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坐着的学生站起来
么振华
参与理念注入课堂教学,创造出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大大加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不再是坐着的、被动受教的对象,而成为站立着的有思想、有个性、受尊重的人
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对为人师者提出的三项基本要求千古传颂,魅力依旧。然而,人们对教师的这种殷殷期望,在现实中却不能完全实现。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即教师的角色多仅止于“授业”,其余二功能则弱化了。这造成社会对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的斥责声不绝于耳,却难有根本改观,并成为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向新型素质教育转变的障碍之一。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参与教学》(《新课程教学探索系列丛书》之一,林存华、张丽娜编著,2005年4月版)生逢其时,提出了参与理念及其实施办法,是教师走向新课堂的重要途径。
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将他们引领到怎样的位置?是有思想、有创见、能沟通,能自主发展的人,还是死板、僵硬,人云亦云被复制出来的人?这是我们的教育首先要明确的目标。答案当然是后者。新课堂中注入参与理念,是这一培养目标实现的方法之一。该理念的提出,意在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往被忽略的学生主体的参与的重要性,而教师则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何谓参与教学?该书是这样界定的:“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积极、主动、全身心地介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的一种形态。”参与理念注入课堂教学,创造出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大大加强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不再是坐着的、被动受教的对象,而成为站立着的有思想、有个性、受尊重的人。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以权威面目出现,填鸭式地传授知识,学生则唯恐自己不懂知识,不学无术,缺乏个性和思想,其转变的必要性是相当明显的。参与理念在新课堂中的实施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该书指出它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如下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教”转变为积极引导学生、组织课堂。转变的具体途径是更新储备知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思想状态,参与校本研究,从单纯的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
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实现自身个性的张扬、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转变要求扩充人文、生活和学科等多方面的知识,培养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形成教学参与的责任感并提升自身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书中对参与教学的操作与支持条件作了诸多探讨,如开发以往教学中被荒废的学生资源、建设民主、宽容的教学制度,营造自由对话的教育教学氛围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改进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笔者还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教师被新课堂先进的教育理念所吸引,满腔热情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实践,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课堂气氛变得活泼、轻松和融洽,但师生乐呵呵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配合稍有不当,教师就难以控制课堂的教学局面,不能按教学大纲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授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最后自己班的学生在学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因此受到点名批评。有的贫穷地区,教师受落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参与教学有心无力,只能维持老式教学而对新课程发出“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叹。所以,参与教学的实施程度需要教师们权衡自身条件,有条件、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在中国这一泱泱大国,如何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