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静听:黎明《Perhaps…》
1996年的今天,黎明发行了粤语专辑《Perhaps…》。
对于黎明来说,这张专辑是他音乐生涯的分水岭。从《Perhaps…》开始,在霓虹灯下起舞的黎明画上了句号。属于黎明的英伦时代正式开启。按营销号的规律,讲黎明必须提雷颂德,那我们索性就把故事从“黎明初遇雷颂德”开始讲。
1995年末,黎明遭遇了一些工作上的人事变动,音乐理念走到了瓶颈期,专辑销量也有所退减,急需一位新的制作人来带黎明走出瓶颈。这时,黎明凑巧遇到了跟郭天王短暂合作便“不欢而散”的雷颂德。两人都有留学英国的背景,在音乐上的品种也非常投机,于是雷颂德正式加入了黎明的幕后班底。《Perhaps…》专辑是黎明与雷颂德合作的第一张专辑,和后面大家熟悉的黎氏电音又不一样,属于“英伦”风。如此英式的一张专辑,诞生于香港回归的前一年,也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出于宝丽金一向“保守”的传统,专辑采用了“老带新”双制作人的模式。黎明的旧制作人陈永明、新来的雷颂德每人各负责五首歌曲的制作,如果你买的是磁带,会发现这些歌正好平均分布在A、B两面。
陈永明和雷颂德最大的区别是,一位是制作人、一位是创作人+制作人。最直观的区别,就是雷颂德制作的部分,基本都是雷颂德自己作曲的歌;而陈永明更善于帮黎明挑选适合他的demo或原曲,偶尔点缀式交出一两首创作,成为Hit曲的调剂品。但《Perhaps》的神奇之处在于,两位制作人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却打造出来一张风格非常统一的作品,雷颂德的作品好、陈永明对音乐路线的理解也准确。当然我相信来看我介绍这张专辑的人,肯定都听过《情深说话未曾讲》,黎明和雷颂德的第一次合作,就产生了质变的效果。只说一点,这首歌黎明录了14天,因为雷颂德对他的唱法有不同于之前的要求。前半段在黎明擅长的中低音区徘徊,跟后面副歌部分的音域跨度较大。愚以为,这首歌对黎明来说,在唱法上开发了此前被忽视的潜力。这种飞跃对歌手来说,无异于第二次新生。
《或许…未必…不过》,“佚名”准确解释了专辑的标题“Perhaps…”的含义。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这首歌是雷颂德&佚名这对儿搭档提供给黎明的第一首歌。英伦曲风和港乐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人声与编曲整体带给人的氛围、后者更偏向歌手对词曲的表达。这无疑给填词人增加了难度。
雷颂德作曲、潘源良填词的《微风之前(离别之后)》当中用了大量两字词语,让我想起了窦唯那首《高级动物》。这种“极简”的文风,也只有在玩儿英伦的雷颂德这里才有用武之地。雷颂德在专辑里除了是制作人之一,还负责了他制作部分的编曲、弦乐编写,以及电吉他伴奏。《情深说话未曾讲》当中的木吉他、《微风之前》当中的尼龙弦吉他,都是香港著名的职业吉他手Danny Leung(梁志权)弹的。职业乐手的“细活儿”和雷颂德自由的发挥相得益彰,如果不告诉你这是Cantonese Pop,你真的会以为这是哪个英国Indie Pop乐队。
那边雷颂德的英伦曲风,佚名和潘源良都可以应对自如;这边陈永明的任务却难住了刘卓辉。陈永明选了一首玉置浩二的歌,叫《Roots》,交给辉哥填粤语词。记得之前问辉哥还记不记得这首词,辉哥说:当然记得,那么难写的词!费了一番心思之后,这首歌的粤语版终于出来了,叫《不思议的梦》。不知道这个标题的灵感是否来自安全地带的同名作品,反正都是玉置浩二的歌,风格却不同。黎明翻唱过好几首玉置浩二,黎明和玉置浩二也有一点相似之处:在宝丽金只做金曲,到了索尼就放开玩儿了。编曲倒是和原版没太大出入,只是根据黎明的嗓音特质做了些调整。《不思议的梦》编曲是唐奕聪,吉他是邓建明……太极果然是无处不在。顺便提一句,黎明95年“那一夜我们在霓虹灯下起舞”演唱会的音乐总监,也是唐奕聪。
起初我并不看好黎明这版唱的很“业余”的《甜蜜蜜》,但是后来看了电影,以及了解了歌曲制作方式之后,反而更喜欢这个版本。这是陈可辛执导、黎明与张曼玉主演的电影《甜蜜蜜》的主题曲,全片以上世纪末香港新移民热潮作为时代背景,邓丽君歌曲是全片不可或缺的元素。有时候,一部很深奥的电影会通过音乐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甜蜜蜜》就是一部这样的影片。黎明这一版《甜蜜蜜》甚至没有做更多的后期,只是Danny Leung弹吉他、黎明在录音室的即兴发挥。为了区分电影与现实,唱片内页中特别标注了黎明在片中的名字“黎小军”,这个意念也是来自陈可辛导演。邓丽君是宝丽金的歌手、黎明也是宝丽金的歌手,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名字因为这首歌关联到了一起。
我收藏的这张《Perhaps…》版本比较特殊,是当时宝丽金给媒体渠道的宣传版,上面印有“Not For Sale”字样。它原来的主人,是香港资深媒体人、电视剧导演招嵎栋,TVB很多电视剧也是他做的监制(比如郑少秋版《新上海滩》)。近年也来内陆发展,自己做影视公司。不知道招导当年拿到专辑过后听了几遍,反正我收到的时候碟还很新。
℗&©愚人音乐坊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