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安:采茶扑蝶③
前文请戳这里
☟
▼
上一篇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处理的句法,与乐谱划分的不一样:
解释一下,这里的tr是属于前一个乐句的尾音,就等于是笛子吹奏的颤音一样,而la-si的倚音,则是后一乐句的开头了,中间就是一个气口。
我说人家上吊也要歇歇气,总得喘一口呀对不?所以这里是要断开的。
大家可以唱一唱,很容易就找到感觉的!
欢迎大家有问题继续留言与我交流啊!
▼
《采茶扑蝶》是一个三段结构,在A段的结束句,已经出现了B段素材的提示(下图圈红处):
结束句最后的两个和弦之间,个人建议不要用踏板。
作者是用了休止符把音隔开的,用了踏板则显得不够刚毅、果断了。
在最后和弦结束,采茶结束了,音乐进入了B段,也就是扑蝶的段落。
▼
我们首先发现,B段转调了,前面的固定升号没有了:
前面是一个E羽的调式,而在这里则转到了A羽调式。
这里不仅是E调转到下属调(A调),这种转调在民族调式里是有个名堂的,叫清角(jué)为宫。
What?清角为宫??
什么鬼?!
意思就是以原来旋律的清角音,作为后面旋律的宫音,前面的fa等于后面的do,也就是下属方向的转调啦。
再插一句:古典时期的西方音乐,无论海顿还是莫扎特,基本转调都是先往属方向转,但传统中国音乐转调,很多时候则是往下属方向。
▼
在演奏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右手只有单音的旋律,但左手却是一大把一大把的和弦:
看上面的谱例圈红的地方,右手一个音,左手四个音,密密麻麻的。单音对多音,以一敌多,双手之间感觉像舌战群儒啊…
这就很考验手指的控制力啦。
经验不足的童鞋演奏时,在这里左手伴奏很容易弹得太重,把右手旋律音完全盖住了,出来的效果听起来就是哐哐哐哐的,像打铁一样!
我说…别这样好啵?
毕竟你弹的是捉蝴蝶的妹纸,不是套马杆的汉子啊!
右手的旋律不妨把它当做是蝴蝶,你看旋律处于高音区,很轻盈的状态,蝴蝶飞呀飞呀:
而左手伴奏是给它衬托的,一定要弹得轻盈、轻盈、再轻盈,手腕灵活一些,不能紧,才能弹出具有弹性的音色。
另外,看着上图圈红的stacc.,断奏的意思,所以这里不能用踏板,切记切记!
▼
继续往下:扑蝶的旋律陈述一遍以后,旋律的后半句转到了下方左手,换成右手弹伴奏了:
这里是描写什么呢?
咳,蝴蝶到处飞,窜到下面来了啊,哪有那么好捉住呢?
不由得想起了张洪亮的那首老歌:你像只蝴蝶在天上飞,飞来飞去飞不到我身边…
这里是同样的处理方式,突出旋律的声部,伴奏的和弦退居幕后,不要喧宾夺主。
从音色上看,这里的和弦,具有打击乐的效果,像铃鼓之类的…
▼
接下来,还是这个旋律,转到了下属调:
也就是说,从A羽转到D羽,又是一个下属方向。
但是这里的伴奏型改了,上句从单纯的柱式和弦,变成了前面带有一个低音。
我只能说,这里左手伴奏的写法,太特么像扬琴了!!
很有意思的音色模仿,在民乐队里,扬琴就是经常这样敲的!
这里的低音,不妨轻踩一下踏板,但是不能过了,要马上放开,不能把后面三个和弦的清晰性给模糊了。
▼
下句的旋律不变,但音域则是一下一上、一低一高、一唱一和,用来描写蝴蝶上下飞扑的形态:
伴奏织体再一次改变,变成了5度的同音反复,有点像继续模仿弹拨乐的伴奏,也有点笙的吹奏与打击乐的意思,非常有趣!
请注意这里p的力度,从B段一开始,因为描写的是扑蝶,所以三次主题的力度都是mp-mp-p,保持着弱的状态,力度根本就没有雄起过。
这一切力度上的隐忍,在音乐上都是为了下一个调性的准备,那到底是什么调性呢?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