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外到室内:计算机实时数字仿真
20 世纪60 年代初,军队急需全自动高炮指挥仪,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慈云桂教授向国防科委请命,争取到了研制任务,成立了441-C 高炮指挥仪研制小组,组长康鹏,研制人员有周凤武、乔国良、刘凤歧、蹇贤福、戴世宗、张树生等,还有留校的优秀毕业生俞午龙、李时昆、王万章和慈云桂教授的研究生邵仁昌。十来个人就此进入了“仿真”这个崭新的领域。开始是为37 炮研制自动指挥仪,小组称为“三七组”,最后是为57 炮配套,完成了57-1 全自动高炮指挥仪系统。
慈云桂院士
“二战”期间,以炮瞄雷达、机电式高炮指挥仪和带有随动装置的火炮组成的防空高炮系统,提高了瞄准精度和跟踪速度。后来先进技术纳入“解算装置”专业,晶体管计算机也有了用武之地。
打靶需要动用飞机、高炮、雷达和同步照相系统,检测飞机航迹的电子经纬仪都是进口设备,要制定飞行计划,选择机型、飞行航线、飞行高度和速度,并根据气象条件和所飞空域的预报调整,要与多个部门协调,地空协调往复要等上十天半月,还要气候条件保障,阴天、雾霾、天黑都不能飞行,一次打靶往往要有三五个月才能完成。康鹏提出了建立实时数字仿真系统方案,在室内模拟打靶的全过程。困难,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
一开始。441-C 样机在靶场不能正常工作,使用新研制的数模、模数转换部件,随动系统不稳定,计算机与雷达、高炮连接后炮身颤动不停,无法试验,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还不了解高炮,不掌握空中目标及其飞行数据,也不懂雷达。没有这些装备、设备组合成系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没有可以借鉴的国内、国外技术资料,完成这一任务的难度极大。凭着哈军工培育的意志,凭着年轻力壮的身体,他们在荒原上拼出一项项成果,难题就是要去攻克的目标。一方面去靶场调查、学习,熟悉现役机电式高炮指挥仪的性能,另一方面抓紧时间研制配套的441-C 计算机样机。
文革前获得国家荣誉“发明证书”的两位计算机人之一,哈军工计算机研究室助教康鹏
哈军工研制的第一台441—B晶体管计算机
为了实地检测和试验,他们想就地借用白城靶场的441-B机,虽然这也是哈军工的成果。可人家一口回绝:“那是我们基地的宝贝,哪能让你们拉到野外用?”1967 年冬,康鹏一行只好带着自己的全套计算机设备和油机从哈军工上汽车,转火车,换火车,再换汽车,到达草原深处。零下30 摄氏度的严寒冻得机柜漆面开裂脱落,玻璃冻碎了,而帐篷里面的两台441-B 计算机居然都工作正常,计算机正常,工作条件就有了保障。这是中国计算机第一次到野外作业,也是最早的军用飞机航迹“数字仿真”分析,也是一次“风险行动”。谁也不清楚441-B 机能否经得起颠簸,能否在野外低温环境中工作,他们与科研处主管干部宁钢、邵国材一起把四个大机柜及打印机、输入机、发电机等辗转运输多次,拉到北国草原靶场。如果计算机损坏,康鹏等人在劫难逃,所幸一切平安。最辛苦的是刘凤歧等搞数学和俞午龙等搞硬件的人员,都要反复到现场解决需求,调试、修改,思考不停。大量航迹飞行数据,在国家靶场转换成穿孔纸带。经过无比艰辛的两个月冬季野外作业,他们带着441-B 计算机和多箱穿孔纸带平安返回哈军工大院。
从1969 到1972 年,441-B 机三次前往靶场,“仿真”系统逐步完善。1968 年哈军工441-C 小组完成相距60 米的441-B 与441-C指挥仪样机联机,构成实时数字仿真系统。1969 年,完成两机联机构成混合式441-B/C“数字仿真”机,其中的B 机负责计算高炮射击诸元,并同时操控笔绘仪绘出虚拟飞机飞行航迹和虚拟高炮射击弹迹,C 机操控与其连接的高炮。在系统实验时,B 机操作人员目视虚拟飞机飞行航迹和虚拟高炮射击弹迹之差,根据高炮上下左右转动正常与否,调整计算公式参数,以图完善。
同年,研制组又对441-C 专用机进行了改造,研制成了车载式441-C 通用机,并用该机实现了441-B 与441-C 专用机联机使用的实时数字仿真功能,系统机动性好,实用性及环境适应性更强。从此,不动用高炮、飞机,在室内就可以组织虚拟飞行,虚拟射击,任意反复。
今天,部队的多种训练,飞机、舰艇、坦克、火炮等等,都用上了计算机仿真,而开创者,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哈军工康鹏这批年轻的中国军人。康鹏和战友们使中国成为最早开创数字仿真的国家,还创造了三个纪录:一是两台计算机联机的距离;二是运用数字仿真,产生博弈算法——人工智能“心理”状态因子算法;三是构成使用仿真算法的441-C 智能高炮指挥仪。
中国仿真学会理事长李伯虎院士,1980 年在美国见到的当时最先进的实时数字仿真系统AD-10 是1978 年左右完成的,康鹏他们的系统还要提早十年。
2009 年3 月7 日,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廖湘科院长(左)到北京看望康鹏教授
笔者访问慈云桂教授的研究生邵仁昌先生(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