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最美的女子,坐最高的位子,他这一生算是值了,但他成功秘诀你未必知道

曹丕这个人,看《三国演义》的人,大多不喜欢他。

这个人,没有曹操的军事才能,没有曹植的文采,靠着玩心眼当上世子。

所作所为,行事不丈夫,让人不佩服。

可是,正是曹丕,在三国里抢着最美的女子——甄氏,坐了最高的位置——皇帝。

你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曹丕妥妥地算是一个成功人士。

之所以不被喜欢,很大的原因,是他把400年的汉朝给颠覆,实现了许多人想做、敢做,又没做成功的事。

抛开喜不喜欢,真正应该挖掘的,是曹丕为什么成功,特别是为什么在和曹植竞争中,能胜出?

做事的状态,可以分为四种:

1,用错误的态度,做错误的事情。

2,用正确的态度,做错误的事情。

3,用错误的态度,做正确的事情。

4,用正确的态度,做正确的事情。

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从曹冲死后开始。

曹冲生于公元196年,死于公元208年。

公元208年,曹丕21岁,曹植16岁。

世子之争,在公元217年结束,整整持续了9年时间。

曹操应该庆幸他身体比袁绍好。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也是不分伯仲,没等袁绍定下来谁是接班了,就病死了,结果造成袁氏阵营分裂,被曹操各个击破。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和卞夫人生的儿子,曹丕是老大,曹植是老三。

对儿子,曹操都是严格管教。

曹丕6岁学箭,8岁骑马,10岁就随曹操讨伐张绣,差点被害。

曹植打小同样跟着曹操,作为随战家属,打到哪里,就跟到哪里。14岁时,跟着曹操征讨海贼。16岁,跟着到赤壁。

随军的曹家儿郎,曹操并不放纵,严厉督导之下,文武双修,曹丕和曹植少年时就读《诗经》、《论语》,大一点就读五经四部。

曹彰,是曹丕的弟弟、曹植的哥哥,不爱读书。曹操批评他:你不读书慕道,却喜欢骑马击剑,这只能对付一个人,有什么值得珍贵的?

曹彰天性尚武不喜文,而曹操希望他的继承者能像他一样,是个有野心的人,文武全才。

一心向武的曹彰,用正确的态度,做了错误的事情,直接导致他淡出曹家世子的争夺战。

公元208年至213年,是曹操对曹丕和曹植两个儿子的观察期。

因为两个儿子毕竟相差5岁,习惯尚未养成,性格尚未定型。

但是,从曹操的行为中,他有所偏向。

公元209年,曹操带着曹植,回了老家亳州。

公元210年,曹操建成铜雀台,曹植第一个交卷,他的《登台赋》最得曹操欢心。

公元211年,曹操出征关中,曹植随行。

公元213年,曹操再回老家亳州,曹丕和曹植都随行。

到公元214年,曹操出征孙权,任命曹植留守邺城。

这时的邺城,是曹操的老巢,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是曹植,而不是曹丕来留守,曹操的偏向,路人尽知。

不仅如此,曹操还勉励曹植: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他的意思说:当年我当顿丘县令时,23岁。想起当时的所作所为,现在仍无怨无悔。现在你也23岁,要奋发图强啊!

此言此语,几乎就是说:给老子好好干,准备接老子的班。

这个时候,可以求一求曹丕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也许比整个邺城还大。

如果曹植继续保持正确的态度,继续做好争夺世子这件正确的事情,历史的主角将不是曹丕。

然而,在成功面前,曹植有点飘了,有些傲了,有些狂了。

仗着自己才高八斗,仗着父亲宠爱有加,曹植任性而为,饮酒无度,作出几件让曹操无法忍受的事来。

最严重的一次,是违反曹操禁令,在禁道上驾车狂奔。

曹操心想:我再狂再傲,也不会这样没有自制力,此儿不像我!

反观曹丕,用严格自律的正确态度,终于赢得了世子争夺战。

说态度决定一切,也许有点片面,但态度的好坏,决定做事效果的好坏,这一点不用怀疑。

以态度取胜的曹丕,在执政时,也多以态度取人。

光看态度,也有弊端。那些善于伪装出好态度的人,往往会占大便宜。

《三国的秘密》

生了个好孙女,却因此得罪文人,被写成诸葛亮骂死了他

74岁还生个儿子,这个儿子灭了蜀国灭了自己

安心知命,龙头般的人物,为什么被黑成蛇头?

三国时的高考,就是他创造的,实行了400年

本为水浒,错生三国,在高官中最侠义的人,为朋友搭上一座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