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水散文】书房随想
书房随想
所谓文人者,可以不求鲜衣驽马,玉盘珍馐,但必得有一方丈小屋,藏书满架。书可以是买来的,借来的也未尝不可,只因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书桌上备好笔墨纸砚(如今一电脑也可),再加上一把椅子,万事俱备。
此屋还必得有一风雅别致的名字,以寄情思。如归有光的“项脊轩”,有追宗怀远之意。梁启超的“饮冰室”,名字源于《庄子·人间世》,暗含内心之忧虑。张恨水的“北望斋”寄寓了爱国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以免有掉书袋之嫌。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书房,索性起名为“陋室”,顾名思义,其素朴简陋,可想而知。然刘禹锡怡然自得,浑然不觉其苦,原因之一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试想三五好友,情趣相投,于书房之内或一壶老酒,举杯畅饮,或一盏香茗,轻饮慢呷。吟诗作赋,谈古论今,置腹推心,互诉衷肠。有人倾诉,有人聆听,最重要的是有人懂,实乃人生之幸事。如此看来,陋室当真是“何陋之有”。
提到陋室,不能不想起另一个名字:“雅舍”。梁实秋的雅舍非陋室,实为漏室。“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此等书房命名为“雅舍”,可见梁实秋之旷达豁然。“雅舍”亦自有其可爱之处,位于半山腰,地势高,先得月。看月亮从半山腰慢慢升起,皎洁、宁谧、静美,清辉从梨树枝叶间倾洒而下,树影斑驳,参差摇曳。有了这样温柔的月色陪伴,浅浅喜,淡淡忧,纵使凄凉,但断然不至绝望。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喜欢寄情于自然万物的原因吧。
木心先生在《九月初九》一文中说道:“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连绾表现着平等参透的关系,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是啊,想来那风月本无情,却能遥寄相思;花草本无意,却与人一起历经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飘一阵雨,飞一场雪,总有几滴雨珠或几瓣雪花飘在文人的诗笺里。而小小的书房将屋外的大自然与屋内才思俊逸的文人联系在一起,承载着文人的诗与远方,梦想和现实。
时至今日,人们居住于宽敞明亮的华屋,装修时总不忘留出一间小屋以做书房,此举甚好。而我也是喜欢偶尔于书房中小坐,或读书,或思考,或什么都不想,只一味地专心发呆。虽不似文人那般能写诗著文,但至少可以从纷纷扰扰的红尘琐事中暂且逃离,任心灵自由飞翔。我且受用那独处的静谧时光好了。
作者简介:王轶,网名小艺。居于风光秀美的辽宁灯塔。喜欢偶尔写点小文章,自得其乐。
欢迎辽阳的乡土作者投稿,暂定赞赏的8成归作者,两成用于平台维护。无赞赏或者赞赏少于10元没有稿费。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附简介和照片。
邮箱:94124915@qq.com
平台简介:平台编辑王志胜。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如有转载请告知。 一个辽阳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舞台,一个传播辽阳正能量的舞台,欢迎关注转发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