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发麻是脑血栓前兆?教你如何正确防血栓!

调查显示,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血栓就像一个塞子,能堵住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通道,当堵塞发生在脑血管中,造成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身体就会相应地出现各种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什么样的人易患脑血栓?
1

三高患者及高龄人群

血压、血糖、血脂的增高都会导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形成脑血栓。

2

吸烟人群

吸烟摄入的多种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使血液粘稠度升高,增加脑血栓形成的机会。

3

久坐、缺乏运动的人

连续4小时不移动身体,血液流通速度减慢,就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

4

超重或肥胖人群

体重超标的人群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栓形成的风险也相应增高。

5

以前得过血栓性疾病的人

有过血栓疾病史的人,由于血管内膜已经有损伤,随时间推移,复发的风险随之增加。

脑血栓有4种早期信号

脑血栓前期一般是有迹可循的,生活中留心这些早期信号,能帮助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伤害:

1

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常见前兆症状之一,“三高”及高龄患者要特别注意。如果频繁出现,尤其与体位、头位变化无关的眩晕,就要警惕脑血栓的风险。

2

偏侧肢体无力

单侧手脚麻木、无力是脑血栓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出现不能用筷子夹菜、系扣子无力、走路时向一边倾斜等情况时,要注意脑血栓形成的可能。

3

口眼歪斜、说话含糊

脑血栓会造成面瘫,导致口角歪斜;脑血栓会导致“球麻痹”,表现为言语含糊、喝水时呛咳等情况。

4

视物模糊

突然出现视力模糊、单眼发黑等看东西不清楚的情况,也要警惕脑血栓发生的可能。

以上症状可能单一发生,也可能同时出现。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一旦出现突发的相应症状,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最快时间内就诊,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

做好几件事,血栓不上身

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应重点防控好危险因素,尤其是遵守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除了及时发现血栓外,日常生活中的积极预防也很重要:

1

控制好三高指标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要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或过度疲劳,应坚持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以达到控制好指标的目的。

2

增加锻炼

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停止运动。上了年纪的人更要注意,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做到劳逸结合,以散步、打太极拳等项目为宜。

3

饮食改变

人们要避免进食猪肝、猪心、蟹黄、鸡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食用豆类、玉米、小麦、苹果、西红柿、海带以及多种绿色蔬菜等食物。

4

限制酒精摄入

大量酒精进入体内,产生过量的脂质过氧化物,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服了降压药后不能喝酒。因为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本身因药物作用而降到正常的血压会更低,容易引起突发性低血压,发生晕倒、跌伤等意外。
5

不吸烟

吸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易引起脑动脉硬化斑块处血栓堵塞。

6

避免情绪激动

情绪突然激动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末梢动脉收缩,血压骤然升高。那些脑血管已有病理改变者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很容易脑血管破裂,导致中风。因此,遇事不怒,心胸开阔,避免过度兴奋与悲伤,对防止中风发生很重要。

《上术健康》联合千名医学科普达人,每天更新百篇以上医学科普文章,您只需完善您的信息,所有文章会自动带有您的头像、姓名、医院、职称等门诊信息,成为您自己的科普文章。您可以一键转发,您转发后,您的患者看到此文后如果再次转发,转发的文章依然带有您的门诊信息。

上术健康专业版

一分钟让您成为科普专家!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