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称正史摘录(一)
“山西”这个词,从它本义看,就是一座山的西面。但是,山西的范围却不固定,可大可小。小到某座具体山之西,大到崤山华山以西的广大区域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整个中国西北部。隋、唐、宋之山西仅指山西中部局部地区。辽之山西仅指雁北一带。到了元、明、清时期,山西已经成了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所以,正史中关于山西的记载卷数,从古到今逐渐增加。本文将对《二十四史》中记载“山西”之卷数以及原文摘录如下。
《二十四史》记载“山西”之原文摘录及简要说明
《史记》
卷一百二十九,夫天下物所鲜所多,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
卷一百三十,楚人围我荥阳,相守三年;萧何填抚山西。
按:《史记》记载山西两卷,山西之称范围较广,山西与山东并称。如今,山东、山西通常是说山东省和山西省。不过,在古代历史上,山东和山西的地理概念则不止于此。山东是指崤山、华山以东地区,山西则是崤山、华山以西地区。山西运城自古以盐闻名,“山西食盐卤”有点类似今天的山西,事实上应该是一个广大区域。
《汉书》
卷二十九,乃使水工郑国闲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卷六十九,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卷七十二,独舍长安城南苑地以为田猎之囿,自城西南至山西至鄠皆复其田,以与贫民。
卷九十四上,逢汉使匈奴还者冉弘等,言鸡秩山西有虏众,祁连即戒弘,使言无虏,欲还兵。
卷九十六下,蒲类国,王治天山西疏榆谷,去长安八千三百六十里。
按:《汉书》5卷记载山西,其中4卷皆为某座具体山之西较小区域。特别是在“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句古语中,山东是指崤山、华山以东地区,山西则是崤山、华山以西地区。
《后汉书》
卷三十六,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桀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
卷六十五,赞曰:山西多猛,“三明”俪踪。
卷八十七,官人屈竭,烈士愤丧,段颎受事,专掌军任,资山西之猛性,练戎俗之态情,穷武思尽飙锐以事之。
按:此处山西同前文,指崤山、华山以西地区。
《三国志》
卷五十五,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
按:此处为具体山之西。
《晋书》
卷二十九成帝咸和四年十月,柴桑庐山西北崖崩。十二月,刘胤为郭默所杀。
卷九十九,义军起,范之屯兵于覆舟山西,为刘毅所败,随玄西走,玄又以范之为尚书仆射。
卷一百五,时大雨霖,中山西北暴水,流漂巨木百余万根,集于堂阳。
卷一百十五,健既承家,克隆凶绪,率思归之众,投山西之隙,据亿丈之岩险,总三秦之果锐,敢窥大宝,遂窃鸿名,校数奸雄,有可言矣。
按:此处4卷为具体山之西。
《宋书》
卷一,玄闻敷等并没,愈惧,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众合二万。
卷十四,乃移郊兆于秣陵牛头山西,正在宫之午地。
卷三十四,晋成帝咸和四年十月,柴桑庐山西北崖崩。
卷四十九,明日,桓谦屯于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高祖疑贼有伏兵,顾视左右,正见钟,谓之曰:“此山下当有伏兵,卿可率部下稍往扑之。”
卷五十九,何必山西猛士,六郡良家,然后可受脤于朝堂,荷推毂之重。
卷九十万,后又征诣京邑,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使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
按:此处5卷为具体山之西。“何必山西猛士”同前文,指崤山、华山以西地区。
《南齐书》
卷四十一,颙于锺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
卷五十一,台遣中领军王莹都督众军,据湖头筑垒,上带蒋山西岩,实甲数万。
按:此处2卷为具体山之西
《梁书》
无
《陈书》
无
《魏书》
卷三,奚斤等破越勤倍泥部落于跋那山西,获马五万匹,牛二十万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
卷二十三,库仁又伐卫辰破之,追至阴山西北千余里,获其妻子,尽收其众。
卷九十七,玄使桓谦屯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裕又破之。
卷一百二,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为堂云。
卷一百三,又越勒倍泥部,永兴五年,转牧跋那山西。
按:此处5卷为具体山之西
《北齐书》
卷十一,及至并州又闻周军已入雀鼠谷,乃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
卷四十五,伏惟陛下以神武之姿,天然之略,马多冀北,将异山西,凉风至,白露下,北上太行,东临碣石,方欲吞巴蜀而扫崤函,苑长洲而池江汉。
按:“马多冀北,将异山西”同前。
“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此处山西与并州同出,最接近今日之山西,二者所辖范围一致。这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把山西和并州同称。也应该是山西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为行政区的称谓。不过,那时的并州并非两汉时期的并州,已经由省级行政区缩小为地市级行政区。那时的山西并非今日的山西,只是今日山西的一个部分。大概范围为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中部地区。自此以后,山西作为山西省的一个局部区域,将长期存在于史书之中,直到明代时,这个局部山西一跃为整个山西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周书》
无
《隋书》
卷三,其河北诸郡及山西、山东年九十已上者,版授太守,八十者授县令。
卷八十四,金山西南,有薛延陀、咥勒儿、十槃、达契等,一万余兵。
按:此处2卷,一为具体山之西。一为行政区之称,且河北、山西、山东并列,这在史书上也是第一次,可见此时,山西作为行政区与河北、山东相当。
《南史》
卷一,玄闻敷等没,使桓谦屯东陵口,卞范之屯覆舟山西。
卷十七,及桓谦屯于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武帝疑贼有伏兵,顾左右,政见钟,谓曰:“此山下当有伏兵,卿可往探之。”
卷二十二,武帝于钟山西造大爱敬寺,骞旧墅在寺侧者,即王导赐田也。
卷三十,至吴,居虎丘山西寺讲经论学,僧复随之。
卷三十四,颙于钟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
卷三十六,人戏之曰:“所谓'铜山西倾,洛钟东应’者也。”
卷四十四,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例为《四部要略》千卷。
卷七十五,后又征诣都,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使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
按:此处8卷为具体山之西。
《北史》
卷一,前军奚斤等破越勒倍泥部落于跋那山西,徙二万余家而旋。
卷七,六月乙卯,萧轨等与梁师战于钟山西,遇霖雨失利,轨及都督李希光、王敬宝、东方老、军司裴英起并没,士卒还者十二三。
卷十二,其河北诸郡及山西、山东年九十已上,版授太守;八十者,授县令。
卷三十,神武署丞相主簿。属山西霜俭,运山东租输,皆令实载,违者罪之。
卷五十二,乃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
卷九十六,白兰山西北,又有可兰国,风俗亦同。
卷九十七,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为堂室云。
卷九十八,又越勤倍泥部,永兴五年,转牧跋那山西。
卷九十九,金山西南,有薛延阤、咥勒儿、十盘、达契等,一万余兵。
按:此处6卷为具体山之西。其余3卷“河北诸郡及山西、山东年九十已上”“总山西兵事”同前。“属山西霜俭,运山东租输”此处山西发生了霜灾使庄稼歉收,运输山东上缴的租赋赈济灾荒。此处山西仍为山西之局部。
《旧唐书》
卷一,十一年,炀帝幸汾阳宫,命高祖往山西、河东黜陟讨捕。
卷五十二,全忠牙将蒋玄晖在洛阳宫知枢密,与太常卿张廷范私议云:“山西、河北未平,禅代无利,请俟荡定。”
卷一百三十四,安禄山反,俾光禄卿贾循守范阳。燧说循曰:“禄山负恩首乱,虽陷洛城,必当夷灭。公盍建不代之功,诛其逆将向润客、牛廷玠,拔其根柢,禄山西不能入关,则坐而受擒,天下可定也。”
卷一百四十二,常山不守,则昭义退保山西,河朔地尽入滔。
卷一百九十中,自渭入河,转关东之粟;逾沙绝漠,致山西之储。
卷一百九十四下,咄陆可汗又建庭于镞曷山西,谓为北庭。
卷一百九十五,回纥望见,逾山西岭上曳白旗而趋击之,直出其后,贼众大败,军而北坑,逐北二十余里,人马相枕藉,蹂践而死者不可胜数,斩首十余万,伏尸三十里。
卷一百九十八,大业中,有波斯胡人牧驼于俱纷摩地那之山,忽有狮子人语谓之曰:“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
卷二百下,四年二月,李克用率山西诸军,由蒲、陕济河,会关东诸侯,赴援陈州。
按:此处山西多为山西之局部。“命高祖往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山西与河东并列,可见此时河东指晋南,山西指晋中。
《新唐书》
卷一,十一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
卷四十,自州西南有南平、安昌两城,百二十里至天山西南入谷,经礌石碛,二百二十里至银山碛;
卷四十三下,又东六十里至贺人山,山西碛口有诘特犍泊。
卷五十三,陕虢观察使李泌益凿集津仓山西迳为运道,属于三门仓,治上路以回空车,费钱五万缗。
卷八十四,世勣表请收葬,诏归其尸,乃发丧,具威仪,三军缟素,以君礼葬黎阳山西南五里,坟高七仞。密素得士,哭多欧血者。
卷九十一,薛举寇秦州,以谟山西豪望,诏安抚陇外,委以便宜。
卷一百七,“臣闻秦据咸阳,汉都长安,山河为固,而天下服者,以北假胡、宛之利,南资巴、蜀之饶,转关东之粟,而收山西之宝,长羁利策,横制宇宙。
卷一百三十五,会达奚诸部叛,自黑山西趣碎叶,有诏邀击。
卷一百四十四,明年,代宗诏宰相杜鸿渐为山西剑南邛南等道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往平其乱。
卷一百六十六,运遭孝武,澣衣一肉,不畋不乐,自卑冗中拔取将相,凡十三年,乃能尽得河南、山西地,洗削更革,罔不能适。//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卷二百一十一,邢州平,克用遂谋山东,屯常山西,引轻骑涉滹沱谍军,会大澍,平地水出,镕兵奄至,克用匿林中以免。
卷二百一十五下,咄陆可汗建廷镞曷山西,谓之“北庭”,驳马、结骨诸国悉附臣之,阴与咥利失部吐屯俟列发以兵攻咥利失。
卷二百一十九,其著者曰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
卷二百二十,水有大辽、少辽:大辽出靺鞨西南山,南历安市城;少辽出辽山西,亦南流,有梁水出塞外,西行与之合。
卷二百二十一上,居悉立西南四山中,后徙山西,与东天竺接。
卷二百二十一下,隋大业中,有波斯国人牧于俱纷摩地那山,有兽言曰:“山西三穴,有利兵,黑石而白文,得之者王。”
卷二百二十二上,因定磨些蛮,隶昆山西爨故地;
卷二百二十五下,四年二月,李克用率山西兵由陕济河而东,会关东诸镇壁汝州。
按:此处大多为具体山之西。“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同前,山西与河东并列。山西首次正式成为行政区名,官职名。不过,此处山西仅指山西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