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数万颗,消灭三分之一小鬼子,边区造炸出一个抗战胜利

神剧《亮剑》2005年上映之后广受好评,重播上亿次,15年过去了依旧是国产抗战剧的巅峰。亮剑电视剧中山崎大队偷袭根据地一集中,李云龙去边区兵工厂想换30箱边区造手榴弹,在换手榴弹的过程中,李云龙吐槽:边区造手榴弹杀伤力太小,有时候一炸只有两半。一句话反映出来当时国产手榴弹的尴尬处境。

在漫长的14年抗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当中,人民军队烈士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寇,付出了极大的伤亡。由于当时我国军工基础太过薄弱,因此我军基本无法生产重武器,就连重机枪和迫击炮数量也是非常稀少。更多时候,人民子弟兵只能使用步枪和手榴弹去杀伤敌人。在人均5发子弹的抗战期间,手榴弹往往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边区造手榴弹源自德国M24手榴弹,德式M24手榴弹设计简单,制造方便。在一战时期就已经成为德军的单兵制式装备。二战爆发前夕,M24手榴弹被国民政府引进,从此我国就有了这种手榴弹。

边区造作为众多M24手榴弹的仿制型号之一,初期质量确实比较差一些。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首先M24手榴弹需要的冲压模具边区没有那个生产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边区兵工厂设计师使用铸铁模具。虽然铸铁模具制造方便且毫无成本,但它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铸造出来的手榴弹弹头太过粗糙,而且不够薄。所以爆炸的时候很难像真正的手雷那样产生足够多的破片。

除了破片不够多之外,边区造手榴弹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使用的火药不是TNT炸药而是传统黑火药,而黑火药就是爆竹里面用的火药。过年庆祝一下还可以,炸人似乎差点意思。

靠着如此简陋的边区造手榴弹,八路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到了抗日战争后期,在德国华人的帮助下,我边区技术人员掌握了冲压弹体的制造方法,也配置出了含硫酸的烈性炸药。

到此时,边区造手榴弹不再是李云龙口中的下等货,而成为了日本鬼子最忌惮和害怕的武器。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我八路军战士用手榴弹消灭的敌人,能占到所有阵亡日军的三分之一。甚至比八路军机枪消灭的敌人还要多。不得不说,边区造手榴弹炸出了一个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之后,随着我军军工水平的提升,我军开始生产自己的制式手雷,到此时边区造手榴弹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开始成为民兵装备。但它对我军的影响并没有随着它的淡出而结束。直到今天很多学校军训都有手榴弹投弹训练项目,而使用的正是边区造演化而来的木柄手榴弹。

如今距离抗战胜利已经过去了75年,曾经的一切早已化作尘埃,只留下一颗颗边区造手榴弹静静地躺在军事博物馆中,供人瞻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