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顾公雄往事

《姑苏晚报》2021年08月09日 B07版

  沈慧瑛

  过云楼以收藏书画为主,因此无论将来藏品或守或散,都需要子孙后代精通书画艺术。由于顾文彬教育得法,他的后人们延续着祖上热爱书画的传统,并且逐渐从收藏家、鉴赏家转身为善画工书的艺术家。过云楼第三代主人顾麟士之子顾则扬、顾则坚、顾则奂在完成新式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在过云楼学馆接受传统教育,而书画仍是他们学习的重点。因家学渊源和勤学苦练,他们以较高的书画造诣,在民国画坛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顾则扬更成为沪上颇有名气的画家。

  习画为业

  顾则扬(1897—1951),字公雄,号野梅,行三,擅画山水。顾则扬成年后,娶常熟名门闺秀沈同樾(1896-1972)为妻,两人育有三子三女,即顾笃瑄(又名馨)、顾笃玒(又名榴)、顾笃玟(又名佛)三个女儿和顾笃琳、顾笃璋、顾笃球三个儿子,这些子女全部接受了高等教育。

  顾则扬寡言少语,不擅交际,曾在日记中写道“生平知己只二人”,但与兄弟相友善,共同语言颇多。他们经常一起绘画、写字、读书、看戏、喝茶、唱曲、购物。久居闹市之人,往往为乡野自然风光所吸引,民国九年八月二十七日,顾则扬兄弟与族内亲友们一行到苏州城郊西津桥扫墓。事毕,他们兴致勃勃散步,行至一望平川的田间,顾则扬感叹道:“此地风景真妙不可言矣!”话音刚落,道旁的农人嘲笑他:“处繁华城,犹不足耶?尚恋及乡田乎?”顾则扬出身文化世家,无须为衣食住行操心,故以小资的情调赞美田野风光。而农人深知稼穑之艰、生活之难,因此反驳他不懂知足。他们因站位不同,立场迥异,遂发出不同的感慨。殊不知,十多年后顾则扬的这份浪漫情怀,被抗战烽火彻底碾压。

  过云楼学馆以顾则扬、顾则坚、顾则奂等顾家子弟为主,然数年间“寻声而来过云楼者数十辈”,过云楼学馆成为当时著名的私塾。这些同学情趣相投,每逢春秋佳日,结伴旅游,走遍虎丘和苏州城西诸山,及吴江、常熟、无锡,远至黄山。旅游是读书、作画之后的休息,也是顾则扬与同门开阔眼界的方法,他们从旅游中获得人生的体悟,并为创作提供素材。

  绘画是顾则扬的主业,他一方面临摹、学习历代名家作品,一方面做父亲顾麟士的助手。民国九年七月初,顾麟士“出示画册四十八页,云系新脱稿者”,因求画者屡屡来函催货,因此要求顾则扬、顾则坚“迅速分勾”,为此,他们花了三天时间才完工。有一回顾则扬临摹明代谢缙墨宝,顾则坚评论“形虽似,而神未能也”,哥哥坦然接受弟弟的批评。顾则扬每天要写日记,但所记内容,日少一日,主要因为“绘事忙耳”,顾麟士指导儿辈们绘画,特别关注顾则扬平时用墨状况,有一回评价他“学画数年,其失在用焦墨而不能寓虚于实”。顾麟士对如何用墨颇有研究,认为“过浓则滞,过淡则弱。惟淡而能腴,庶几近道”。顾麟士的批评与点拨促使顾则扬的画艺日渐提升,终于他的一幅作品入了父亲的法眼,顾麟士高兴地题诗:“白云红树碧山中,画法分明赵魏公。若更一层寻径上,与汝侍座水晶宫。”顾麟士不吝称赞顾则扬这幅作品学得赵孟頫的风格,同时也指出如果能更上一层楼,那么父子可以“坐而论道”了。

  1947年冬至,顾则扬突发画兴,决定每九日画一幅,作为销寒画课,他在当日完成的画上题跋:“云林树法,横点状,桐叶始生,桐阳木也。冬至一阳生九九,销寒拈为画课。”至次年三月三日完成第十幅,其中第五幅画作于立春后一日,拟邵弥笔意,绘了一枝梅花,寥寥几笔,清雅明快;而另一幅呈现崇山峻林、烟雾缭绕的作品,因他生病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且相隔十七天才完成。自抗战爆发,顾则扬以卖画养活家人,不少作品散存于世,目前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他的《销寒山水图册》。

  避难沪上

  顾麟士过世后,他名下的过云楼法书名画和古籍善本等藏品就由顾则扬兄弟继承,其中,魏了翁《行书文向帖卷》、元赵孟頫《吴兴清远图卷》等名家作品成为顾则扬的最爱。作为画家,顾则扬视这些作品为生命,但战争为守护作品带来诸多困难。

  1937年8月16日,日寇轰炸苏州,其中一颗炮弹就落在朱家园顾则扬兄弟的宅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顾家兄弟意识到战争再次降临。他们在家里挖了十平方米的地下室,存放封闭在铅皮箱里的书画,其余能带走的则随身携带。他们先逃到蠡墅镇,考虑蠡墅镇与苏州城较近,又到光福司徒庙避难,再逃到常熟沈同樾娘家。顾则扬最不放心的是那些珍贵书画,最后决定到上海租界避难。在妹妹顾延、妹夫陆钦宝(字楚善)的帮助下,请上海天香味宝厂的技术员酒井润藏做司机,满载书画的大卡车从苏州开往常熟,接寄居在外婆家的儿子一起到上海。由于车上装载书画等物太多,已坐不下人,顾则扬无奈之下硬起心肠,把两个儿子放在常熟汽车站附近的小店里,次日另派车接回上海。当顾则扬满载书画而归时,亲友们问起他的儿子,于是家族之间流传他只要书画不要儿子的故事。

  顾则扬不仅珍视过云楼藏品,而且也重视父亲顾麟士的作品。他赎回散失在外的顾麟士所绘《风木图》,考虑母亲潘志玉健在,《风木图》有“不吉”的嫌疑,遂请常熟籍书画家、诗人杨无恙题诗“祛其惑”。杨无恙觉得难以下笔,当时并没有题诗。直至潘志玉过世后,杨无恙才题诗:“访求遗墨似零丁,又礙堂萱意未宁。报答春晖无春草,要锄荆棘发兰馨。画厨世守谨封题,力学承先誓去梯。岂似庾门惟务外,怛珍野鹜厌家鸡。”顾麟士生前爱梅,怡园、朱家园都有梅树、梅桩,怡园鹤庐梅桩于抗战时期被盗卖到上海。经杨无恙说合,顾则扬从福建林姓卖主手上赎回梅桩,并作《归梅图》以志纪念。

  顾则扬将家安在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与瞿启甲父子寓所相距不远,他将部分藏品存放在瞿家。及至1948年,时局不稳,人心惶惶,顾则扬将所有藏品存放在中国银行保险柜。顾家原有田产、典当、酱园等产业,可以维持体面的生活,然战后苏州沦陷,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顾则扬与兄弟们在上海艰难度日,每个小家庭的生活都很拮据,但守护过云楼珍藏的言行是一致的。上海物价昂贵,生活开支陡增,子女教育也需要用钱,顾则扬开始鬻画为生,至此他才深刻领会到当年农人说他不知足的意思。

  顾则扬在上海期间除了与自家兄弟联系外,与沈觐安(字剑知)、吴湖帆、瞿启甲父子、杨无恙等文人雅士交往频繁,一起参加沪上文化圈的活动。1939年吴湖帆的妻子潘静淑病故后,吴湖帆将她的《千秋岁词》词稿和摹写的《兰亭序》手迹刻石赠送诸友好,众人评说潘静淑《千秋岁词》中“绿遍池塘草”句精妙,吴梅称之“清籁”。吴湖帆为“籍慰去魂,永伸悼思”,遍征海内贤达,以图咏之。同年秋天,顾则扬、顾则奂各画一图,顾则扬在图上题写:“绿遍池塘草。己卯秋日,湖帆姨丈属写静淑姨母遗词。”吴湖帆将一百二十家名贤的书画编辑出版,命名为《绿遍池塘草》,分送亲友。潘静淑与顾则扬之母潘志玉是同族姐妹,故顾氏兄弟称她为姨母。

  顾麟士的好友冒广生也生活在上海,顾则扬经常登门拜访,冒广生时而请顾则扬画画,延续通家之好。1940年春天,顾则扬和杨无恙、胡振(1884—1943,字汀鹭)到冒广生寓所,为其绘山水和山茶,后到者画家商言志(1869—1962,字笙伯)再补写松枝与佛手。冒广生当场作诗,题为《公雄、无恙合画山水馈岁,汀鹭补山茶,笙伯补松枝、佛手,颜曰<祭诗图>》,诗云:

  舍南舍北无花事,花在先生壁上观。

  不用一钱吾己买,得并四美古犹难。

  评量题目添诗料,点缀风光慰岁寒。

  灶妪可能知此意,终年闭户呕心肝。

1942年正月19日,恰逢明末画家董其昌三百八十六岁冥诞,冒广生、商笙伯、夏剑丞、李拔可、汤定之、谭瓶斋、吴湖帆和顾则扬、顾则奂、瞿耀邦等人应沈觐安之邀,在他的漫隐庐举行雅集,他们带来所藏董其昌书画,“盈几满壁,张灯共赏”,杨无恙撰文纪念这次盛会。由于顾则扬绘画功力浑厚,深得冒广生欣赏,他的三孙冒怀苏拜顾则扬为师,学习山水画。

  化私为公

  顾则扬为人真诚善良,乐于助人,与杨无恙结下深厚的友谊。当得知杨无恙生活困难时,他慷慨拿出南宋画家刘松年的《兰亭修禊图》,让杨无恙拿去典当暂渡难关,但杨无恙“不敢遽受剧迹,系诗还之”。他曾绘了一幅山水画,顾则坚为之润饰,这幅从战火中侥幸保存下来的作品,命名为《离垢斋图》。因杨无恙喜欢,顾则扬题跋相赠,“以志近感。”杨无恙也在《离垢斋图》上题诗:“持槌旧额颜离垢,死抱寒香署腐儒。让水清涟终弗改,门庭湔洗俟须臾。”有一年秋天杨无恙生病,顾则扬“以戴文节(指戴熙)、汤贞愍(指汤贻芬)两印为之镇压”,希望两位名人能替杨无恙解除病魔。杨无恙身体康复后,立即赋诗致谢:“枕中得宝鬼啾啾,二公正气冲霄汉。”

  顾则扬守护着他名下所得过云楼三百余件书画作品,其中有宋代魏了翁的《行书文向帖卷》;元代赵孟頫的《吴兴清远图卷》《秋兴赋卷》,倪瓒的《竹石乔柯图轴》,张渥的《九歌图卷》,虞集的《楷书刘垓神道碑铭卷》;明代杜琼的《南村别墅十景图册》,沈周的《临大痴山水图卷》《临大痴山水图轴》,文徵明的《江南春图卷》、唐寅的《黄茅渚小景图卷》,徐渭的《墨花图卷》,董其昌的《楷书先世告身册》以及清四王、恽寿平、吴历等名家的作品。这是祖上数代人的心血,被视为传家之宝。

  但历经晚清、北洋政府、民国政府的顾则扬,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因而萌生了捐献给国家的想法。顾则扬以私化公的想法,表明了他宽阔的胸襟,他的眼界高于先辈。其时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与沈同樾、儿女们商量,将传承四代的名画法书无偿捐给国家。1951年、1959年,沈同樾在他过世后分两批捐献宋元明清书画308件及明代善本和罕见稿本十余部。1952年3月,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签署褒奖状,指出:“以先世过云楼所藏书画一百叁拾件,古器物叁项,书籍八十九种,碑拓两种捐献政府,重视古物,化私为公,殊堪钦佩,特予褒扬。”沈同樾悉数捐出奖金两千元,支援抗美援朝。1959年上海文化局奖给沈同樾一万元,生活并不富裕的老太太又要捐掉,在上海博物馆的劝阻下,她还是捐出部分给里弄。

  过眼烟云化作映世霞晖,流芳百世。顾则扬和其家属无私的捐献令人敬仰,上海博物馆一直以来善待捐赠者。1959年3月,上海博物馆举行《沈同樾先生捐赠过云楼书画展》。1997年,上海博物馆再次举办《过云楼捐赠书画精品回顾展》,并出版《过云楼书画集萃》,收录顾则扬家属所捐赠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