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51:丝路寻根到长安“古乐”引来“洋舞伴”
“长安古乐”引来了“洋舞伴”!2019年,低调开播的国产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最终却摘得了“剧王”的桂冠。近期,在西安博物院的小雁塔脚下,一场低调开演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现在也同样是热度指数持续上升,而且引来了白俄罗斯艺术团共襄盛举。
8月23日下午,由团长阿巴兰特萨瓦·伊丽娜率领的白俄罗斯现代芭蕾舞国民艺术团一行9人,在观摩了“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后,与现场的“长安古乐”艺术家进行了交流联谊。
在联谊会上,“长安古乐”艺术团先后表演了中外经典合奏曲《浏阳河》、《南泥湾》、《喜洋洋》、《喀秋莎》,笛子独奏曲《塬上诉》和埙小合奏《柳含烟》等节目,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
“音乐是人类心灵沟通的共同语言”,跨越“丝绸之路”千年时空,“长安古乐”艺术团的表演依然使这些异国来客如痴如醉。特别是在听到中国艺术家演奏《喀秋莎》时,就立刻让她们想起了中国和苏联在“二战”期间并肩战斗的往事。于是,她们便情不自禁地登台献艺,还特别表演了中国人熟悉的苏联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最后,她们又拉着“长安古乐”艺术团演员上台同欢共舞,把整个联谊会气氛推向了高潮。
据介绍,这个现代芭蕾舞国民艺术团是白俄罗斯最权威的现代爵士舞蹈工作室之一。该团队于1991年在戈梅利市创建,多次在白俄罗斯和国外各种国际音乐节和比赛上获奖。2006年,被白俄罗斯文化部授予“国民”称号。虽然该团的主要舞蹈风格是现代爵士乐,但同时也表演古典的白俄罗斯传统舞蹈和民间舞蹈,还有专业的声乐表演。其声乐成员,也是院校毕业生以及白俄罗斯音乐节和比赛的获奖者。
本次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中国侨联组织协调,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由陕西省侨联主办。中国侨联,是由全国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一带一路”的新时代发展征程,全国各级侨联都始终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侨联组织举办这次文化交流活动,同时也是给建国70周年献礼。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文化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历史寻根就必然要到陕西。众所周知,2014年6月22日,我国首次跨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中哈吉三国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顺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在该项中国区22处遗址中,陕西段7处组成之一的“唐荐福寺”,有唐寺、唐塔和唐传长安古乐。其中,唐传长安古乐是该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中唯一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丝绸之路”最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西安博物院已开办了“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这就正好提供了“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契合点。
对此,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李铠博士介绍说,在西安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确定了“五大建设目标”。即:创建“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创建文博社会教育“大学校”示范基地;创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研学示范基地;创建“长安古乐”传承和传播示范基地;创建中华国学与红色文化传播示范基地。
李铠表示,围绕上述“五大建设目标”,他们将继续策划实施“五大品牌工程”。即:永不落幕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丝路古乐长安雅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博士大讲堂;中华国学与红色文化大讲堂;“长安古乐”研学旅游互动体验项目。他说,自从2019年7月31日开始,这场永不落幕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观众。目前,丝路古乐长安雅集和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博士大讲堂,也已陆续开场。
据悉,这次白俄罗斯现代芭蕾舞国民艺术团来西安开展文化交流,还将与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合作进行为期一年的联袂演出。有关后续动态,本报(网)将会及时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