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列传(一)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根源。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根源。司马迁先生单创《游侠传》,为我们后世提供了系列人物谱,是后世侠客崇拜的楷模。请看《<史记>研读》第424章:
游侠列传(一)
韩非子曰:“儒生用文法来破坏法度,侠客用武力来触犯禁令。”韩非子对这种人是都持讥讽态度的,但儒生学士却多数被世人称赞。至于依靠儒术博取宰相卿大夫之位,辅佐当代天子,他们的功名更是记载在《春秋》史书中,这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争议的。所以像季次、原宪等人,他们本是普通街巷中人,凭借用心读书,胸怀君子之德,其行为不苟合于当世,当世的人也有笑话他们的。所以季次和原宪一辈子住在空荡荡的茅草屋中,褐衣粗食而不厌。他们死后已有四百多年,但他们的弟子却永远没有忘怀他们。现在的游侠,其行为虽然不符合国家正义,但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承诺了肯定会遵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敢于牺牲自己去解除士人的困境,就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仍然不夸耀自己的本事,也不好意思卖弄自己的大德,大概这是他们最值得赞美的地方吧。何况马高镫短的事情,是每个人肯定会遇到的。
太史公曰:当年虞舜窘迫于井廪,伊尹亲自背负鼎俎,傅说隐匿于傅险,吕尚受困于棘津,夷吾桎梏加身,百里溪替人喂牛,孔子被拘禁于匡地,菜色于陈、蔡。这些都是学士们所称赞的有道仁之人,他们仍然遭受这些艰险,何况那些才能中等却遭遇乱世的人们呢?他们所受的伤害与苦难怎么能用言语说得清呢!
乡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去区分仁和义,已经得利的都算有德。”所以伯夷鄙视周朝,饿死在首阳山上,但周文王和周武王也没有因为伯夷的贬损而降低了大德;盗跖峤凶暴残忍,但追随他的信徒却歌颂他的道义不止。从以上来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这话一点也不虚假啊。
现在的很多学者只是守着学到的尺寸道义,孤立于世事之外,哪里能比得上用卑微的理论跻身世俗,随世事沉浮而博取荣华富贵与名誉的人呢!但是普通百姓,如果践行承诺,行千里去追随道义,依然赴死而不顾世人评说,这算作各有所长,并非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士人穷窘困于命运而委以重命,他们难道不也是人们所称赞的贤者豪杰吗?如果真要把乡野间的侠客,和季次、原宪等人比较权重与影响力,看他们对当世所起的作用,这是不能同日而论的。但如果用信守承诺这点来比较,那些侠客们所行的道义又怎么可以缺少呢!
古代有布衣之侠,听说的不是很多。近代有延陵季子、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等人,他们都因为是王侯的亲属,依仗封国和卿相的富贵和钱财丰厚,广为招纳天下贤士,显名于诸侯,不能不称赞他们是贤良之才。这就好象是顺风呼叫,不一定声音很大,但远处的人仍然听得很清楚,这是借助风力传播的缘故。至于那些普通街巷中的侠客,他们修行扬名,声威布于天下,大家全都称赞为贤良,这事就很难了。但是儒家和墨家都排斥他们,不在自己的文献中进行记载。从秦朝以前,百姓中的侠客全部湮没不见,我从心底感到愤恨。依照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汉朝建立后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人,虽然他们经常违反朝廷的法律法令,但他们坚持践行大义,秉持廉洁退让,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他们的名声不是无缘无故被立起来的,士人们也不会无端地附和他们。至于那些结党营私的豪强互相勾结,依仗财势役使穷人,凭借势力欺孤弱之人,肆意放纵欲望,这也是游侠之士认为可耻的。我哀伤世俗之人不能明察其中真意,却错误地把朱家和、郭解等人与暴虐豪强之人视为同类,一样进行嘲笑。
鲁国人朱家,和汉高祖处于同一时代,鲁国人喜欢宣传儒家思想,但朱家以侠义闻名。他隐藏和救活的豪杰侠士超过百人,其余的普通人不可胜数。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能力,不自我陶醉于救人于危难的大德,他唯恐再见到曾经救济的人,担心他们会感恩报答。他救济别人,先是从救济贫贱人开始。他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坐的只是牛车。他专门救济别人之急,超过为自己做事。他曾经暗中帮助季布摆脱被杀的厄运,等到季布尊贵后,他却终生不肯再和季布见面。从函谷关往东,无不引颈等着和朱家交友。
楚国的田仲也以侠义闻名,他喜欢剑术,像服侍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朱家,自认为比不上朱家。田仲死后,洛阳出了个人叫做剧孟。洛阳人以经商为生,但剧孟则以行侠显名于诸侯。吴、楚七国叛乱时,条侯周亚夫担任太尉,他乘坐着驿站的车子,快到洛阳时见到了剧孟。
周亚夫高兴地说道:“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却不寻求剧孟相助,我知道他们不会有大作为了。”天下动乱,周亚夫见到剧孟就像得到了一个国家。剧孟的行为大致类似朱家,但他更喜欢弈棋,他做的多半是少年人的游戏。剧孟的母亲死了,从远方前来送丧的车子有上千辆。等到剧孟死后,家中连十金的钱财也没有。这时的符离人王孟也因为行侠仗义闻名于江淮之间。
黄其军
作于2021年1月7日(古历庚子年十一月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