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义之一 2024-05-09 06:57:33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注释:天命:天之所命,天之所赋。命有赋予、命令义。郑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朱熹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天命作为名词,与天道同义,就道体而言称为天道,就道体之流行而言称为天命。命有命令和流行义。董仲舒说:“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天命是天道之命令,天性即生命之本质。之谓:“之谓”不同于“谓之”。戴震说:“古人言辞,'之谓’'谓之’有异:凡曰'之谓’,以上所称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凡曰'谓之’者,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孟子字义疏证》)甲“谓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对乙的解释,乙是甲的称谓。甲“之谓”乙,是甲也可以称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称作人,是一种隶属关系。换言之,谓之,两者完全等同,可以划等号。之谓,只是用之来说明而已,不可完全等同起来。见(xian):显现,明显。中节:合乎礼制。节,节度,这里可理解为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新译:天道命令也称性,遵循本性也称道,修养中道也称教。道是不可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在没人看见的所在也很谨慎,在没人听见的所在也很戒惧。越隐蔽处越明显,越细微处越显著。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独。喜怒哀乐没有发表出来的时候,称为中;发表出来符合节度,称为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达的大道。达到中和境界,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各遂其生。东海解读:《中庸》对中庸之道的精微广大高明中正作了深入透彻的论述。本章是全篇纲要,阐发了中庸之道的形上依据、注意事项和伟大作用,堪称中道主义总纲领。主义者,主体也,本位、第一位也。儒家对任何主义都保持警惕,不许陷入任何主义,陷入各种集体主义固然不入流,陷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等,也有违儒家的中正。儒家是仁道,中道,称为中道主义,方便而已。在儒家中,以下词语和概念,儒学、孔学、仁学、良知学、周孔之道、孔孟之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仁本主义、良知主义、仁道主义、中道主义,相互可以划等号。“天命之谓性”的天和性,都属于形而上,是中庸之道的形上依据。性是就生命而言,天是就宇宙而言。天命之性,就是天性、本性,就是下文“诚者,天之道”的诚,就是“十六字心传”的道心,孔子的仁,王阳明的良知。《易经》:“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天命之性,自然也是大亨以正的。率性而行,就是中庸的道路。率性,遵循本性。孟子说“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率性就是践形。进修中庸之道就是教,德教政教,礼乐刑政,都属于教。朱熹说:“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乐、刑、政之属是也。”道心惟微,最难体会;人心惟危,容易出差。故修道之人,必须戒慎恐惧于人所不睹不闻,时时刻刻自诚其意,自正其心。人所不睹不闻之时,更要慎其意念之动和喜怒哀乐之发,视听言动都能以礼自治。慎独这个概念有二义,一指谨慎于独处之时,一指谨慎于意念之隐。曾子说:“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这段话是对慎独最好的解释。《大学》两次说到君子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论·法象》说:“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忽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胡可简也,胡可忽也。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愼幽微,虽在隐蔽,鬼神不得见其隙也。”作者强调的就是慎独。即使在隐蔽无人之处,鬼神亦不得见其有缺失。隙,本义为壁缝,引申为缺陷。曾国藩在逝世前的一年零一个月,总结自己一生修身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中,慎独是根本,是体,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能够慎独,方能修身,方能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任何时候都与道同在,永远不弃不离。“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之道,不可或离。人和社会如果行不由斯道,违离斯道,就会出问题,甚至走上邪路。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这是绝对性的表述。凡事不可绝对,绝对容易极端,但中道即仁道具有绝对性。也可以说,中道是人道之最高。或说:儒家中正实在,人道所不可缺,若说境界之高,毕竟不如佛教。答:儒家境界特别高明,正因为道德特别中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必须高明到极致,方能证悟和践行中庸之道。佛教虽然高明,未能道中庸,所以相比儒家,终究有所逊色,归根结底还是不够高明。佛道虽不错,难免索隐行怪之嫌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注:“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而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四书集注》)未发之中即是天命之性,这是无双无对的超越性的善,可说是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可称为至善,超善。发而中节之和,则是相对于恶而言的善,是习性之善。论天命之性,君子小人相同无异。正如王阳明所说:“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小人的问题是为“人欲”所蔽,人格不成,大本不立,发不中节。天命之谓性,性发而中节,为情之正,为达道。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中“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这句话,可以与《中庸》互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道圆满无漏,中和,堪称中华特色的普世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真理性和普适性。全体自有大用,体大自然用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讲的就是中道的无限作用,无边大用。把中和发展到最高境界,天地各得其位,万物各遂其生,众生各正性命。泰卦说:“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天道用中。董仲舒说:“阳之行始于北方之中,而止乎南方之中;阴之行始乎南方之中,而止乎北方之中。阴阳之道不同,至于盛而皆止于中,其所起皆必于中。”圣人法天而行事,故圣人之道莫尚乎中。求中是易学原则。《易经》64卦384爻,五爻位吉爻最多,达38爻;其次是二爻位,达34.5爻。五爻位居上卦之中,二爻位居下卦之中。于此可见,文王所演之易,本身就是崇尚中德、中道的,孔子“十翼”只是进一步对中德、中道加以详细阐述。《彖传》在阐释卦辞时,64卦中有40卦论及“中”的问题。如中正以应、中正以通、中正有庆、中行无咎、得中道也、乃得中也、刚中而应、刚健正中等。并提出了许多关于“中”的概念, 如位中、久中、刚中、积中、大中、中正、中行、中道、中节、中和等等。中,即是本体论又是价值论还是方法论,即体即用,全体大用,体用不二。儒经说中,有时偏重于体,有时偏重于用。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中,用也;“允执厥中”、“未发之中”的中,体也。“致中和”兼体用而言,中为体,和为中之用,中为内圣,和为外王,致中必和,致和必中。中字本义是中心,当中,又有三种引申义。甲骨文字形中字象旗杆,上下有旌旗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故“中”有正义;中者象物平分对折之处,故“中”有平义;《说文》说“上下通也。”故“中”有通义。能够允执厥中,以之处物则平,以之为己则正。既中且正,则可以通天下之情。中庸的庸字有三义。一为用义。《说文》:“庸,用也。”中庸就是用中。《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唯用中而后可通道得道。《经典释文》引郑玄《三礼目录》云:“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中庸在正文中出现,始于本章引仲尼语,郑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可见郑玄同时认可二义。二为常义,恒常,不易。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章句》)三为和义。《广雅释诂》《广雅三钟》并云:“庸,和也。”中庸即中和,道中庸即致中和。朱熹认为:“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中庸章句》引游氏言:“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三种解释都有经典依据,都通,以第一种最为原始。中庸就是恰恰好,为人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处世接物不亢不卑;为政合乎人情天理,能够与时偕宜。中庸之道,恰似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中庸是分辨君子和小人的第一标准。时中是君子的特征,也是儒家的一大原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是未发之中,是体;“君子而时中”的中,是已发之中,是用。中与时相辅相成,时是时机、时宜、时代性。时中,意谓合乎时宜、与时偕宜、与时消息、与时俱进的中,动态的中。孟子所赞孔子“圣之时者”也。朱熹说“随时以处中”“中无定体,随时而在”,甚为准确。郑玄释为“时节其中”,孔疏谓“谓喜怒不过节也”。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赞 (0) 相关推荐 独行,其道 前言 心忧疫情,寄望复课,从未像如今之般静坐,守候,翘首.凭栏窗外春信,但见了惊雷闪电横空,枯枝冷雨爆芽:但见了细柯柔风萌绿,鸟啾窠巢衔草:但见了春阳日斜东墙,竹影蹑行野猫.怎一个奈何愁郁交加,怎一个 ... 《中庸·天命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中庸>这部重要典籍."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古今学者的见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互相补充. ... 《中庸》讲了什么? <中庸>讲了什么? <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二程极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独立成书,并与 ... 刘子遗书 四库本(明 刘宗周) 刘子遗书 四库本作者:[明]刘宗周提要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一刘子遗书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刘子遗书四卷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抄已着録是编凡圣学宗要一卷载周子太极图说张子东铭西铭程子识仁说定性书朱子中和说王守 ... 说中庸 <中庸>的价值,应当是高于<周易>的. 这里有两个理由.一是<中庸>在<周易>之后,比<周易>晚五.六百年,学问传承,<中庸>在 ... 《中庸》的结构论述 <中庸>的结构现在我们来看<中庸>的整体结构.从文本出发来看,我认为全书33章(据朱熹<章句>分章)可大体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慎独(第1-11章),即时中.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一)解读 中庸研读第10讲:第20章哀公问政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 哀公问政(一)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为政准则即文武之道:德的内涵是仁.义.礼.智:理解"五达道" ...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9讲:第18-19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18--19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武.周公之功德,周公制定礼仪:礼仪在古代是团结家庭,维护国家的纽带.认识武王.周公之孝: ... 国学漫谈:《中庸》与佛老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南宋以后成为<四书>之一书.在<中庸>由"篇"升格为"书"的过程中,佛教与道教(佛老 ... 曾国藩小楷,中庸博厚! 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作为持心甚严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修身,齐家,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一点资讯】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中庸研读第11讲:第20章(二)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0章(二)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治理国家执政抚民的九条原则:理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道理:懂得中庸之道必"择善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