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瞒天过海,只为挡在家人的前面
琴深如海绝对原创的文字精神,笔随心,文随情,不从俗,反抄袭。人生的意义,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为世界留下了什么。
Saying:周末看了电影《误杀》,很久没有进影院了,居然也被感动到落泪了。同为人父的人,同样没什么本事的人,或许都曾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在危难来临时,义无反顾地为家人挡在前面。
文/如海
随着年龄的虚长,以及经历了一些看破不说破的世相,我越来喜欢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我不知道这是与我相仿年龄段的人都有的偏好,还是唯独我如此。纵然有的电影美轮美奂,特别有艺术的画面美,但虚无的东西总觉缥缈。我还是更喜欢更接近生活、接近现实的电影,从中窥见人性、照见生活。
《误杀》是一部很不错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父亲的担当和沉稳,面对压力和风暴一笑而过的从容,几度令我落泪。谭卓饰演母亲的温婉,陈冲饰演女警的气场和决绝,肖央饰演父亲的坚毅,在一场彼此都是受害者的博弈和较量里,凸显着生活的真实和残酷。
《误杀》翻拍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也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近年来,印度电影异军突起,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不是专业影评家,自然也不关注《误杀》的还原程度和个中的瑕疵,翻拍本身就不必完全雷同于前作,立足国情,融入更多的丰富元素,翻而不同,自有新意,才是翻拍的更高境界。
有细心的观众洞悉这部电影:开篇米黄色的监狱场景《监狱风云》,越狱《肖申克的救赎》,棺材里点火《活埋》,出现的电影还有用演技脱罪《控方证人》,镜头剪辑《蒙太奇》,唯一提到的电影人悬疑片大师希区柯克,棺材盖上的抓痕《妖猫传》,在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天才枪手》,提到过的电影有:撒谎的萝莉《狩猎》、宗教犯罪案《七宗罪》、日与夜的相守《白夜行》。最后面对摄像机的镜头《杀人回忆》,核心诡计是《蒙太奇》,暴乱戏能够联想到《小丑》,小女儿看到妈妈埋人的镜头《唐人街探案》,囚车的戏《我不是药神》,男主故意为之《看不见的客人》,标准的国产犯罪片的和谐大结局《暴烈无声》等。
我只能说,这样的影迷是高手,我真没有看出来那么多细节。《误杀》相比前作,有略微的情节改动,我认为都很不错,更显现人性,在情感处理上也真诚。弱势群体和权势阶层的不公平对抗,为家人而战的悲怆和凛然,都体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肖央作为父亲主角,我起初以为,有他在是因为筷子兄弟的《父亲》曾火热,电影表现父女之爱的缘故,但电影结尾并没有《父亲》这首歌响起,看来是我想多了。肖央的演技,原来也是一流的。
肖央饰演的李维杰是一个底层的小人物,没有什么文化,努力上进,在异国他乡奋斗,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两个可爱的女儿。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降临,大女儿被警察局长的儿子强暴,在反抗中误杀对方。在权力碾压公平公义的小镇,李维杰深知法律无用,唯有拼尽一己之力,去努力的保护家人不再受到伤害。
李维杰没有其他的强项,唯一的爱好是看过近千部推理和悬疑类的电影。如何制造出不在场证据,维护女儿、捍卫家庭,李维杰沉稳而精明地设计了一切,运用电影中的案例和技术,来拯救一切。听起来有些荒唐和不羁,但悬疑而扣人心弦的情节,令人折服,观众也时刻为李维杰全家的命运捏把汗,命悬一线的紧张,出其不意的反转,都似乎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蒙太奇的运用,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混淆,以及无懈可击的酝酿和铺垫,让李维杰步步为营,始终在怀疑之中,但在证明之外。而当母亲阿玉走出警察局说终于过了这一关时,面无表情的李维杰说:“一切,才刚刚开始。”瞬间,又将人拉入紧张而压抑的情绪之中。
整个警察局掘地三尺的追查,最终也败在了李维杰掩盖真相的设计之中,似乎不可思议,却也让观众倍感欣慰,或许强大的父爱,给予了李维杰力量,让他在危难面前孤注一掷,为家人为战。不断的训练家人面对拷问如何应答,设想各种可能性,制造有说服力的细节证据,让一切都天衣无缝,最终达到瞒天过海。
真正的反转是在最后。明明全家已经转危为安,李维杰还是自首,说自己杀了警察局长的儿子,顶罪入狱。美好的结局终成遗憾。
但这反倒是我认为电影翻拍的高明之处。两个家庭,都是受害者,对子女教育的失败都蕴含其中。警察局长的儿子从小被娇惯纵容,在邪路上越走越远;李维杰的大女儿和父亲关系一直不好,缺少沟通。瞒天过海的掩盖误杀真相,寻找儿子凶手的歇斯底里,两个家庭的较量,原本就没有赢家,或者说输赢都不重要。
李维杰的自首入狱,一方面彰显了父亲的伟岸,另一方面,也用沉重的代价来修复了父女之间的感情。这样的结局,让观众再次动容,更加懂得珍惜亲人之间的情感是何等重要。
“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也没能让你们过得好一点,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李维杰这样说。生而平凡,为父则强;卿本柔弱,为母则刚,电影致敬每一个为爱勇敢付出的伟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