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44)——窗外

  当你能够走出门外时,可能并不太在意窗外的景致,窗的作用,更多地只是通风,只是让光线照进屋里来。到了你已经不能行走,门成了奢侈的摆设时,窗便是你看到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雾霾的天空终于开了,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掀去一张污浊的皮,在奥运会的那些日子,我每天都守望在窗前,看那湛蓝的天,有时像母亲身上洗得褪色的蓝布褂,有时像儿时见到的威海湾,一朵白云宛如一只白帆在海面上行进。晚上,不用开灯,静静地坐在窗前,月光仙子该来了,她薄薄的裙纱慢慢拂过我的脸,铺向写字台,掠过书架,在墙上摇曳。小矮人儿挥舞一只魔棒,林间树枝树叶一起奏响乐曲,似乎还听得到口哨声。偶尔可以邀约到月亮女神,那便是一场欢乐的歌舞盛宴。躺在床上,沐浴在月光里,闭上眼,我也在歌舞声里翩翩。

  窗外总有你看不够的景:砖塔胡同,对边的墙上,新出现两个大大的拆字,红颜色把拆字圈得格外醒目,像两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发女孩,白衣黑裤长腿,跳着绳从“眼睛”前掠过。几个妇人在“眼睛”前驻立说话,提篮里探出刚买到的莴笋叶。一只流浪白猫坐窗外等我给她喂食。一帮麻雀落在窗外矮墙上,七只,不吵不叫,转动身子在商量什么,忽地都飞走了。不,还有一只一动不动,似乎在闹脾气。一会儿飞回一只,转动着身子劝慰,片刻,一起飞走。树梢上长出一簇簇红色的芽苞,像欲绽放的花朵,几日后伸长开竟是红色的叶,再几天变成橘红色,又过几天,最外面的叶子成了绿色,和其他叶子一样。另一树上的新叶却是翠绿色的,绿得欲滴,像初生婴儿娇嫩的肌肤。多美啊,每日窗外不同的景,看不够。

  重病困于室内,许多时候,唯有窗台阳台可窥外面的世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窗便是看世界的眼,我通过窗看世界,看世界的心灵。特别是在门前有八级台阶的障碍后,我更依恋于窗前的无障碍。窗的对面要拆了,我担心会是一座高楼,那时窗的视线将不再是无障碍,看不到偶尔的蓝天,看不到月亮女神,进入视野的可能将是对面楼窗里的动静。趁现在我还能将窗外自然纳入眼底,采撷一支花一片叶,还有一种永远不引人注目的爱,写成一篇篇小文,发给朋友们闲暇时一起分享,取名为《窗外》。陆陆续续地写着《窗外》,几年时间,也有几百则了。

  电脑真是好东西,我通过电子邮箱才发出近几日写的《窗外》三则,就收到老板发来的幻灯片《雨》。点击打开,听到《卡农》旋律,连绵起伏,一幅幅画慢慢翻阅:少女雨窗深思,金色窗外雨丝如织,花苞滴雨,雨中湖边扶栏,公园小径风狂雨骤。依次看下来,如在雨中漫步,清新舒爽,特别是那条小径,长久地看,反复地看,沉醉于漫步心境,流连忘返。不能外出,画中漫步也是悠哉。燕炼发来《切·格瓦拉》话剧剧本、主题曲,一组格瓦拉照片,有声《格瓦拉传奇》。他知道我喜欢,为我找来这么全的资料,一个和我一样崇敬格瓦拉的人。切·格瓦拉是理想与激情的化身,为了理想和自由他可以抛弃一切,包括安逸的生活,爱情,也包括生命。无论多么艰难,他都坚定不移,一往无前,身上闪烁着神的光芒。我听着《格瓦拉主题歌》,我们决心和你一样:切?格瓦拉。坚定我的心让红旗飘扬,接过你的枪奔赴战场,唱起你的歌就有了力量,走在你的路上我们有了新的方向。热情激荡,立即回燕炼一首小诗《感谢格瓦拉》——

  切·格瓦拉牺牲已经40年了

  我一直觉得他像兄弟一样和我生活在一起

  他是个纯粹的人,心里充满爱和激情,愿意为别人付出,没有自己。

  他是个浪漫的人,穿着、行动,随心所欲。

  他是个圣徒,虽然他不信任何宗教,但他爱全人类,为人类的平等和幸福而战斗,以至献出生命。

  我做不到他那样完美,但可以在生活中真心向他学习。

  感谢格瓦拉和我在一起。

  邮箱里还有一封屈子的信,不期而至,网络把美国拉近在咫尺,把他的关切带到我的身边。

  

  能用上电脑,要感谢燕炼。那是1997年的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

  要能有一台电脑该多好呀,给听众回信都方便许多,还能在电脑上写作。在与燕炼电话聊天时,我无意间透露出多年的渴望。

  我来策划一下,在网上为你募捐一台电脑。燕炼兴致勃勃地说。

  行吗?我感到极大的诱惑,却一时不敢相信。

  怎么不行?你写个文,我贴到瀛海威上,再来一番鼓动,准成。

  妥当吗?我是说在网上募捐。

  没什么不妥的。网络是个更大的自由的空间,我们并不强求谁,只是表达你的一个愿望,同时也为虚拟世界提供一个现实世界帮助他人的机会。

  为我,合适吗?我仍在迟疑,不自觉地又抛出一个问号。

  燕炼笑了,你这么个果断的人,怎么在这事上磨叽了。为你和为其他人不是一样的吗,会有什么区别呢。

  电脑的诱惑力太大了,于是弄出一篇《我的一个愿望》交给他。燕炼加《序》发在网上,呼吁大家为我圆梦。

  第四天清晨燕炼打来电话:问题解决了。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他说:电脑有了!

  真像做梦。一直是呼吁社会帮助残疾人圆梦,今天轮到网友们圆了我的梦,而且仅仅四天就实现了。网络真是太神奇了。

  电脑摆在桌面上,还配了一台打印机,写字台立刻有了现代气派,更重要的是我可以在电脑上写作了。那一年我五十七岁,仍是孩子新年穿新衣的劲儿。

  燕炼几乎每天都在电话里给我上电脑课。

  昨天敲了多少字?速度如何?

  三百多字,一分钟十个左右吧。

  不错,现在打开“文件”,把《绝症求生》一文调出来。

  诶,怎么里边什么也没有?

  你不是存进去了吗?昨天还检查了一遍呢。怪事?他琢磨一下问,你后来又接着编辑过吗?

  又敲了点,可不知碰了哪个键,字儿全没了,我不敢再进行,就退出界面了。

  退出时有没有提示“是否保留修改”你选的是“是”,还是“否”?”

  当然选“是”啦。

  得,那还不没?应该选“否”哇!

  应该选“是”呀,选“否”不就是不要了吗?

  可你在退出之前已经把文字都搞丢了,再选“是”不就确认了丢失状态吗?燕炼的声音明显提高带着恼怒,小芝在旁听了幸灾乐祸。我郁闷,这可是我录入了好几天的东西,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磕磕碰碰着,电脑走进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互联网,开启了一扇更大的窗,通往世界,通向宇宙。我每天迫不及待地打开窗,向更远处眺望。在网络世界,我们都不再是残疾人。《残疾人权利公约》确认残疾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在互联网络世界里,平等、参与、共享已完全能够实现,甚至在许多人看来有许多障碍的盲人,在语音辅助帮助下也同样可以无障碍畅游网络,期间高手不计其数。我要呼吁残疾人信息工程,帮助残疾人走上信息高速公路,变体力劳动劣势为智力优势,真正平等参与社会。

  又有一封邮件,是窗子的。孙大姐,我擅自作主在搜狐上用你的名字建立了博客,已在上面发了你的几篇文章。你点击我给你的链接进去看看。这是你的园地,你可以常去耕耘种植,相信很快就能见到花开满园。窗子可谓网络前辈了,就连丈夫都是网上找来的,春节一起来拜年,是个实在,有见识,有信仰的人。窗子爱好文学,经常能读到她的文章,她的文字是她且行且唱的歌谣,带着梦一路前行。她送我一套床罩被罩和枕套,用红黄蓝三色组成图案的棉布。她说,用光的三原色组成的图案,就是想让你的屋子充满阳光!一个有心人,又为我建立了博客。我也有博客了!又好奇又新鲜,立马按她给的路径进入。已经有几个评论了。

  我按窗子教我的方法想发表个感想,可不行,似乎这个地盘不把我当主人,再试,仍不行。无奈,只好给窗子发邮件讨教。

  窗子回复,您可能是没有登陆,写博客首先要登陆,您登陆了吗?在您的博客左上方有“登陆”二个字,点击会出现“用户名”“密码”两项,您分别填入和您邮箱一样的“用户名”“密码”,再点下面红色的“登陆”就成了!我的邮箱也是窗子帮我建立的。登陆之后,左上方还有“撰写新日志”的字样,您再点这几个字,就可以发新文章了。盼望着看到您的新文章!

  我是直接从她提供的链接进去,还以为这样就是登陆了。按窗子指导的方法马上登陆,撰写新日志:初登博客,晕头转向,今天才给大家拜年,谢罪啦!谢谢朋友们读我的文字,献丑,多多指导!祝各位新年好运,著作丰收!特别感谢窗子老师的帮助!写完点击发送。没反应。再一次,多按几次,终于发出了。结果一看,出现了三篇同样内容的文字。

  哪儿又出错了?只好再请教老师。

(0)

相关推荐

  • 窗子与镜子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 一个人面对自我的时候,需要的是镜子, 自己通过窗子,就能够看见世界的明亮, 自己使用镜子,就能够看见自己的污点.

  • 江苏盐城知名作家“韦江荷”作品,现代诗《那扇窗子》

    The end 韦江荷作品   那扇窗子 最心律不齐时,我保准 你会看到我,蹲在一高高的土丘上 向着远方,向着远方有村庄的地方 扫射,寻觅,张望,泪眼婆娑 这肯定会在一个漆黑里,人影稀疏 我独自一人,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17)——扼住命运的咽喉(下)

    一部半导体收音机就放在床头随时收听.广播从早上四点一直到次日凌晨1点半,内容极其丰富,除了新闻.音乐经常陪伴着我,小说连续广播是我每天守着点要收听的节目,此外,电影.广播剧院以及阅读与欣赏也是我非常喜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18)——我可以叫你妈妈吗?

    中秋节,一个小姑娘背着个背包出现在我屋子里.她放下包,站在我的床前.我一怔,这不是小晟吗?你妈妈呢? 她低着头说,我妈死了.先是得肺炎,住了两个月医院.出院后精神挺好,说我一直陪着,耽误了许多功课,她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19)——住在淑绅家

    天气渐渐冷了,小潘来帮忙在屋里装上了煤炉取暖.煤炉对我始终是个难题,需要添煤,每天还要封炉,还要清炉灰,经常把煤炉弄得熄了火.开炉子难度大,要打开前一天封好的炉子,夹出带火的煤,取出下面一块已烧完的煤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20)——北京病残青年俱乐部

    刘京生.吕争鸣和曹雁又带来了更多的残疾朋友.司德林先天性脊椎裂,双下肢残疾,后又患肾结核,他来时送我一期<长江歌声>,内有作曲家谷建芬为朱宪臣诗<希望的曙光>谱写的词曲及记者文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22)——与名人面对面(下)

    谈到俱乐部今后的打算,我说:残疾人民间团体和自立互助精神是国际自助运动在我国的实验,这是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符合党的群众路线和两条腿走路原则,符合我国人多贫穷的国情,同时发挥残疾人的潜在力量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23)——他们离我而去

    市民政局来了工作人员,说俱乐部给市长的信和给民政局的报告都收到了,市委和局领导很重视此事,让他们来了解情况.他们详细询问并记录了我的年龄,学历,病情,家庭成员,生活情况,经济来源,筹备俱乐部经过,核心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24)——谁是救助者(上)

    我坚守着俱乐部这一片薄土,继续<朋友之间>的耕耘,藉此告诉病残朋友们,俱乐部还在,自立互助的宗旨没有改变.重病在床医生也无能为力的时候,谁能救赎?只能自救.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康复自救,创造了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25)——谁是救助者(下)

    标签的需要是因为存在明显差异,残疾人这个标签,在凸出这个群体的表面特征的同时,也显现这个群体缺失的那些权利.劳动.学习是残疾人的权利,出行.娱乐同样也是残疾人的权利,还应当有发表意见要求获得合法权利的 ...

  • 病榻上的救赎 孙恂传记(26)——心灵的救赎

    长期以来,重症肌无力病因的自身免疫论一直占主导地位,国际有关学术探讨,大多是围绕抗体问题,虽然已发展到单克隆抗体工程和抗体透析疗法,但疗效并无突破性进展,以致于即便像希腊船王那样有优越的医疗条件,也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