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都是皇帝备胎,父亲被淘汰,儿子隐忍28年后上位

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宋太祖离奇去世,宋太宗在“烛影斧声”的质疑声中继位。其实,在汉族人的观念中,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是优先于兄终弟及的。宋太祖不是没有儿子,却让太宗一系取而代之,当然引人怀疑。宋太宗此后也将皇位传给了儿子宋真宗赵恒,然而赵恒在选择继承人时,马上出现了问题。

这是因为赵恒年过四十都没有成年儿子,他并不是没有生育能力,更不缺为他传宗接代的女子。在此之前,宋真宗一共有五个儿子,可是没有一个活到了成年就早早夭折。要知道,古人寿命都很短,即便皇帝也不例外,四十岁的年纪,在当时已经是老年人了。

太子是国之根本,皇帝如有意外时,有太子在,才不至于天下大乱。尽管没有子嗣是莫大的悲哀,但为了国家的稳定,宋真宗还是指定了自己的接班人——商王赵元份第三子赵允让。

我们说过,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作为皇帝来说,一般是不情愿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弟弟们。他宁可选择弟弟的儿子,实际上也是让这个孩子作为继子,也让自己这一脉不至于绝嗣。

当时,宋真宗是以绿车旄节之礼将赵允让迎入宫中抚养。虽然没有宣布他是太子,但这样大张旗鼓,实际上就已经是昭告天下了。不在明面上宣布,还是因为宋真宗抱有生儿子的幻想。没想到,他在42岁时,居然还真的得了一个儿子。

这个孩子就是赵祯,他的降生为宋真宗解决了两个大问题。传宗接代,让皇位顺利继承,这自然是最重要的。另外,他本是宫女李氏所生,宋真宗却隐瞒下来,让心爱的妃子刘娥认领,也为刘娥当上皇后铺平了道路。

赵祯出生之后,赵允让在宫中的价值就完全没有了。他被宋真宗以箫韶部乐送还府邸,看起来风光无限,实际上是昭告世人:主角已经登场,备胎已被放弃。

其实,赵允让一生还是很顺遂的。大概出于补偿的心理,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对他都不错,一路高升,直到汝南郡王加位同平章事,相当于藩王兼任名义上的宰相。另外,他在宋仁宗时期还担任判大宗正事,相当于赵宋皇族的副族长。

这是赵允让家里第一次出现了皇帝备胎,万万没想到。几十年后,他的儿子也成为了备胎。

这是因为宋仁宗同样出现了父亲的困扰。他更悲催,一连生了16个儿女,其中13位公主,3为皇子。可惜的是,除了长公主福康公主外,其余都没有活到成年。小珏总认为宋朝宫廷内是否有什么问题,古代新生儿死亡率再高,也不至于到这个程度吧?

相比之下,汝南郡王赵允让家中人丁兴旺。《宋史》中记录赵允让有十个儿子,但在其它资料包括相关人员的墓志铭中确定,赵允让实际上有二十三个儿子,个个都长大成人,受了封爵。

没有办法,宋仁宗只能仿效父亲,选择了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做养子。为了从小培养感情,赵宗实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入宫中,由曹皇后亲自抚养。

然而,赵宗实的备胎之路同样不顺遂。宋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他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被礼送出宫。豫王赵昕早夭,他这才又被重视起来。随着宋仁宗年纪越来越大,很多大臣都进言劝皇帝将太子之位定下来。但宋仁宗每次都推脱,特别是宫中有妃嫔怀孕时,推脱得特别坚决。

直到嘉祐七年时,宋仁宗身体每况愈下,他实际上已经认命,封赵宗实为皇子,并改名为赵曙。做了备胎这么多年,再加上父亲的经验,赵宗实依然不放心,他离家去皇宫之前,还叮嘱下人不要乱动物品,等皇帝有儿子后他会再回来。

其实,这一次备胎终于转正。第二年宋仁宗就驾崩了,连续两代担任替补皇帝的家庭,终于走出了真龙天子。大概也是因为这些经历太过曲折,皇位来之不易,赵曙继位后对宋仁宗评价并不高。他一共就在位三年,其实就做了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的生父争名分。作为他来说,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对于死去的宋仁宗来说,恐怕只有一声叹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