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生||让国粹荡满农家院(小小说)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董文生,网名老青年假文艺,1950年出生,知青,1972年选调北大港油田,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1月19日华北石油报副刊刊登我的小说《见面》,随后在天津文学,天津日报,天津广播电台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1984年加入天津和平区文联作家协会,同年加入天津青年作家协会。现已奔七,感谢时代有了网络平台,给文学创作带来更多的方便,写小说,写故事,写游记更加便利,今天不求读者点赞,只要读者觉得我的文章不是人云亦云,我心足矣。
让国粹荡满农家院
文/董文生
悠扬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我枕边突然响起,谁呀?天还没亮就吵醒人,我不情愿地抓起手机,原来是发小郑大宽。
“有事?”我睡眼惺忪地问。
“文哥.今年聚会改改内容。”大宽开门见山。
“咋改?”我睁开眼问。
“大家几经商量后,觉得年年去酒店没啥意思,还是走出家门,到农家院别有新意,咱们都带着家伙,去盘山农家院。”
“唱戏去?”我不解的把眼睁大。
“白天登盘山逛景,晚上拉弦唱戏,保大家玩得开心。”大宽越说越起劲,嗓门也愈来愈大。
“好,好……”我连连点头,困意消失得无影无踪。
初秋的盘山,五彩缤纷,果实累累,柿子黄了,山楂红了,大枣核桃都显出秋天的本色。
盘山许多庄户建在半山腰中,如今国家给山民制定好政策,山民们富裕起来,纷纷扒掉旧房,在原址盖起小洋楼,接待远方来盘山的游客,为了招揽生意,扩大影响,每家都起了个响亮的户名,叫xx山庄,我们在朋友的推荐下,走进一家院子宽阔,能唱卡拉OK,的聚才山庄。
我们几个发小弟兄都是京剧爱好者,吹拉弹唱虽然不样样精通,但抄起京胡喊几段还是能对得起听众的,多少我们也上过舞台,学过戏。我们胡同的柴老师从小酷爱京剧,尤其对丑角,文丑武丑样样在行,那时工人京剧票房成立了红灯记剧组,柴老师是剧组主要成员之一,像缝鞋匠,卖木梳的特务,乃至磨刀人,都需要他来扮演。
那时在舞台上,有名有姓的主角好请,找扮演日本鬼子,特务的龙套不容易,受累不讨好,有一点儿京剧特长的也不会上台过这种瘾,演出时,常常开演前现抓日本鬼子,有时抓不齐,只好六个变四个,实在没有四个变两个。
一天,柴老师把我们几个半大小子叫到一起,大讲舞台上主角是演员,配角是演员,跑龙套也是演员,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演员,与台上所有的演员一样重要。经柴老师再三做工作,我们都成了红灯记中的日本兵。从此胡同里变成柴老师传授京剧的课堂。我们从正步练起,学会了走云步,打云手,走矮子……
从那时起,我们真爱上京剧,有人买来红灯记唱词,有人抄来曲谱,还有人添置了京胡,京二胡和月琴,唱的唱,拉的拉,步入对京剧初萌阶段。
插队年代,我们这些龙套离开舞台,带着红灯记唱词,曲谱,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带着对京剧红灯记的热爱,奔赴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村。
数年后我们这些跑龙套的发小兄弟又都回到天津市,从那以后,老兄老弟们每年都要聚会,每次聚会都少不了讲京剧,讲红灯记,讲扮演日本兵……
聚才山庄的老板叫李国军,每天开着一辆中巴奔波在盘山的公路上,到盘山脚下去接新来的游客,去把游客送到山顶,领略盘山无限风光,游客们回农家院还要吃鲜儿,李国军抽空驾车去十里八乡给游客们采购应季的肉和菜。李国军的老婆是聚才山庄的老板娘,从游客住处,人头收费,伙食安排,房间卫生,娱乐活动,除了丈夫跑车的工作,其余全由老板娘负责。老板娘四十大几,不胖不瘦好身材,身上套着满花围裙,脸上挂着微笑,嘴一份手一份,把聚才山庄打点得井井有条,游客住在这里都能得到像家般的满足。
“老板娘,请问咱山庄有k歌房吗?”老板娘把我们迎进聚才山庄,我急不可待地问。
“有呀,天还不冷,在咱们院子里,音响设备齐全,歌曲戏剧u盘应有尽有。”老板娘指着院子里的台子炫耀说。
“京剧红灯记伴奏带有吗?”我又问。
“有,太有了,全本的,你们都能唱两口?”老板娘面带喜悦,不住地打量我们手中的家伙。
我微微一笑,摆了摆手上的京胡,问道:“你们爱听京剧吗?”
“爱,可爱啦。”老板娘显得很兴奋。
“那晚上见,让你们过过戏瘾”我们都惬意地笑了。
晚饭后,聚才山庄亮起灯,打扫干干净净的院子照如白昼,从盘山深处吹过来的清凉风儿,轻轻划过聚才山庄,游客们吃饱喝足集聚院子里,自娱自乐的演唱就此开始。
我们在水泥台子上就坐,各自从琴合里取出家伙,我把京胡架在腿上,对弦调(tiao)调(diao)门。首先上场的是大宽,他和我们一样,登过天津大戏院舞台,跑过龙套,演过红灯记中的日本兵,更多时间站在台口学了不少李玉和的唱腔。
“人说道,世间只有骨肉的情意重……我只有红灯一盏随身带,你把它好好保留在身边。”大宽已年过六十,岁月沧桑,嗓音略带嘶哑,但调门不减,唱得也是一片掌声。
李玉和唱腔结束,紧接着是李铁梅上场,我们这次来农家院全是男士,只能唱李玉和了,为了在众人面前展示才艺,大宽唱过后我并没有收弓,依旧继续向下拉“3523176……”我有趣没趣的独自干拉,顷刻间,台侧面响起李铁梅的唱腔,清脆,圆润,字字都在调上。
是不是有人打开音响放刘长瑜音带?我疑惑瞅了瞅音响,没人摸,没人碰,就在这时,我眼前一亮,焕然一新的老板娘边唱边走上台:“爹爹,给我无价宝,光辉照儿永向前……”
片片嘘声,片片掌声,老板娘脱掉花围裙,火红合体的西装,城里中年女人时尚的发髻,站在台上,泰然自若,举手投足,外行也能看出她不是黄梨,她唱得有声有色,句句打动人心。
聚才山庄沸腾了,京剧国粹一浪高过一浪,荡漾在聚才山庄,荡漾在农家院,回荡在夜幕的盘山中……
在我们美好的记忆中登台演出总是占据主要位置,尽管演出是短暂的,但它是难以磨灭的。
它承载着我们这代人的美好记忆。
同时也承载着中国京剧的发展和传承。
2019.7.18日(完成)
本文审校编辑:胡冬梅
天安门文学杂志,集文学、文艺、文化三位一体,主要刊发原创首发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故事、摄影、书法、绘画等体裁,欢迎投稿。
来稿除诗歌外,只要不涉及政治和宗教,其它文学裁休均不受限制,来稿请连同作品和详细地址发送到收稿人微信英子fengjunying1027 紫色玫瑰hudongmai 素素j13603499693
打赏10元以内不发放,10元以外,一半赏金作稿酬(10日内结算),其余赏金作为平台运营,请加稿费发放人素素微信j13603499693。自愿参与,适度打赏。投稿说明:要求原创,文责自负。拒绝抄袭剽窃和一稿多投。如发生任何纠纷,与本平台没有任何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