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从何而来?
全文共2193字 | 阅读需5分钟
咱们得先懂“武德“,再讲”武德“。
最近某“大师”的一句“年轻人不讲武德”莫名其妙火了起来,而且火得一塌糊涂,据此出现了很多改编、整蛊的内容,以至于现在不说句“不讲武德”都跟不上网络潮流了。至于到底什么是武德?恐怕没有多少人真正说明白。今天来说说这一话题。
电影《卧虎藏龙》剧照
1
“武”“德”字源释义
汉字不是纯表音的拼音文字,而是表音与表意相结合。考察一个字的发展演变,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其本义。先看“武”字。
图源:象形字典
《说文解字》解释“武”字说:“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即“武力的作用,就是用来平定乱世,建立战功,止息战争。所以‘止、戈’会义为‘武’字。”“武”字作为名称使用,指武器、兵器,又有威武、勇武、赳赳武夫的形容词含义。“武”在国家层面有军事战争、武力手段的含义,在社会生活和个人层面,“武”指竞技竞赛,如武术比赛、比武决胜负等等。
再看“德”字,含义比“武”更复杂、更抽象。
图源:象形字典
甲骨文中“德”字左边的“彳”表示道路,是行动之义;右下面是“目”,上面一条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左右合起来,即“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依照本心、遵循本性的行动”,即“行动与内心的统一”。为了进一步突出内在含义,在金文中,右下方又加了“心”,意即“遵循本心”。在篆书中,右上变成了“直”,下面还是“心”,意思是“直心”为“德”,也就是说,德是直指内心的,有直道而行、坦坦荡荡,无愧于心的意思。
2
“武德”词语溯源
“武”的本意与战争有关,人类社会从阶级分化之后就出现了战争,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武德”原是军事伦理范畴,指战争双方对战争目的、方式、手段的道德认知。根据相关史料,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就有关于武德的表述。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振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韩非子·五蠹》说,尧舜时代,有三苗不服,禹准备攻伐,舜说:“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说明尧舜时代就已将“武”与“德”的结合视为用兵用战的一条基本法则。
到了夏商周时期,中华武德的基本观念已经形成,《尚书·汤誓》记载商汤讨伐夏桀,在鸣条宣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意思是商汤讨伐夏桀是顺天承命,救民于水火,不是单纯为了战争而战争。
《尚书》中的《大诰》《牧誓》及《周易》等古代典籍中都对战争的正义性、善待俘虏等战争伦理进行了阐述。”《左传·宣公十二年》明确指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
“武”与“德”两字联用,始见于《国语·晋语九》:“……有武德以羞为正卿,有温德以成其名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并不一概而论反对战争,而是提倡“义战”“仁战”,反对不仁不义的战争。《论语》中记载:“子之所慎:齐、战、疾。”“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这反映了孔子对待战争的态度,在战争中对于士兵生命的“仁爱”心理。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出了“仁战”的标准:“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孟子·梁惠文王下》记载,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正义之战、仁德之战,值得肯定。
到了秦汉时期,“武德”一词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均与战争有关。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汉书·礼乐志》记载:“高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这一时期,武德的含义已经比较清晰、明确,是指“在国防军事等武事活动中形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和行为品质的总和”。具体来说,包括在对外用兵上要“义战”,对内要“人和”这两条基本原则。“义战”是指对外的用兵要体现“仁义之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 “先德后武”等道德行为,要师出有名、不无故挑衅等。“人和”包括“上下同欲” “爱民” “赏罚必信”等,实际上是儒家思想中仁义道德理念在战争层面的延伸。
古人对“武德”非常看重和珍视。唐朝以征战得天下,建国之后,唐高祖李渊选定的年号即为“武德”且一直未改。北宋时期,制定武臣官阶,武德大夫即为其中之一,《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后,宋江即被授予此职。
战争层面的中华武德一直影响到今天。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就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相比之下,历史上某些曾经多次对他国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就是不讲武德的表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