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加强康复医疗建设!健康中国2030,未来康复科不再是辅助....
来源:有道生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康复科也许不是医院的核心科学,但它一定是医院众多学科间的润滑油;其它科室是把患者抢救下来,而康复科则是让患者活得质量更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康复科,在中国医学界可以说是比较尴尬的学科:起步晚,疗程长,见效慢等诸多原因导致康复科一直不受重视。纵观全国大多数医院的康复科,一直都扮演着“辅助”的角色:“患者已经残疾了,不能动了,肌肉萎缩了,甚至在有的医院里马上要发生医疗纠纷了,才被支到康复科。”如果是一个偏瘫的病人,耽误的这些时间就足以让他的肩关节脱臼、踝关节变形。”
我们为什么需要康复
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们首先得让患者及其家属明白,在身体接受一次手术治疗之后,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会进行大量的抗进行为,这种抗进行为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会造成多脏器的机能障碍。如果想要这些免疫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这就需要患者离床进行康复训练,而且越快越好。
例如脑卒中患者,即便患者通过手术延续了生命,但中风却让他丧失了平衡和运动能力,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那他接下来的所有生活必须依靠他人,所以康复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不给家庭、社会增加负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康复科不能只是辅助科室
重视康复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好事,对医院来说同样是下个突破口:世界卫生组织把功能障碍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从十年前的10%提升到现在的15%,换句话说中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两亿人口,其中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三类康复患者,预计2022年中国康复市场将达到1000亿。
所以,康复将是未来十年最有价值的事业,也是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发展转型的重要选择方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健康中国2030:加强康复医疗建设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答案肯定是不正确的。
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建设,这是因为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其中5000多万需要康复。而且还有超过1亿的老年人和超过2.6亿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复的人超过1000万人,上述两项加在一起,需要康复的患者超过6000万。根据市场调研,去年我国人均康复费用在32元左右,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康复费用支出的增加,预计到2022年人均康复费用支出在74元左右,届时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033亿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重新认识康复医学
康复科不只看瘫痪和骨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康复互动性强,患者是主体
手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康复很重要
很多患者会把手术看的很重,而面对康复治疗的建议时,大多都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康不康复一个样,康复就是瞎花钱”‘’康复就是锻炼身体”。还有有人说“康复治疗就是教人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完全没有技术可言。”
写在最后
2030的健康中国,不再是简简单单地吃药、打针,在实现大健康观的条件下,康复医学的价值亟待挖掘,未来的康复科不再只是辅助...
◎声明: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