,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随他出发到周都洛邑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在临别辞行时,老子给他们赠言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良言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就只能窃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用良言为你送行。此话便是,聪明绝顶投机取巧的人是在走向死路,这是因为他总是工于心计喜欢揣测议论别人。以见多识广的学问施展诡辩术的人,必然会给自身带来凶险厄运,这是因为他总是喜欢打小报告揭发别人的隐私。做子女的人,不要总想着自己而忘记父母。做下属的人,不要总想着自己而忘了上级。”孔子从周都洛邑见过老子返回鲁国后,愿意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关于这场“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思想碰撞”,《史记》中还有如下记载: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这里的大意是说,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洛邑,想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创制者的骨头都已经完全腐烂了,只剩下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来运转一旦得势了就做官驾车出行,而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零。我听说过,善于经商的人却反而会把财富隐藏起来,好像两手空空一样。道德修养高深的君子,他的外形容貌反而显得孤陋寡闻愚昧无知。去掉你的骄气和贪婪私欲,去掉你装腔作势的虚伪和敢为天下先的宏图大志,这些对你自身都毫无益处。我能教给你的,也就如此罢了。”孔子回去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兽可以用粗绳织网捕获它,会游的鱼可用丝线钓它,会飞的鸟可以用箭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驾云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老子研修道德,他的学说以道隐无名不求自己闻达于天下为要旨。他在周都洛邑住了很久,看到周朝日渐衰落,于是就辞去官职离开了周都洛邑。西行入秦到了函谷关,秦国函谷关守将尹喜对他说:“您既然将要隐退了,我就勉强您给我们写下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为上下两篇,用五千多字阐述了道德的本意,然后才离去,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道家学说的作用,他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啊!

在孔子死了一百二十九年后,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又分开了,在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大隐于世的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就安家落户在齐地。

后世传承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而传承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所本之道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吗?老子主张,为无为道法自然,清静守常自归正道。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此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便是“慈故能勇”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外其身而身存”的万古流芳精神不死,就是大公无私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与此相反,“舍慈且勇舍俭且广”的“敢为天下先”,恰正是自身贪婪利令智昏的“不知常妄作凶”。从世界观与人生核心价值观的“道为术之本”层面来讲,前者是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后者却是道法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兽之道”。人世间正邪善恶的零和博弈矛盾斗争,归根结蒂就是源于这种“道不同”的“道路之争”和“公私之争”。到了“术为道之用”的社会制度层面,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制度之争”和“公私之争”。老子传承“三皇”时代的大道,就是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始制有名”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而从“五帝”时代以来,特别是从“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以来,就已经转变成了奴隶制小康社会“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常道。再经“汤武革命”改朝换代,直到周朝“礼崩乐坏”的群雄争霸“敢为天下先”,老子在当时天下大乱“百家争鸣”之际继续传承大道,实际上就是直接参与着这场“道路之争”和“公私之争”的文化战争。

然而,从“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直到老子所处的“百家争鸣”时代,毕竟是“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常道已经大行其道两千五百多年了。这时,老子想要打破常人封闭僵化的私有制常道惯性思维,肯定是“天下皆谓我道大”的“玄之又玄”。即便是距离老子时代又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多年的今天,要打破常人封闭僵化的私有制常道惯性思维,也是同样不易。事实上,当时除过继续传承大同社会大道思想的道教学派外,所谓“百家争鸣”基本上都是私有制常道“术为道之用”的“学术之争”,而已经很少涉及“道为术之本”的“道路之争”和“公私之争”了。再纵观天下,从奴隶制小康社会直到现代资本主义“钱奴社会”,包括“汤武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内,都是私有制常道“术为道之用”的“术万变而道不变”。只有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才真正涉及到了“道为术之本”的“道路之争”和“公私之争”。自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公私之变”以来,人类世界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也始终还是公有制与私有制“道路之争”和“公私之争”的周期循环。

蓦然回首,自从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公私之变”以来,追求复兴大同社会公有制的人,就成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主义者。奴隶制小康社会1%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当然要维护“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现实主义私有制。久而久之,就连社会99%的草根大众,也都形成了封闭僵化的私有制常道惯性思维,而且也都在追求先富起来的财富梦想。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就一直发展到今天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钱奴社会”。

再从中国历史来看,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就进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经过“汤武革命”改朝换代,就到了周朝“礼崩乐坏”的“春秋无义战”天下大乱。同时,也伴随着大同社会理想主义者与小康社会现实主义者的“道路之争”。在当时“百家争鸣”的文化混战中,老子曲高和寡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在传承“三皇”时代大同社会的大道,也就是“始制有名”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其他“诸子百家”,却都在忙着私有制社会“术为道之用”的“术万变而道不变”。最精绝的还要数儒家,“克己复礼”的孔子通过“删诗书绳春秋”,把原版《尚书》中关于“三皇”时代大同社会的历史记载,就直接给删除了。经此“一刀”,孔版《尚书》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端记述,就直接从“君权神授”的奴隶制小康社会起笔。到了“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继续追求复兴公有制大同社会的理想主义者,也就一并成为没有历史依据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了!

所谓“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这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道路之争”,实质上就是大同社会公有制与小康社会私有制的核心价值观之争,也是一场延续了五千年的“公私之争”和“制度之争”。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的“道为术之本”,就在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道路之争”。所谓“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名可名非常名”,就体现在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道可道非常道”。至于“礼法专制”与“民主法治”的私有制国家机器及其资源配置工具金钱货币,则原本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工具手段和“术为道之用”的“术万变而道不变”!

此便是,《问道老子:什么是“敢为天下先”的“舍后且先死矣”?》之《讲理不知礼还得问孔子》

做人不讲理,

不是不知礼。

知礼不知法,

还是不明礼。

上古问大同,

天下本归一。

传至尧舜禹,

悄然改祖制。

夏禹位传子,

分封划等级。

公有变私有,

改行奴隶制。

君臣明礼法,

森严有纲纪。

知礼不守法,

必然丧良知。

无信复求忠,

还是不知义。

无义再求仁,

欺人又自欺。

失仁复求德,

伪善通情理。

讲理不讲公,

还是无公理。

知公不知道,

必是硬道理。

盗亦有常道,

皆是歪道理。

春秋无义战,

人人争私利。

常道废大道,

何处有公理?

周游列国行,

一路总碰壁。

惶惶丧家犬,

儒术狗不理。

千年再回首,

讲礼问孔子。

初心走邪路,

歪理变常理。

强行走邪路,

歪理变法理。

克己复礼法,

还是硬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