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九十八:曹操与吕布在兖州的第一轮死斗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大锤粉丝交流群已经建立啦!各位读者老爷可以添加群助手微信:447925803178 进群 

咱们一起畅聊古今历史八卦,分享有趣的故事,大锤在这里等着您~

最近,大锤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一直在讲述古典小说《三国演演义》中出场未出场的东汉末年各地诸侯。我们已经讲到了兖州割据军阀的更迭,曹操在控制兖州的大好局面下二次攻打徐州陶谦,结果后院起火,昔日的铁杆盟友张邈以及股肱之臣陈宫突然反水,勾结吕布反叛兖州,差一点就把曹操在兖州的势力连根拔起。曹操留守兖州大本营的荀彧、程昱、夏侯惇等人经过明战暗战,勉强守住曹操在兖州的最后三座城池,为曹操反攻兖州保留了最后的可能性。

之前大锤提到过,根据正史记载,当曹操听说吕布等人没有冒险出击泰山、亢父之间的险路来迎战自己,就藐视吕布等人有勇无谋,不足为虑。这一段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基本原文照抄了史料。不过,大锤也替吕布解释了一下,由于四路进攻曹操兖州余部的军事行动,只有吕布一路夺下了东郡治所濮阳,其余三路都被曹操军的荀彧[yù]、程昱[yù]等人瓦解。

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军如果一定要抢占泰山、亢父一线,堵截曹操军从东面徐州赶回兖州的要道,就必须绕过荀彧等人坚守的鄄[juàn]城等三城,吕布军如果真的要这么干,那么就形成了荀彧等人在西、吕布军在中间而曹操军主力在东的局面,吕布军就面临被前后夹击的危险。因此吕布军在三路攻打鄄城不克之后,西撤到濮阳,等待曹操军主力西归与荀彧军汇合,这并不是曹操眼中的败招,只能说是没有采取冒险策略,而是选择了稳扎稳打

至于曹操认为吕布没有冒险,说明此人不足为患,与其说是对自己用兵的自信,不如说是为了稳住军心,吕布的并[bīng]州军到底能不能打,曹操军虽然这两年发展顺风顺水,实力增长很快,但是并没有领教过。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很快就要因为自己的大话而被打脸了。

公元194年秋,曹操军赶到濮阳附近,首先向吕布军前哨发起进攻,吕布军立即反击,历史上著名的濮阳大战就此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三国演义》在这一段故事中,直接借鉴了正史资料,只是做了一点艺术夸张,基本可以作为历史上的濮阳大战的一个通俗参照读本。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带领八健将与曹操正面PK,曹操部将夏侯惇、乐进不敌吕布带领的张辽、臧霸,曹操军第一轮野战被吕布军击败,曹操军因此后退三四十里。这与正史中记载的曹军第一轮作战不利是一致的。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军败后,手下将领于禁献计,认为吕布今日作战胜利之后必然疏于防备,可以趁机偷袭吕布军濮阳以西四十里外的西寨。这也是符合《三国志》历史记录的。

在第二轮的夜袭吕布军营寨的战斗中,曹操军起初得手,但是在天亮之前,吕布援军赶到,正好堵住没来得及撤退的曹操,双方反复激战,从黎明一直打到下午。

在小说中,曹操是四面冲突不出,眼看着吕布军骑兵杀到,曹操走投无路,大喊“谁人救我!”随后勇将典韦冲出。《三国演义》随后就是一段关于典韦勇不可挡的描写,这段文字是基于正史描写而成,堪称经典,这里我们重温一下,书中写道:

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顾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遂放开脚步,冒箭前行。布军数十骑追至。从人大叫曰:“十步矣!”韦曰:“五步乃呼我!”从人又曰:“五步矣!”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众皆奔走。韦复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郝、曹、成、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

这一段文字,罗贯中几乎照搬了《三国志·典韦传》中的经典情节并加以艺术夸张。其实,罗贯中为了烘托曹操军败的狼狈,还省略了这件事的前面一段。历史上的这一夜袭战,双方从天明打到下午,吕布已经亲自带兵上阵与曹操对仗了,而曹操带领夜袭的队伍显然也是自己的精锐部队,双方这一战才是真正的强强对话。

而且从双方的交战态势来看,曹操军正面对决吕布军,确实落了下风,不过吕布军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因为双方打到下午的时候,曹操军虽然被围困,已经处于下风,但是曹操军的阵线没有崩溃,曹操甚至还有足够的时间,在自己的队伍里招募“陷阵之士”,也就是突击队。典韦就是这时候显出来的,他和几十人组成了步兵突击队,全部身穿两重铠甲,放弃盾牌,每人手持步兵长戟,这就是奔着吕布的骑兵去的。

随后曹操军西面阵线动摇,被吕布军撕开了一个口子,典韦带着这支突击队奉命堵口子,因为之前典韦等人都是装备重铠长戟,面对吕布骑兵一拥而入,弯弓射箭已经来不及了,典韦这才使用随身携带的短戟迅速投掷,当飞刀使,迅速杀死十多名敌人前锋,击退了吕布军。

这里大锤额外解释一下,这种短戟是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流行的随身携带的护身武器,基本功能等同于匕首,在历史上,董卓、孙策等人都有摸出随身携带的短戟来投掷的情况,因此典韦擅长以此投掷杀敌,并不奇怪。

但是典韦虽然勇猛,在历史上的这第二轮交锋中,典韦只是击退了吕布军,并没有能够护着曹操冲出吕布军的防线。最后还是双方打到日落天黑以后,曹操军才顺利撤回。

从这一战的历史信息中,大锤能够发现几个关键信息:

第一个是双方实力比较接近,在战场上的吕布军还是占优的,但是曹操军精锐也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第二个是吕布军的弱点暴露出来了,那就是本部士兵人数不够,突破曹操军防线之后,人数太少,无法发展战果,反而被典韦打了回去。同样是因为人少,吕布军在天黑之后无法维持封锁线,导致曹操军从容突围撤退。

而经过这两轮交战之后,曹操军虽然两次不利,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马上,兖州大战即将迎来第二轮死斗。下一期三国演义细节解密,大锤继续为您讲述。

热门推荐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九十七:曹操最艰难的一战,从一句话的凶险开始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九十六:这才是曹操与张邈兵戈相向的直接原因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九十五:曹操在兖州做了什么,激怒了张邈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