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河南省—-— 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石碑凹村
耕读世家的沧桑故园
在孟津县常袋镇东南数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因石守信家族墓地而闻名的村子——石碑凹村。村中不仅有矗立千年的石氏双碑,也有独具匠心的清代古寨,它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有人说,石碑凹村极具乱世特征,又有盛世风采,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前世:石氏存双碑,张姓建古寨
石碑凹村原名宣武村,相传因靠近北魏宣武帝元恪的景陵而得名。北宋时,由于这里成了开国元勋石守信的家族墓地,碑碣林立,巍峨壮观,便更名为石碑凹村。
如今的村北还矗立着两通高大的石碑,人称石氏双碑,分属于石守信的两个儿子石保兴、石保吉。想当年,这父子三人都位高权重,享尽荣华富贵,连他们的寿命也一样,都活了57岁。
“现在,为了保护石氏双碑,已为它们建了房子。”66岁的张元庆说。他当过多年的村干部,对古寨的情况了如指掌。
“古寨是张姓建的。在这个村里,张姓占了绝大多数。明洪武年间,这支张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孟津县朝阳镇官庄村。清雍正初年,十一世祖张绍述由官庄迁到这里,成了石碑凹村张姓的始祖,也就是说,张姓在这儿居住已有近300年了。”张元庆说,张姓定居石碑凹村后,直到清道光年间才开始修建古寨,当时主事的是第十四世祖太然、太和。
当时建寨是很讲究的。这座古寨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看上去不大,建在一条有“沟上沟、凹中凹”之称的沟里,既节约土地,又藏风聚气、冬暖夏凉。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其强大的防御功能:四周有高高的寨墙,墙上垒有寨垛;东边设寨门,挖出坡道再砌砖石做门墙,安上厚重的木门,固若金汤;地下挖有三条地道,分别通往地下井、沟中和西边的永安寨,遇到战乱或土匪来袭,人们藏身、逃逸、求援都不成问题。
“就是因为这独具匠心的寨墙、寨门和地道设计,所以人们说,石碑凹村极具乱世特征。”86岁的张全贵老人说。张全贵比张元庆长一辈,早年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如今年纪大了,仍满面红光,步履矫健,其思维十分敏捷。
“抗日战争时期,洛阳北关寇家、老集梁家、魏家街黄家,都来我们村投亲靠友,图的就是能到寨子里避难。寇家来人最多,弟兄六个带着百十口人,反正能住得下。遇到紧急情况,大家都往地道里躲。那时候,这寨子可是发挥了大作用。”老人回想当年,感慨万千。
今生:人去寨欲空,耄耋犹守望
来到石碑凹村探访古寨。这是一座大型开放式地扎坑窑院(也称天井窑院或地下四合院),尚存的十座东西相连的三进院落为九门一跨,即九正院,一跨院,还有窑洞80多孔。
“从外面看,这些宅子一点都不起眼。但只要进去,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庭院深深’。”张元庆一边说,一边拿出钥匙,打开东边第二座宅子的大门。“这是东二院,我家原来在东一院。这些年,居民陆续搬出,原来的深宅大院差不多都空了,显得有些空荡。”
与其他院落不同的是,东二院没有过厅,但二门处有个十分精致的小亭子,上书篆字“不踰亭”。“这个比较少见。其意思是说,哪怕是送最亲的娘家人,女眷也不可逾越这道门。”张元庆解释,石碑凹村张姓是耕读世家,清代有不少人当官,也出了很多有名望的读书人,家训极严。
他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东二院的正窑门楣上有块匾额,刻着“抱朴守拙”四字;其他院落中,常见的也是“慎行节用”“砥节励行”等家训。只有建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的一座宅子,正窑门楣上是“星耀南极”四字。“它建成最晚,也最张扬,结果很快就败落了。”张元庆笑着说。
如今,古寨中只有西边两座宅子里,还住着三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被称为老宅的守望者。其中83岁的马淑芬宁肯独自居住也不愿搬家,她说:“我18岁嫁过来时,这个家有7间房子、7孔大窑,还有二楼,漂亮着呢!到现在60多年了,我舍不得搬走。”
张志哲和乔白俊今年都80岁了,身体康健,尚能下地担水、上树摘枣。他们住的院子古朴雅致,还有一棵百余岁的老石榴树。
“其实,古寨的盛世风采,就藏在这些深宅大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里。它历经风雨沧桑,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张全贵老人说。(文:张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