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襜褕、襦裙、有裆裤,汉代的服饰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汉代女性的服装及饰物在古代文献资料以及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载。《后汉书·舆服志》详细阐述了汉代女性服饰等级制度的内容。宋代聂崇义《三礼图》更是根据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 对女性服饰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考证。

汉代对以前服饰的传承表现在“汉承秦制”。汉代的服饰制度正式确立在东汉明帝时期。《后汉书·舆服志》中对贵族妇女在不同场合所穿服装及所用佩饰都有详细说明。贵族妇女服饰多样, 而一般平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加上官方对于服色、质料的限制, 服饰形制较单一。汉初黄老思想的统治, 儒家礼制的束缚作用并不是很强, 整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女性精神自由度较高, 勇于创新, 重视塑造个人形象, 创制出丰富多彩的服饰类型。有的服装形式、发式等, 会引起众人的纷纷模仿, 形成一种流行的社会趋势。

汉代以前传统服装形式基本有两种:上衣下裳式和衣裳连属式。上衣下裳式的服装, 上衣大多是交领右衽, 下裳的形状类似于围裙, 腰部系带。汉代出现的襦裙装即这一形制。衣裳连属式主要是各种袍衫及深衣。

深衣

深衣从战国晚期开始用于女性服饰, 至汉代深衣仍然十分流行。深衣形式一般为交领右衽, 续衽钩边, 分为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礼记·深衣》记载, 深衣“可以为文, 可以为武……完且弗费……”宋代吕大临认为:“深衣之用, 上下不嫌同名, 吉凶不嫌同制, 男女不嫌同服。”说明深衣穿着人群和穿着场合均不受限制。女性的深衣既可作为礼服, 也可居家时穿着。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灯的造型即为一个身着曲裾深衣的宫女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中, 象征墓主女性的老妇人, 身穿纹饰丰富的深衣 。

汉代以前袍只是作为内衣和便服穿着, 和深衣相比, 它的形制比较宽大, 衣裾也较短。衣袖宽博的袍服是汉代女性较为流行的服装, 除了作为便服外, 还可作为贵族女性特定场合的礼服。《后汉书·舆服志》载:“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 采十二色重缘袍。”袍服的衣裾形式有直裾和曲裾, 马王堆汉墓女性墓主随葬品中出土了这两种裾式的袍 。关于袍服的形式有不同解释, 一般认为袍分为袿袍、襜褕两种形式。刘熙《释名·释衣服》中说:“妇女上服曰袿, 其下垂者, 上广下狭, 如刀圭也。” 即在这种袍的下部, 衣襟的造型类似尖角形的圭器, 于是称之为袿袍。颜师古注《汉书·何并传》说, “襜褕”为曲裾单衣 (无衬里) ,许慎《说文解字》则说襜褕是直裾单衣。

襦裙

秦代开始流行的上襦下裙装束, 至汉代时已十分盛行。襦为上衣, 一般为斜领右衽, 袖子宽大, 下端束于下裙之内。马王堆汉墓发现一件短裙, 可能为墓主女性日常穿着。汉代的裙子多为长裙, 长度一般至脚面甚至拖得更长。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壁画和洛阳西八清里壁画中, 都有穿着宽袖襦和长裙的女子形象。

半袖

半袖为穿着在衣服最外面的一件上衣, 类似后代的半臂。刘熙《释名·释衣服》载:“半袖, 其袂半, 襦而施袖也。”四川成都永丰东汉墓出土有穿着半袖的女俑。半袖有的造型简单, 没有装饰;有的则加以缘饰、折裥, 显得十分华丽。

汉代初期, 裤子为无裆式。一般为套在腿上的两个裤管, 用带子系住。马王堆汉墓女性墓主在层层华丽的衣服包裹下, 竟然没有穿裤。可能由于当时的服装都是从上到下严密包裹, 不穿裤无伤大雅。一般认为汉代的有裆裤是从汉昭帝时开始兴起的。上官皇后为阻挠其他宫女与皇帝亲近, 命令宫女都穿有裆裤 。

西汉初期, 经济萧条, 统治者并未对服饰制度做出统一规定。“汉承秦制”, 只是部分制度仍延续秦时的规定。至汉武帝时, 思想统治方面“独尊儒术”, 儒家强调礼制, 服饰体现的等级观念重新确立。汉武帝曾下诏改正朔、易服色。不过, 这次改制只是对服色的规定, 并未规定具体的章服制度。

东汉明帝永平二年, 制定了详细的官服制度, 对后妃服饰也做出了具体规定。整个两汉时期, 贵族女性由于身份地位、经济条件的允许, 服装、佩饰材质种类繁多, 制作精美。一般平民在布料、服色上都有严格限制, 不可逾越。

西汉至东汉的四百余年, 女性服饰在整体风格方面表现出一个转变的过程。从贵族妇女的服装来看, 西汉贵族妇女多着深衣, 东汉妇女则多穿着宽大的长袍。相比而言, 东汉时期女性服装的面料更加考究, 纹饰及装饰也更加复杂。女性的发式也更加多样, 妆饰风格更加多变。究其原因, 西汉初年建国伊始, 经济萧条。从汉武帝时期开始, 虽然有两汉之间战争的影响, 整体方面经济是逐渐发展的。西汉初年的黄老思想的限制, 女性服饰表现出朴素的风格。儒家思想流行后, 其中的礼制思想, 使得女性服饰和男性一样, 有体现自身等级地位的作用, 女性服饰渐渐丰富起来, 趋于华丽与多样化。

服装最初作为保护身体、抵御寒冷的实用物品。随着社会发展及人类审美意识的出现, 它在实用的基础上被赋予了艺术美感。如汉代的舞女服, 舒展的长袖, 飘逸的长裙, 衬托出舞者的身材修长, 舞姿优美。纺织业的发展, 使得服装的纹饰更加丰富多彩。经济繁荣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对外交流的扩大, 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西汉流行的云纹、神兽、动物纹、几何纹和吉祥语, 东汉流行的人物、轻禽猛兽纹以及其他装饰性图案, 既是当时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 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