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九) 神风特攻队,邺城之战的荒谬结局

乾元二年,即759年二月底三月初,唐军围困邺城(相州)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唐军忍受燕军史思明部无休止的骚扰,也忍受了大约两个月,终于,邺城支撑不住,到了和张巡的睢阳城一样靠吃人来维持的地步。

此时的史思明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继续在魏州等待,以骚扰唐军,打击唐军有生力量为主要战果;第二种选择就是立即西出邺城,与唐军进行整个安史之乱最壮观,最残酷的一次主力大决战。

第一种选择,我们普通吃瓜群众也许会觉得,这样也不错,但是对于史思明这种一流指挥官,是绝不可能选择的。持续的骚扰是能消灭一些唐军,可是这种级别的损失,唐军很容易就可以补充回来,而邺城一旦丢失,就意味着唐军在黄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站稳了脚跟,就意味着河北的南大门失守,唐军有了坚固的邺城,就可以立即北上向河北腹地迅速进军,再配合山西的部队东出井陉,史思明在东边的魏州就会变得不伦不类起来。

思明乃引大军直抵城下,官军与之刻日决战。

史思明只能立即西进与唐军主力决战,郭子仪终于达成了战略目标,逼迫燕军在唐军选择的有利主战场决战。主战场已经确定在邺城,但是接下来,作为进攻方,燕军有根据不同的进攻方向,选择具体区域作为决战主战场的权利。燕军首先要做的抉择就是,到底在安阳河南作战还是安阳河北?

如果燕军选择在安阳河南作战,则只能从东往西到邺城的东部作战,这里唐军工事严密,地势宽阔非常利于部队展开,唐军既可以利用工事,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部队数量优势。如果史思明将主战场选在了这里,那么这里大约就会成为一个大号的嘉山,燕军拿唐军没什么办法,而唐军却可以肆意的反突击燕军。两年多前嘉山会战的惨败,史思明大约是每天做梦都会被吓醒的,所以,他绝不可能选择这个方案。

因此,燕军选择了沿安阳河北进军,绕到城北边向南渡河进攻,这时,唐军也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大部队列阵安阳河南,与燕军夹河对峙的保守战略,二是主力部队渡河,邀击远道而来的燕军。

总一般的角度分析,会觉得守在河南岸,利用坚固的工事自然是安全又保险的,毕竟这样的战略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地利与工事,防守较好。但是我们要看到,河流固然有利于阻挡敌人的进攻,但是对于自己的反击,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回顾嘉山会战这样防守反击的代表作,其胜利的关键都在于防守与反击的结合,没有坚决的反突击,打击敌人士气,骚扰敌军补给,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单纯的被动挨打,是换不来胜利的。

如果双方沿安阳河对峙,那么唐军如果想要反击,就必须要先乘船,开船,再渡河,再下船,过程繁琐,燕军可以很容易侦知唐军动向。而唐军即便顺利突击得手,要退回南岸,乘船,开船,再渡河,再下船,很容易遭到燕军追击部队打击,搞不好这支小分队就全军覆灭了。所以说,如果只是在安阳河南死守,就会陷入绝对的被动挨打,即便攻克邺城,自己的有生力量也会遭遇重大损失,自己部队的士气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从正常的作战角度分析,唐军渡河与燕军作战,就在家门口附近,可以拉出上十万的部队,对比远道而来,最多五万左右的燕军,唐军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质量也不差,本身就处于有利形势,没有惧战的道理。而且作为一个一流的指挥官,即便战斗不利,郭子仪自然也认为,也就是受点损失罢了,胜败兵家常事,退回坚固的工事,分分钟可以再来。毕竟清渠之战那种绝对不利的惨败,唐军大部分部队也都带回来了。

总之,郭子仪此刻的战略思路,和三十七节介绍的卫州之战类似,部队在有利战场与敌军战斗,战斗不顺利就退回到工事附近,依托工事配合打击敌人。敌军面对这样的战斗,往往会非常的为难,因为你打赢了,不敢追击,无法扩大战果,打败一次,就会面临很大的损失,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冲击你,你的压力当然就会很大。

当然,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如果知道了后面的突然变故,我相信郭子仪打死也不会急着渡河,怎么着也会等几天再说的,可问题是谁都不是掐指会算的半仙。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六日,唐军渡过安阳河,在安阳河北列阵,与燕军决战。相州(邺城)会战的最后大决战,记载很少,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多,很多记载明显有错误,所以我们只能综合各类记载,结合军事常识和战场地理考察,推测出基本的战斗经过。

首先是决战地点,真正的细节地点史书上只出现了两个,分别是安禄山事迹的韩陵山东和资治通鉴的万金驿两个地方

资治通鉴:三月六日,史思明輕兵抵相州,郭公率諸軍禦之,戰于萬金驛

安禄山事迹:汾阳与光弼所谋不协,遂列大阵于邺县南十里韩陵山东潼水上

那么到底谁的记载是对的呢?其实这两个地方我们可以理解为都是对的,因为这两个地方相隔只有四五里,唐军出战部队大约在十万的规模,这么大的一支部队,正面要完全展开至少需要8-10里,所以从韩陵山到万金驿都驻扎着同一支唐军但属于不同的战斗序列,应该是相对合理的推测。

所以,唐军最终是邺城正北,安阳河北大约四五里的地方,韩陵山到万金驿一线,作为主战场与燕军决战。决战的战斗序列大约是,李光弼部与王思礼、鲁炅和许叔冀四支部队在偏南边,相对突前的韩陵山一线,郭子仪部朔方军尤其是回纥骑兵在偏北边,相对靠后的万金驿一线。

九大节度使中,崔光远部基本覆灭后已经撤退到了陈留,季广琛部在引安阳河水灌城时,遭到史思明部突袭,损失不小,大约也不足以作为一部出战。因此,还剩下主帅已经阵亡的西域部队和董秦三千平卢精锐,大约都和郭子仪部驻扎在北侧。

为什么郭子仪要这么部署呢?首先,唐军部队数量多,燕军部队数量少,作为数量较多的一方,部队一般都不希望完全平行站位,而是以一部更突前,从而可以扩大战斗接触面,牵制黏住对方主力,放大己方横向更长的优势,放大敌人兵力不足的弱点,创造更多的包抄侧翼,逐步半包围对手的机会,也为王牌骑兵的机动赢得空间。

而之所以近河的部队突前,是因为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部队的展开接战。如果远离河边的部队突前,近河部队由于受河流阻碍,其宽度是固定的,后续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不便于转向与拉开,而远河部队靠后,需要拉开的时候,自然就可以在陆地上想怎么拉就怎么拉,从而更好的扩大与敌军接触面。

我们再回顾下三十六节介绍的战斗序列,就会发现,郭子仪在偏后侧的地方,集结的朔方军、回纥王牌骑兵,西域部队以及董秦平卢部队,都来自百战精锐的正规边军,而南侧突前部队,李光弼、王思礼、鲁炅和许叔冀等四支部队,都是相对的杂牌军。由此看来,郭子仪的战斗部署,目的比较明确,就是吸取灵宝之战的经验教训,如果战斗力相对较差的杂牌部队部署在后方押后,很可能被一支分队一个突击,或者前方某支部队暂时不利,一个撤退,就自行混乱乃至崩溃,从而影响战局。

而如果是以相对的精锐收后,相对杂牌部队突前,第一,可以借助杂牌部队的锐气消耗敌军;其次,有精锐部队强势压阵,杂牌部队不敢轻易撤退逃跑;第三,南侧是靠河方向,唐军已经准备好了完整的船只,浮桥,即便最后战斗结果不利,相对杂牌部队可以更轻易的南撤,有生力量不容易遭受歼灭性打击;最后,精锐部队作为预备役,根据战场形势,针对性的随时投入战场,队伍后劲足,有机会通过一波波的攻势,拖垮对手。

唐军的战场是安阳河北,唐军的敌人是自东向西进攻,而唐军的骑兵主要是郭子仪部朔方骑兵加回纥王牌大约一万,以及王思礼部八千骑兵。所以根据战斗序列,我们可以看到,唐军采取的是中路扎阵,骑兵两翼张开的基本战术,唐军的最主要的冲击力和胜负手,应该是根据以往经验,仍然放在了三千回纥王牌骑兵上。所以,南侧是靠河方向,不利于骑兵的迂回机动,这里主要安排的是王思礼部骑兵,在侧翼提供保护为主要目的。而北边平地广阔,所以郭子仪部骑兵约六七千,加上三千回纥王牌都部署在这一侧。

战斗首先在突前的南线打响,南路军李光弼部、王思礼部、鲁炅部和许叔冀部与燕军激烈交战。由于北侧靠后点的方向,还有唐军的真正精锐部队在看着,燕军显然也不敢投入全部部队,只能以一部与唐军南侧部队交战,所以战斗短时间不分胜负。燕军兵少,所以为了尽快打击唐军一部,燕军北侧大约会将部队前提,并用骑兵率先包抄到侧翼横击,希望先集中打败南侧唐军,唐军北侧后备役部队,也会在此时趁机将骑兵,尤其是三千回纥王牌投入战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根据唐书《鲁炅传》的记载,似乎恰恰正是由于唐军回纥骑兵最先溃败,燕军骑兵随后追击,对南线作战的唐军侧翼形成重大威胁,南线唐军被迫撤退,北线郭子仪部被迫调整部队阵型,也就是这个瞬间,战场突然发生意外,从而带来了不可思议的结果。

贼将史思明自范阳来救,战于安阳河北,王师不利,炅中流矢奔退。时诸节度以回纥战败,因而退散

我们不禁要问,回纥这支王牌骑兵,在香积寺和新店决战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部队,为什么会在邺城掉了链子呢?

其实啊,名义上都是回纥王牌,但是现在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香积寺和新店发挥关键作用的骑兵,统帅是叶护太子,但是时隔一年,叶护太子已经在回纥的内讧中被杀,现在领兵的是骨啜特勒、帝德等新的统帅。叶护贵为太子被杀,肯定不是一个人被杀那么简单,而是一场全方位的政治斗争,其派系大多会一同被杀或者大受牵连,所以此时的回纥骑兵的指挥官系统已经完全换了。

骑兵的指挥,非常需要指挥能力和指挥技巧,因为骑兵的主要行动由马匹来完成,马匹不比人,在纪律性和阵型组织,相互协同等需要脑力的战术动作上,肯定无法和人相比。所以骑兵的阵型组织,战术部署和安排,非常需要技巧,非常考验指挥官和基层指挥单元的基本素质。

骑兵的阵型组织,尤其是最后冲锋的组织非常复杂,回纥骑兵的冲锋要求都是非常有层次、有次序的,一般而言,至少分为两波,一波呈疏散阵型,彼此间隔较宽,大横向的先发起冲击,这波冲击主要是面对对方阻拦的骑兵,通过疏散阵型和优秀的单兵作战与小组单元的协同能力,冲散对方并造成一定杀伤,后续部队作为第二波以密集阵型猛烈冲击,迅速驱赶对方骑兵,并随即从侧背猛烈冲击敌军步兵阵线。

这种冲锋战术,对于阵型的组织,彼此的距离和纪律性,尤其是冲锋时机的把握,要求非常高,如果加上需要与唐军仆固怀恩部朔方骑兵协同,组合发挥骑兵的最大威力,则更是需要非常顶尖的指挥技巧与战术素养。所以,叶护太子和他的指挥团队能够玩得来,绝不代表随便换个指挥团队就能玩得来。

实战最有可能的场景就是,由于指挥团队能力上的差距,回纥骑兵根本无力排出有层次的阵型,或者虽然排出了有层次的阵型,但是在冲锋时机的选择上,实在无法做到精确有效。这会带来两种后果,要么前军冲的太早,后军和前军距离保持不好,导致被各个击破;而最有可能的是另一种情况,后军冲锋太早,导致冲锋的冲击力不够,两支部队混在一起,完全失去了阵型,更有可能被燕军带到了其重步兵的正面,重步兵一个突然冲锋,彻底把回纥骑兵黏住,如果燕军还有预备队骑兵,那么回纥骑兵很可能迅速就遭遇灭顶之灾。

不管怎么说,北线的王牌回纥骑兵,有可能遭遇了重大打击,率先崩溃撤出战场,唐军被迫调整阵型。而且,在唐军骑兵暂时失利撤退的关键时刻,还出现了仆固怀恩趁机临场杀死吴思礼的事件,吴思礼我们可以大致理解为在朔方军内部,郭子仪派到仆固怀恩部的政委,仆固怀恩这个节骨眼突然杀死自己的“政委”,其内部矛盾之激烈,不言自喻。

邠志曰:「史思明自稱燕王。牙前兵馬使吳思禮曰:『思明果反。蓋蕃將也, 安肯盡節於國家!』因目左武鋒使僕固懷恩。懷恩色變,陰恨之。三月六日,史思明輕兵抵相州,郭公率諸軍禦之,戰于萬金驛。賊分馬軍並滏而西,郭公使僕固懷恩以蕃、渾馬軍邀擊,破之。還遇吳思禮於陣,射殺之,呼曰:『吳思禮陣沒。』其夕,收軍,郭公疑懷恩為變,逐脫身先去。諸軍相繼潰于城下。」

按照《邠志》的说法,郭子仪因为害怕仆固怀恩对他不利,就此赶紧撤退,所以才导致的后来的大败。当然,这个说法又过于离奇了,《邠志》是朔方军的文职官员所写,这里肯定是有把屎盆子全往当时已经身败名裂的仆固怀恩头上扣的意思,这里面的恩怨情仇的细节我们后面再去说,先来看战场。

应该说,现在的唐军和燕军才刚刚开始接触作战,正常来说,这一天还有漫长的战斗要打,整个邺城会战更是不知道还要打多久。可历史给人们开了个玩笑,就在这个唐军相对混乱的关键时刻,战场突然发生巨大的意外,刮起了巨大的风沙!从描述来看,这次大风只有巨大的风沙,没有大雨的纪录,所以不会是台风,只能是西北季风,大约类似于现在的沙尘暴。

突然而至的沙尘暴,大家谁都没有预料到,让双方的部队失去了照明和视野,迅速溃散,同样是溃散,这时候却出现了明显的区别。唐军处于回纥溃败,全军后撤做战术调整的时候,而且还发生了内部小内讧,整体正是最混乱的时候。沙尘暴到来之初,唐军一片混乱,战场上又是至少七大独立作战单元,九大司令之一的鲁炅还已经中箭受伤,因此,突然的沙尘暴让唐军各部无法协同,自相踩踏导致其承受了较大的人员损失。

随着沙尘暴愈演愈烈,燕军往北溃退,唐军往南奔逃,而结果呢?燕军北撤百来里后,就恢复了秩序,重新整军迅速南下相州(邺城),而唐军则撤底溃散,部队全部溃逃到了黄河以南。

郭子仪承其后,未及布陈,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

曰荡风起,尘埃昼昏,城下诸军 望见回军,以为贼徒大至,一时皆溃,资粮器械并弃。汾阳行二三里驻马以待师,与诸将结四面阵,当路而回,官军四分损一。

史言滏水之戰,天未悔禍,非戰之罪。使皆如李光弼、王思禮,在亂能整,則其失亡,不至於其。

邺城(相州)之战最后的大决战,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告终,最终唐军大败,燕军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过程中,却没法看出其中史思明有如何如何的奇谋妙计,作为普通吃瓜群众,难免看的极不过瘾。

应该说,唐军的失利,主要还是源自于部队指挥中枢系统的混乱,在前期与相对弱势安庆绪部作战时,还看不出来,到了与史思明部决战时,到了遇到突发事件时,双方指挥系统的差异就明显的体现了出来。

唐军作战部署中规中矩,但是回纥王牌的指挥系统更换,来自于不可抗力,而唐军对于回纥王牌的战斗力的下降如此之大,以至于第一时间被重创打散,大约是缺乏准备,至于对仆固怀恩不顾战场局势,趁机肆意报私仇的做法,更是始料未及。

当然,即便是战场呈现不利态势,正常情况下这仗还有的打,郭子仪苦心孤诣,消耗了几十万人力,承受了不可胜计的民夫伤亡,本来就不是冲着一战定胜负来的。他的本来设想就是不断在有利战场冲击燕军,不利就退守坚固工事,所以战局本来也不太可能一战就能分出胜负,双方完全有可能还有多次反复相持的机会。

但是,突然而至的巨大沙尘暴,堪称“神风特攻队”,是完全出乎双方意料的突发事件,而某种意义上来说,唐军的运气相对较差一点,突发事件是在相对混乱的时候,突然发生的。结果就是唐军部队混杂,一盘散沙的弱点瞬间被放大,自相踩踏导致大量伤亡,各自崩溃后,唐军再也组织不起来部队,导致邺城大决战,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戛然而止。

随着邺城(相州)会战,唐军彻底溃败,就意味着,唐军相当长时间内,已经没有能力组织起足以抗衡史思明部的力量。因此,这一场安史之乱规模最大,也最具戏剧性的大决战,往往被作为帝国从此永失河北的标志性事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