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史话:一个人用一辈子,做了一颗糖,终结了一种病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由于目前持续的世界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大锤也史无前例地在大锤说史这个栏目中插入了一个“战疫史话”专辑,专门讲述历史上的人类与各种传染病奋力抗争的故事。
这个专辑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九期,整个节目的播出节奏,起初是2月份的时候,由于疫情关注度高我们是连续播出,后来疫情逐渐平缓,我们就改成了每一期正常大锤说史节目后更新一期战疫史话,最新我们决定又改成了每两期正常的大锤说史节目之后再播出一期战役史话节目。
以上的变化,都是根据世界疫情和我国疫情的变化来调整的。本期我们继续更新战疫史话,本期我们要说的,是脊髓灰质炎,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
在开始本期节目之前,大锤依旧要代表整个团队,向此时此刻仍旧坚守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逆向前行者们致敬,同时也要跟所有与大锤一样加入复工复产大军的读者听友朋友们,共勉。
言归正传。小儿麻痹症,又叫做脊髓灰质炎,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一种凶险的疾病,它实际是一种儿童肠道传染病,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不对称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这种病导致的肢体麻痹是不可逆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因此也是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各国联合希望消灭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根据考古发现,脊髓灰质炎出现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35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因为考古工作者在古埃及中王国时代留下的一块浮雕上,发现浮雕中的一个年轻祭司的右脚明显微缩,脚部呈现出一种马蹄足的姿势,根据后世学者推断,这位祭司表现出的体态病症,很可能就是脊髓灰质炎的遗迹,而当时的雕刻工匠就偶然间将他的形象记录在了人类历史中。
不过关于脊髓灰质炎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具体年代,这个还停留在推测阶段。而更丰富、更实锤的证据,实际要等到18世纪末,英国记录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例脊髓灰质炎的临床描述。随后到19世纪70年代,医学工作者通过近代解剖学,发现这种病症对人体脊髓构成损伤,脊髓灰质炎就此才得到正式的命名。
通过脊髓灰质炎在近代被发现到被命名,其实我们就能发现这个病的某些特征:这个病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而越来越得到重视的。这是因为,恰恰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铺开,脊髓灰质炎的传染被加剧了。
这里大锤必须说一下,这样说并不是在诋毁工业革命,而是在陈述这种疾病是如何成为威胁人类的重大传染病的。因为根据现代学者的推测,在18世纪人类正式发现脊髓灰质炎之前,这种疾病应该也是存在的,就像在古埃及中王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那样,不过在古代,因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人类跨地区交往也不频繁,所以这些烈性传染病往往只存在于某些地区,并没有发展成后世大规模传播这种恐怖的局面。而到了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生活水平客观上有了巨大的进步,结果,脊髓灰质炎反倒流行起来了。
而且这里大锤多解释几句,从脊髓灰质炎在工业革命时代的流行来说,其中还有一些让我们现在可能不太好理解的细节特性。比如说,这个病在当时的脏乱差环境里、穷苦人家那里,并不是那么流行,而越是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反而更容易中标。
这不是脊髓灰质炎本身还有甄别阶层的本事,而是因为婴儿在接受母乳的时候,母乳中本身就含有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而在当时工业革命时代,越是生活条件恶劣、脏乱差的环境下,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们很可能在出生时就最快速度接触到了这些病毒,而这些孩子恰好还在母乳喂养期,因此他们能够在母乳抗体的支持下战胜这些病毒。
反而是那些更富有家庭的孩子们,因为年幼时家庭条件好,小时候接触不到这类病毒,到了长大一些、脱离了母乳了才得上脊髓灰质炎,结果无法抵抗,而且这个病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患者年龄越大得这个病,对身体的损伤也越大。我们所知的美国二战时期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他就是39岁得这个病的,最终落下了终身残疾。
从近代开始,人类通过认识脊髓灰质炎,并最终向脊髓灰质炎发动攻击,这个时间长达200多年,直到1950年代,人类才开始向脊髓灰质炎发起全面的攻击。人类手中的决定性武器,就是疫苗。
富兰克林·罗斯福
这里大锤要特别介绍对我国脊髓灰质炎防治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这就是被授予“人民科学家”称号的中国著名医学科学家、协和医科大学原校长,顾方舟。这位被称为“糖丸爷爷”的抗疫专家,在2019年1月刚刚去世,享年92岁。
顾方舟1926年出生,1951年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留苏学生,前往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学习。当时,美苏的同类疫苗也在研发过程中,中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却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几乎同步开始了对脊髓灰质炎的决战。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善,脊髓灰质炎的传播也成为了需要严肃对待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当时,顾方舟在综合考虑了我国的防治现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经济性等多种要素,最终建议我国在当时走减毒活疫苗路线。1959年12月,顾方舟正式负责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工作。
顾方舟
在疫苗研制出来之后,先进行了动物试验,在证明有效之后,进入了临床试验。当时临床试验分成三期,第一期是观察疫苗对少数人是否安全。于是,顾方舟不仅成了疫苗的研制者,还成了自己研制的疫苗的第一批临床试验者,他和他的同事们,率先喝下疫苗溶液,并最终证明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
但是在一期试验中,光有成人试验还不行,必须要有儿童试验者。上哪里去找这些志愿者呢?反复考虑权衡之后,顾方舟带着自己不满周岁的儿子,加入了试验。而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疫苗是安全的。
之后二期临床试验是2000人,三期临床试验是450万人,最终证明这个疫苗的安全性,实现了大约250万到1000万分之一的疫苗异常反应病例,这已经是非常低了。不过,研制成功的疫苗还需要使用滴管的方式滴在馒头上面喂给孩子,而且孩子还不爱吃,防治效果不佳而且运输困难,于是顾方舟又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最终通过糖丸这样一个方便运输同时也能够被孩子接受的方式,实现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彻底普及。
此后脊髓灰质炎在中国就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并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最终在2000年正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顾方舟先生在带领团队发明糖丸之后仍继续从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工作,前后长达40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2016年,鉴于世界范围内脊髓灰质炎防治的新变化,以及防治脊髓灰质炎新阶段的新要求,而且糖丸的发病几率虽然非常低,也还是有的,为了更安全,我国已经停止了糖丸使用,而采用更安全更具有针对性的疫苗。曾经为我国的消灭脊髓灰质炎立下汗马功劳的糖丸,最终功成身退。这本身也是人类战胜脊髓灰质炎过程中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