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止咳平喘类 身柱—大杼
【单穴功用】
身柱,又名尘气、智利毛、知利气、知利介。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督气充盈,肩负重担,正立直行,功同砥柱,故名'身柱'。本穴具有激发督脉经气,以祛邪退热,清心安神,镇静定志,补肺清营之功。用于治疗癫证、狂证、痫证、瘛疭、小儿惊厥、小儿舞蹈症、虚劳咳喘、身热妄言、胸中烦热、中风不语、腰脊强痛、痹证、疔疮。
大杼,又名背俞、百旁。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又是督脉之别络,手、足太阳之会穴,八会穴之一——骨之会穴。本穴位于项后,脊背之首,其深部又是肺脏所居。按'风从上受''肺合皮毛'之理,大杼也是风邪侵袭的门户,亦有祛风散邪、解表退热、宣肺平喘、舒筋脉、调骨节、壮腰膝作用。用于治疗伤风感冒、伤风不解、头痛如裂、伤寒汗不出、身热恶寒、咳嗽气喘、虚劳、颈项强痛不可俯仰、肩背酸痛、疟疾、癫 、瘛疭、中风。
【伍用功能】
身柱为督脉腧穴,乃正气所充,是人身之支柱,富有强壮补益之功,既能补肺疗损,止咳平喘,又能祛邪退热,清营凉血,安神定志;
大杼为骨之会穴,以治胃病著称,寓有温补之意,既能疏风散邪,解表退热,又能舒筋活络,强壮筋骨。
身柱以清泄为主,大杼以宣散为要。二穴相合,相互促进,宣肺散邪,解表退热,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益彰。
【主治】
1.寒痰咳喘,证属心脾阳虚者。
2.癫痫。
3.龟背,即脊骨弯曲突起,形如龟背,多由发育障碍所致。
【操作法】
身柱: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与两肩胛冈最高点连线之交点处,当第3胸椎棘突下间陷中是穴。从背侧面略向上斜刺0.5~1.2寸;艾条灸10~20分钟。
大杼:俯伏,于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穴旁开1.5寸处取穴。直刺0.3~0.5寸,斜刺,针尖斜向椎体方向刺0.5~1.2寸。因其深部为肺尖所居,直刺时不宜深刺,若需留针者,亦宜在得气的基础上,将针刺向椎体方向,使针柄与皮肤构成45°左右,守气留针即可。直刺0.2~0.3寸,从背侧向前下方(椎体方向)斜刺0.5~1寸。笔者认为,斜刺比直刺安全,不易刺伤肺脏而发生针刺意外。
【经验】
身柱—大杼伍用,原为治疗虚劳咳喘而设,经临床观察,诸凡虚损之疾,皆宜选用。若治外感病症,亦有良效,针后加拔火罐,其效更捷。近几年来,吕老常与大椎、筋缩、阳陵泉伍用,尝治小儿发育不良、各种脑炎后遗症、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症,亦有良效。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案例
1966年吕老尝治一4岁男孩,四肢软瘫2个月余,曾在河南某县抢救,诊为'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检查:患儿面黄肌瘦,全身软瘫,已完全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肌张力低下,肌力0级,生理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征,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脉症合参,属于痿证。治宜通调督脉,调和气血。处方:①大椎、身柱、筋缩、大杼;②手足十二针(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两组穴位交替针刺,均以快速进针,施以补法,不留针。治疗经过:依法治疗1个月之后,患儿即可自行翻身,时而欲爬行。又治疗1个月,患儿可以坐起用餐,并能扶物站立,但仍不能迈步。再治疗月余,已能扶物行走,但一离物,旋即跌倒,嘱其母扶儿加强锻炼。又过1个月,病情继续恢复,已能自行走路,唯足外翻较甚,加三阴交、照海穴,守法再针。前后治疗半年余,患儿完全恢复正常,嘱其返里,以观后效。2年之后,其祖父告云:小孙已完全治愈,正在小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