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3)
看三国,说三国,三国里面秘密多。
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的终极对决,最后的获益者是董卓。
189年8月底,董卓救驾成功,掌握朝政,但他干得挺累。
累的原因,是他过去的地位和声望太低,压不住茬,总有人蹦出来反对他。
光是反对也还罢了,最头疼的是,这些人反对的理由,董卓自己听起来,都觉得有道理。
对手不可怕,就怕对手有文化。
董卓文化底子薄,论嘴上功夫,根本讲不过那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知道诗书礼易的读书人。
怎么办?
既然说不过,就拉拢呗。
董卓用了三招,收买天下读书人:一,为过去蒙冤的儒生平反;二,请数位读书人当幕僚,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三,选择一批名士,到各地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
公孙度,应该就是在这个时间,被同郡老乡徐荣推荐,去辽东郡当太守的。
董卓任命韩馥为冀州州牧,孔伷为豫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连明目张胆反对他的人也给了重要官职,袁绍——渤海郡太守,王匡——河内郡太守。
董卓这个时候,有着最大的诚意,将心比心,用帽子换面子。
可是,汉朝的士人,哪是能随便收买得了的,他们是该吃吃,该骂骂,该打打。
他们跟宦官对着干的时候,就不怕掉丢官,不怕禁锢,不怕掉脑袋。
董卓给名士们发完帽子,接下来干的事情,比宦官更残忍,比宦官更黑暗。
到190年,一个反董卓联盟迅速形成,董卓任命的那些名士刺史、太守,大多数都在其中。
董卓怒了,而公孙度却笑了!
怒了的董卓,把给他出主意用名士的人杀了。
笑了的公孙度,对他的亲信部下柳毅和阳仪说:“大汉皇室,将要覆灭,而我到了与各位谋图王位的时候了!”
这个口气,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当年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有几分相似。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汉失其鹿,天下同样共逐之。
谋图大事的,大有人在,像刘焉、刘表、袁术、孙坚,个个想坐龙椅。
公孙度的野心,相对来说,还小一点点,图谋的,只是王位。
19岁离开东北到京城,40岁从京城回到东北,公孙度不再是青春少年,他知道天子的威,权臣的势,猛将的勇,士人的执,百姓的苦。
汉朝早有异姓不得为王的规矩,公孙度明白他的王位,朝廷给不了,只能自己给自己。
如果天下太平,朝廷的势力还在,他公孙度不可能当王。
但天下已经乱了,并且已经烂透了,他的机会就来了。
这也表明,公孙度,从来就不是一个胆小的人。
目标有了,剩下的就是执行。
公孙度手里,最大的牌是东汉朝廷给他的太守印绶。
本来,辽东郡归幽州管,他的头上还有幽州州牧,但实际上,辽东郡他公孙度可以说了算。190年,幽州州牧是刘虞,这位仁爱君子,离得远,身边有个公孙瓒不听话,已经够他头痛的了,刘虞真操不起辽东郡的心。
这个时候,辽东太守之印,在辽东郡,就和皇上的玉玺一样好使了。
太守,本来就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官职。
公孙度,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威。
儒家的规矩,做事做人先立德。
法家的规矩,做人做事先立威。
儒家经典读得溜溜的公孙度,选择法家的方法论。
当然,他早已抛弃了儒家的世界观。
或者说,乱世用法,盛世用儒,已经成为不二选择。
回到辽东郡,他见到自己的儿子公孙康。
40岁的他,已经有两个儿子,公孙康和公孙恭。
史书上没有记载公孙康和公孙恭的出生年月,但根据此时公孙康已经参军,当了伍长来判断,公孙康应该超过20岁。
公孙康,应该是公孙度的妻子,玄菟郡太守公孙琙为他迎娶的那位所生。
如果是他在洛阳的妻妾所生,就应在洛阳谋生了。
老爸当了太守,儿子公孙康自然不能再当伍长了,毕竟一郡之长,那是最大的官了。
可是,刚到任的公孙度发现,许许多多人,没把他当成最大的官来恭敬!
这些人,知道他家的根底,老爹公孙延犯事逃跑,老子公孙度靠着玄菟郡太守庇护,读书、娶妻,还当过小小的官吏,儿子公孙康为了生计,在部队里当个小小的伍长,最低级的军官,相当于现在的班长。
没有显赫身世,没有惊人财富,没有优秀德行,辽东郡对公孙一家,就两个字——鄙视。
公孙度,又笑了。
本来就想动刀子,这下有理由了。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