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醉赤壁梦游黄,我心归处是吾乡

靳超


【导读:“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与其说江上孤鹤幻化为仙人,不如说苏轼幻化为一只自由的梦中孤鹤。他在被贬黄州的苦闷中尽力地挣脱,挣脱,可是除了诗酒一朝醉的排遣,他还能有什么呢?】

千古傳诵赤壁前,我辈重研赤壁后。说起《赤壁赋》,映入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前赤壁赋》。作为一代大文豪的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寄托自己的哲思种种,实则耐人寻味,令人回味与神往。殊不知,这位北宋文坛领袖的《后赤壁赋》依旧不可忽视。彷徨黄州路,客醉赤壁坂。其中蕴含的是东坡先生一生的心灵归处!

一、月白风清“引”欲游之兴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 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首《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去世的前两个月前的自我总结。回首东坡先生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然之气,也不得不化作壮志未酬的常常叹息。苏轼的黄州时期,可谓是他第一次被贬的经历。在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苏轼重游赤壁,从自居的雪堂出发,准备暂回居所。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善于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进行自我情绪的抒发;在《后赤壁赋》里,这位东坡居士依旧沿用了这种形式,仿佛是两个我在互答互问。他在月色如水的月光中,被两位客人所跟随,一起走过黄泥坂。初冬清凉霜露降,微微初冷霜叶落。三只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一看,又有一轮明月高悬;四处回望,心中愉悦十分;边走边吟,在诗意的月色中以诗酬唱。

在如此月白风清的初冬之夜,一生诗酒意满怀的苏轼怎能错过?于是他对二客叹息道:“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松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于是,东坡先生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道:“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正所谓苏轼自曰:“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诗酒年华里,他肆意妄为,灵魂飞驰,无拘无束!可是,这酒又掺杂着多少个中滋味?

二、悬峭流缓“发”清凄之情

《乐记》云,钟声铿铿以立号;石声磬磬以立辨;丝声哀;竹声滥;鼓鼙之声欢。也就是说,某一声音都会约定俗成与某一种隋感相对应,进而形成表达某种情感的载体。在《后赤壁赋》中,悬峭流水之声被苏轼强烈地放大,从而成为本文中的最具内涵的声音。

当苏轼与二客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东坡先生撩起衣襟而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东坡先生到这个极高处。于是他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正所谓文感物而发。悬峭流缓之江水不禁引发了东坡先生不自觉的忧伤悲哀,与其说感到恐瞑,不如说感到害怕,不宜久留。于是,东坡先生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开始了伤情的思索,人生的停驻……

三、羽幻孤鹤“归”吾心之乡

人生无坦途,心也愈发地历挫而弥坚!对于苏轼来说,黄州在他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这个地方是他由浪漫昂扬走向豁然达观的初始。自古以来,我们的国人都强调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当人生走到了得意的阶段,那么便“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肆意挥洒我们的热忱与昂扬。当阴霾随之而来,笼罩在心门外,让我们的心暗无天日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便是消解心灵的阴霾。东坡先生此时在赤壁岩峭中,开始了自己的“解心”之路。

月渐白皙,及至半夜,苏轼望望四周,觉得很是冷清寂寞。而正在此时,刚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缓缓而行的船向西飞去。稍过片刻,客人离开了,这时的苏轼也回到了家,准备安眠熟睡。在梦中,他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苏轼问仙人的姓名,对方却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与其说江上孤鹤幻化为仙人,不如说苏轼幻化为一只自由的梦中孤鹤。他在被贬黄州的苦闷中尽力地挣脱,挣脱,可是除了诗酒一朝醉的排遣,他还能有什么呢?于是,他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了道家的自由逍遥中,在梦中得以获得一片安宁的净土。可是,这片净土只是缓解他现实痛苦的一种方式,而最后终将回到现实。苏轼晚年已经回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然达观状态,那是儋州时期之后的事情了。于苏轼而言,他定能像梦中的那只羽幻孤鹤一般,高声呐喊:我心归处是吾乡!

【附】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13。”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5。

予乃摄衣16而上,履巉岩仃,披蒙茸18,踞19虎豹,登虬龙20,攀栖鹘21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2。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3,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24悄然而悲,肃然25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6也。反27而登舟,放28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29。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0。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1。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2,戛然33长鸣,掠34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35,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6,过临皋之下,揖予37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38而不答。“呜呼!噫嘻39!我知之矣。畴昔之夜40飞鸣而过我41者,非子也邪42?”道士顾43笑,予亦惊寤44。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松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需:随时的需要。

14.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5.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

16.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7.履境(chán)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境岩,险峻的山石。

18.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19.踞(jù):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0.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
21.棲鹘(hú):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意为隼,鹰的一种。
22.俯冯(féng)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夷,水神。幽,深。这两句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3.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4.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悄然:静默的样子。
25.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6.留:停留。
27.反:同“返”。返回。
28.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29.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0.四顾寂寥:向四处望去,寂寞空虚。
31.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2.玄裳缟(go)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3.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4.掠:擦过。
35.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6.羽衣蹁跹: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
37.揖(y)予:向我拱手施礼。
38.俛(f):同“俯”,低头。
39.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0.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1.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2.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3.顾:回头看。
44.寤(wù):觉,醒。
(0)

相关推荐

  • 陈杏珍(白蓝)诗作——《七绝·题东坡赤壁两首》

    <七绝·题东坡赤壁之一> 持躬耕作踏扁舟, 放浪轻波醉月愁.(注1) 故垒西边疑赤壁, 犹思一炬酹江游. 注1:元丰2年正月,时年45岁的苏轼被押出汴京赴黄州.苏轼在黄州生活期间,持躬耕作 ...

  • 寻找神秘的吹箫人

    寻找神秘的吹箫人 文/杨琼 读高中的女儿回家问我:"妈妈,你认为<赤壁赋>中吹洞箫的客人到底存不存在?"女儿说的<赤壁赋>,是高一教材中的<前赤壁赋&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又从他笔下重新认识世界 | 此刻夜读

    文学报 · 此刻夜读 睡前夜读,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提起苏东坡,中国人脸上都会不自觉地泛起微笑,有人说,他是一个跨越千年永不过气的偶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曾为苏东坡作传的林语 ...

  • 张荣才原创丨孤鹤横江雪浪飞——大江东去漫说东坡赤壁

    孤鹤横江雪浪飞 --大江东去漫说东坡赤壁 文/张荣才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苏轼 <后赤壁赋> ...

  • 古文观止193:苏轼•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dá). 1.是岁:承前篇而言,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之望 ...

  • 苏轼——从人生低谷活出亮色,创造精彩,令后来者仰慕不已

    文/踪影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有许多时候,一不小心,便会抬脚踏入深渊.但这深渊,在不同人的脚下,却会走出不一样的亮色,不寻常的精彩.本文要说的主人翁苏轼,便是从大宋走来的一位令我们仰慕不已地在人生的 ...

  • 【名家专访】王永刚——吾心归处是吾乡

    GIF <冬日暖阳>36.5x54cm  我们今天谈历史.谈文化.谈艺术,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知识和见解,靠的是学习和发展.绘画发展到今天,对于美的追求从未曾改变过.画者把自身的情感源源不断 ...

  • 散文||吾心安处是吾乡【征文】

    吾心安处是吾乡 正月初三的午后,在庆新年的.浓浓的.热烈的.你醉我醒推杯换盏喧嚣之后,迎着明媚的暖阳,独自循家而归. 营城的街上人来人往,还未终结的疫情,好像开始于好久以前.离之遥远时光记忆的,若假似 ...

  • 此心安处即吾乡

    热闹的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也许你还未从春运奔波中缓过气息,也许你还沉浸在家人团聚的祥和氛围,然而大多数人今日就要返程了.家庭是充满温暖而催人奋进的力量,接下来的一年,又将会是砥砺前行的一年," ...

  • 梨花开处是吾乡

    春光明媚,梨花开处是吾乡,美丽的肇庆就是这么漂亮. 肇庆梨花园秀春色,一夜之间1000多棵梨花竟相开放,闻花而动的各方神圣前来揽胜,梨花园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各种秀姿同梨花同艳,成了肇庆一个网红打卡点 ...

  • 第十八章 吾心安处及吾乡

    一 陈铭生停在了徐州已经好几个月了,已经有些习惯这个城市的夜晚,之前挺能喝的一个人,现在每次和同事出去吃夜宵,都会被扶着送回家,憋在喉咙里的嘶吼被白酒的浓烈灼烧殆尽,第一杯就已经开始有些不知所措,摊在 ...

  • 灵魂安处是吾乡 ——记沧州籍著名作家蒋子龙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灵魂安处是吾乡          --记沧州籍著名作家蒋子龙                 河北新闻网 沧州日报 人物 ...

  • “双十一张友文”说心安处是吾乡(公安文学言说者思亲系列之六)

    8月22日是中元节,再过几天就开学了,现在阳间和阴间的事,我都得放在心上.小时候摇头晃脑地读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解其中味.成人后重读之,别有 ...

  • 新书 | 狄马:《歌声响处是吾乡》后记

    收入本书的22篇文章,都是与敝乡陕北有关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方面的散文随笔. 这些文章写作的时间跨度很长,最早的可以追溯到2003年写下的<贺四与他的"走场说书">,最 ...

  • 【西散原创】欧阳艳作品 | 吾心安处是吾乡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苏东坡曾说"吾心安处是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