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吴明玉:马号巷里忆往昔

“中原红木杯”

文:吴明玉 /图:堆糖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

闲暇之余,我喜欢去东流老街行走。踏在光滑的青石板上给人一种时光安然,岁月静好之感,宛若回到了从前的慢生活。

濒临长江南岸,东流既没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富饶美丽,也没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但浩荡的长江由此缱绻缠绵,百折东流。千年的老街留下了陶渊明,黄庭坚、辛弃疾等人的足迹,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我们家曾两度住过老街的马号巷。马号巷可通向老街深处,也可以去新街百货大楼方向。之所以叫马号巷有个来历。据说从前官府衙门,来往客商进入老街在这一带拴马。我估摸着巷子里房管所大院,就是拴马处。院里有井,可以解决马匹的饮水问题,这里面也是进出老街唯一的开阔地。

1975年,父亲从大渡口税务所调东流房管所工作,我们家住在房管所大院里。不久,搬到东门口学湖边。1980年初,又回到马号巷。在巷子靠街面有一间房,旁边挨着小小的厨房,里面是套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度匮乏,清水寡淡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过得紧巴巴。不过,谁家如有“四大件”,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何谓“四大件”?是指: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又被称为三转一响。“四大件”是那个时代老百姓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也是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从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的经济状况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呵呵,别说,那时候我家还真有这“四大件”呢!

收音机是上海红灯牌的,红色的外壳小巧玲珑。可以收听各种节目,有新闻、相声、歌曲等。尤其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刘兰芳评书《岳飞传》,真是百听不厌。

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电影录音剪辑,印象深刻的是1981年电影《沙鸥》。舒缓的画外音,把你带到了一群排球姑娘们,为国拼搏的火热球场上。一个电影剪辑约1个小时左右,你会随着解说员沉浸在电影人物的故事里,慢慢消磨某个午后悠闲的时光。这台小小的收音机给家人带来了快乐,陪伴了很多年。

自行车是我爸单位的,专供下乡用的上海永久牌。(彼时我爸在税务所上班)那时我刚上班,在单位的门口和院子里,一帮小姐妹就是用这辆28大杠加重自行车学车。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也不知道摔了多少回?最终,当你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春意盎然的街头,心中洋溢着的是青春年华里满满的自豪感。

听母亲说:当年我家这台上海蜜蜂牌缝纫机,还是托上海的三姨夫买的。买时有两种,一种有机肚一种无,有机肚的贵20元,可以把机头放下,不用时盖个罩子美观些,为了省钱买了无机肚的。

缝纫机买了后,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缝缝补补,做鞋垫、压鞋面、做衣服,改衣服。我们家从胜利,大渡口、辗转至东流各处,自家用的方便,也帮助了不少街坊邻里,这一切归功于母亲的热心肠。

这台质量杠杠的缝纫机相伴了母亲的大半辈子,同时也见证了母亲的岁月流逝。母亲用一双勤劳的双手,缝补着生活的不易。

那年我上班后,母亲委托去上海出差的邻居,带回了一块“上海牌”的女式手表。哈哈,那年代戴手表如同我们刚买手机时的感觉,时不时会拿出来瞧一瞧,生怕别人不知道。

曾几何时,“上海”货吃香,不亚于现代人迷恋名牌。这些老物件那时都是紧俏商品,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

时光飞逝,那些承载着过去的老物件,早已渐行渐远,就像是那些遗落在大山深处的古村寨。今非昔比,如今的社会物资丰富,人们更多的是对精神层次的追求。

老街,老房子、老物件、 是我们那一代人挥之不去的回忆。老街旧巷,是无可替代的情感寄托,它叙述着历经千年的更迭沧桑。

徜徉老街,穿越的是历史的沉淀,品味的是社会的发展。时间在变,人也在变,光阴荏苒。

把所有的不快给昨天,把所有的希望给明天,把所有的努力给今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