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的逻辑分析

人性善恶的逻辑分析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在追究根源之前这是个无休止的话题。因为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

人类有互助情节,为了他人为了群体甚至可以舍身忘死。

但人类也有互害情节,劫掠、杀戮、奴役不择手段。

如果我们只针对一个侧面定下结论,无异于盲人摸象。然而如何定义人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涉及到我们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社会运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生活,如何正确地处理社会关系。

一个社会的纲领性理论会影响到人们的意识、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根源于大多数人的思维意识,以及因此衍生的这个社会始终持有的人和人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以“性善论”为指导理论的社会。这一定也源自我们的普遍性格,以及因这种性格形成的社会关系。

我们是一个以家庭关系为原型的家长制社会,家庭关系反应在社会的各个部分。

比如我们遇到陌生人会称呼其“大哥”、“大姐”、“叔叔”、“阿姨”,这些都是对亲戚的称呼。传统文化中比如“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师父,“君父”这都是家庭家长关系在社会的反应。

而“性善论”的形成一定也源自这种特有的关系。

外国人对中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中国孩子认为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其实就连中国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这么想。但在群体意识中维护父母的绝对正确又确确实实被普遍接纳。比如孩子如果和父母产生矛盾,不管谁对谁错,人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维护家长打压子女。而谈及尊长人们会尽可能给予溢美之词。一些被赞美得年深日久的人,甚至可以被神化,奉为神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既然社会的构成以家庭为蓝本,我就必须探究我们家庭关系的组成形式。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通常扮演着绝对权威的角色。和子女之间处于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难发现的。

而家庭又处在传统家族聚居的支配下。

很多地名都是以姓氏命名,“张家村,李家坳,马家河子一代”。说明这个地方是一个亲缘关系群体世世代代在此定居。这种定居方式决定家庭不可能独立于家族社会之外,哪怕是相对独立。

族长高于家长,家长高于普通成员,各个家庭之间是互相混淆的,任何一个家庭的家长对其他普通成员都是家长,族长又是最大的家长。

当家族繁衍越来越多,很多理论上属于亲族的人其实早已是陌生人。但他们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依旧保持着家长与子女,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并且因为居住条件,必须认可这种关系。年深日久,习惯成自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他们会习惯地把所有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也视作家人。并且渴望达成早已习惯的支配与被支配。

这也许不是“性善论”形成的根源,但肯定是其可以持续且不被质疑的重要原因。

因为习惯处在被支配甚至渴望被支配地位的人必须要惠及支配者才能自我惠及。这就是《公羊传》中讲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那么人性怎么可能定义为恶?这个被惠及的阶层不仅仅为尊,而且还在潜意识里被定义为亲。

但实际情况是,惠及的并不一定是尊者、亲者和贤者,而是强者,能够和愿意去支配的力量。

而这样的人群组成,按照150人定律,只适用于村镇规模。更复杂的情况更多的陌生人掌控起来就需要很多非文明手段。

所以我们通常称一个人有能为,叫做“厉害”。“厉”和“害”,显然都不是“本善”的范畴。

单指一个人也许他确实很善良,他犯的错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单看人某一片段也可以看到人性光辉。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不是针对个体,而是定义整个人类。

那么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究竟是本善还是本恶呢?我们做个比喻:

到商场买电视,先试看一下。外形完好,图像清晰,声音悦耳,遥控灵敏,质量稳定。我们会认为这是台合格的电视。

如果试看电视,遥控灵敏,功能丰富,声音悦耳,但是图像模糊,我们是绝对不会买的。哪怕它只是偶尔模糊,那也是台不合格的电视。

再具体一些。

自然界其实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人类意的产物,也就是说它超出了自然界原有的底层代码。

自然界中狼吃羊,羊吃草都不算善恶。因为它们只是执行了既有的底层代码。狼绝对不会一边啃着羊腿一边说,这是为你好,或者为了世界和平什么的,但人会。

如果我们把世间万物想象成各种产品。那么显然人类这产品是特别的。这使人的行动力不可捉摸。所谓性恶是人类的行为可以脱离正确性。人类发展的目标是高度理性,也就是无善无恶,只做正确的事情。

再有,心理学分析表明,人在0——3岁期间的状态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是个自大狂。那些没有经过有效社会教化的人,自恋自大会保持终身,并不会因为生理的成长而改变。这说明自大,就是人性的面貌。尽管个体性格有很大差异,但理性确实不是人天然拥有的,需要教化和激发。

这就是人性善恶的结论,它应该是站在人类高度,而不是单指个体。我们不能只看到人类的互爱互助就论断为本善,就像那台电视,只要有一个指标不合格那就是电视本身不合格。

所谓恶,也就是人性不合格的部分,而人性只要有恶意味着就是本恶,就是不合格。更何况人类的恶还真是不少。

此外,性善论还遇到一个逻辑关系的挑战,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既然本性难移,因何那么容易变迁呢?苟不教性乃迁,难道就因为没好好教育就变迁了?这性善得似乎很不稳定。如此不稳定又何谈本性?

现在人性的本源和不被质疑的原因已经清楚。那么形成“性善论”的基础是什么呢?

也许是东亚黄种人的天然普遍性格吧。

就算抛开事实不管,定义人性本恶也要优于性本善。

性恶论对社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必须做出反思。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可能做错事,好人做错事是有愧疚感的,有自我反思的能力。而真正的恶人没有,他们本能地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对。人性定义为恶,能够限制更多人的肆意妄为。反正不管性恶性善,好人都是会反思的。性恶论显然可以告诉心怀叵测的人,你也需要反思自己,因为你也是人。

而性善论在这方面起到了反作用。反正本性都善,恶人大可以高枕无忧。而善良的人却遇到阻力,你不理解不原谅一个坏人,因为人人都会犯错,你也会犯错,你执意对抗岂不是不近人情,人家可是本性善。

愧罪感是纠正一个人行为的重要手段,是可以从善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

愧疚感是众多恐惧心理的一种。也就是个体接纳了这种恐惧,与之共存,并甘愿降格以求化解这种恐惧。

有些邪恶的人遇到外界的威胁也会一时屈就,放一放身段,但实际上不认为自己有错,等到外界的威胁消失他还会恢复本来面貌,继续为所欲为。

所以,没有愧疚感的人是不会变好的。做错事情在没有真诚反省之前也不该得到原谅。

性善论对社会最大的破坏是在实际上扭曲了价值观,也就是好坏对错的评定。表面上人们必须遵从正面积极的态度来定义人,而实际上就是因为忽略了人性之恶,最终的效果却是极端的,反转的。

既然人性本善,也就是根本上讲人都是好人,人们会忽略现状。毕竟人无完人,罪多罪少也没有严格的标准,人们会追求简单的定论。最后发展到一个人只要一辈子干一件好事,他就是个好人。

在某影视剧里有一段台词,几个警察在评价一个罪犯,说“……这个人是无恶不作,可是你知道他对他妈多好吗,所以说人性是多面的,不能简单评判……”

看,就因为这个恶棍对他妈好,所以他就是个好人。尽管这里没说他是好人,但言外之意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好人,心软的好人,如果不去理解恶棍的无恶不作是不是显得有点不近人情呢?

如果一个人做了坏事,除非大家异口同声口诛笔伐才能忽略掉“性本善”的力量,而此时往往又陷入非理性迫害。但如果十个人批判一个人,其中一个表示“这人不错”,恐怕其他人都会闭嘴,他们不是对抗不过这个人,而是对抗不过这个价值观评价体系。

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本分人做错事反而会落得危险境地。原因很简单,本分人通常不是地位高的人,当然没多数人愿意为他“讳”。而只有品质较高的人才会尽可能地去维护良性关系,才会把“性善论”用于他人。恶棍如果抓住别人的小辫子,就是抓住了别人的狗绳和绞索。他们信奉的“性善论”仅服务他们自己,他们会恶事做尽然后指着鼻子说自己是好人。因为未经教化的人只认可自我,所谓“性善”,善的只是他自己,他做什么都是善。

“性善论”实际能制约的只是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人,而管理的效果却是放纵了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人。可是社会化程度低,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人却是行动力最强的人,以独我、唯我出发,想做什么不考虑后果和别人的利益。而这种人因为黑暗面不受控制,又会给其他人造成威胁,反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更高的地位。然后再被其他人惠及追捧和宽容。

性善论显然在此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只要一个人坐到一定位置,他做什么事都是对的,但如果你没坐到一定的位置你做什么事都是错的。大量的人会借否定别人来换取存在感,而对看似不可撼动的人极尽追捧,化解可预知和不可预知的风险。但这种关系又极不稳定,只要高处的人稍稍失势,或表现出软弱,就会遭到挑战。

这是类似猴群的关系法则。

关于人性长期以来的讨论,混入了人类的主观意识,以及对社会运作的考量,还有既有利益的得失。

但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字经》。

《三字经》是南宋的一本儿童早教读物。儿时是教育的最佳时期,成年后人格定型,再进行教育为时已晚。所以儿童读物对社会教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儿童读物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不易过分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否则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阴影。当然也有《安徒生童话》这样的另类,但通常还是以光明为主。

王应麟编写《三字经》肯定也是以这一点出发。但他忘记了,如果要表现光明,就不该涉及人性这类深邃的领域,简单地归结为善。

再者,南宋时期被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早已在中国根深蒂固,任何人很难挑战这个理论体系。当然,儒家思想照样也必须与既定的人和人的关系契合,否则也不会被接纳。

孔孟其实没有说过“人性本善”,在这个问题上,孔夫子没有给出答案。但是他们的观点很容易被认为倾向于“人性本善”。毕竟“向善”和“本善”不容易区分,按这样的观点,一台可能被维修好的电视,就是一台合格的电视,进而接受只要这台电视有一个部件还能用,它就是台好的电视。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或多或少都远远达不到理想状态。人性的恶比我们讲的狭义的恶更宽泛,指的是所有错误的事情。

有人说非黑即白是幼稚的表现,这句话非常缺乏分析。非黑即白的幼稚指的是人在婴幼时期的人格表现,它的原则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当然是幼稚。

发展层面中,人们不是了接受灰色地带,而是接纳了更多的事实,本质上讲是能够承认一部分自身的不够正确。

但在真正的成熟层面,人们会直面自身的正确和错误,并且有正确的方法处理。

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格的发展,也就是说人性的发展依靠的始终是直面我们的错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