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21

晨读

文言知识加油站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 ①加惠于人。(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②喜爱,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吝惜,舍不得。(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怜惜。(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左传》)
⑤通“爰”,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躇。《静女》)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1)形容词。

①舒适,安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述而》)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安全。(谢庄遂安。《冯婉贞》)

④安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①养生。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代词。哪里,怎麽。   沛公安在。(《鸿门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文化常识积累

1、科举前选拔官员

(1)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2)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2、科举考试相关概念

(1)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5)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6)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7)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8)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9)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10)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11)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12)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13)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14)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15)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16)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名句默写

一、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二、【河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一句写大鹏能够乘着如羊角一样的旋风盘旋而上至几万里的高空,“_________”一句写斥鴳只能在草丛中飞行,两种对比即是“小大之辩”。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一些太学生“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翱翔蓬蒿之间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佳作快递

【2021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新篇章。1949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力开拓,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阔步前进,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壮丽诗篇。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岁华诞,向新的征程挺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校团委举行“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主题演讲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

曾经小小赤船披波斩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化作新时代中国梦的巍巍巨轮。今天,作为时代新青年,我很荣幸演讲“览百年风华,创千秋伟业”。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普遍歌颂普罗大众的伟大,亦须知道它又是一个以青年为主体的政党。人们时常深知人民力量、社会责任,但青年的作用少有谈及,为此,作为青年的我们,有必要明确青年之担当、时代之使命。

中国革命、建设也是一代青年胸怀伟业的逐梦之途。曾记否,青年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的志向;遥忆周总理“邃密群科济世穷”的伟大。王尽美的奔波、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红糖水”的赤色之梦,在那大夜弥天的时代如初升旭日、红霞满天。有志青年“团结起来”,演绎国际歌的信仰,使中国革命有了正确航向。

中国改革、复兴之路亦是青年成长创业的大道。市场经济催生创业主体,人民先富帮后富。而青年马化腾、刘强东等艰苦创业,与特区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决心桴鼓相兴,继而参与社会慈善,为第三次分配贡献力量。而今,“双创青年”、大学生村干部等群体青年缵衍初心,推进时代发展。青年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迸发,军事看山东舰、科技看探索月背工程;交通看“复兴号”。海域有雪龙,苍天浮鹊桥。这就是青年的伟大力量、强国之泉。

如今,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回首抗疫史诗,青年无疑是一笔鲜丽的色彩。你们看那最美逆行者的眼神。方舱读书哥的担当,恰恰形成当代公民精神。这种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壮举,是青年的高度概括与集中表达。

为使党的光辉照万代,千秋伟业携手伟大复兴,我们必定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用拼搏与奋斗为赤色巨轮模续航接力。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普遍的青年义务也在特定的时代下有着特殊而具体的要求。

新时代

中国需要强大,必使新青年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新时代的中国需要光芒万丈,吾侪必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行动讲好中国故事;在当下人人手握“金话简”的时代,坚决与错误的“和平演变”思想作坚决斗争、坚决与腐朽的西方敌对思想作斗争、坚决与肆意的网络谣言作斗争!

唯有中国青年继承党的精神,培养责任感、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修正错误,“批叛创新”思维与理智分析时局,中国复兴之路方可行稳致远!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晚练

(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六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生肖文化无时无刻都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围绕生肖文化起源的说法        。其实生肖之“生”,乃指“生辰”,“肖”意即“像”。大量文献说明,生肖文化萌发形成于先秦时期,确立于东汉。在一些      下来的岩画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动物图案      最早甚至可以,到史前的传统时代。有关生肖属相之说最早见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南北朝时期民间就开始普遍使用生肖。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诗》。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        之作用。今天,生肖文化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如《十二生肖系列纪念币》采用齐白石、徐悲鸿等绘画大师的名画设计,通过浮雕雕刻,再现了这些大师独具匠心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从指甲钳、茶杯、小电风扇、零钱包、打火机,到茶叶匙、刀架、水壶,生肖元素的融入提升了这些物品的附加值。

17.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肖文化无时无刻都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B.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肖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C.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无时无刻都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D.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中,渗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与我们的民族深度交融

【答案】D

【解析】原文错误有“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生肖文化无时无刻都”结构混乱,属于中途易撤;“无时无刻”要与“不”合用,用在“不”前,表示“时时刻刻都……”之意,否则表意自相矛盾不合逻辑;“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属于并列不合乎逻辑。A.“无时无刻都”不合逻辑;B.“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修饰关系和中心词之间不合逻辑;C.“无时无刻都”和“人们生产、消费的赖以生存的各个环节中”均不合逻辑。故选D。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众说纷纭    流传    追溯    画龙点睛

B. 众说纷纭    留传    回溯    点铁成金

C. 甚嚣尘上    流传    回溯    画龙点睛

D. 甚嚣尘上    留传    追溯    点铁成金

【答案】A

【解析】第一空,众说纷纭:各种说法又多又杂,很不一致。甚器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器张,含贬义。语境为“围绕生肖文化起源的说法”,不含贬义,只是说说法多,应该用“众说纷纭”。第二空,流传:(客观上)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主观上)遗留下来传给后代,。语境中强调客观上的传承,应该用“流传”。第三空,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回溯:回顾、回忆。语境中强调探索由来的作用,应该用“追溯”。第四空,画龙点晴: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加上精辟的语言,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点铁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造成很好的事物。语境中强调“首字”这个关键处的作用,应该用“画龙点睛”。故选A。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肖文化还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

B. 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对生肖文化的传播有重要作用

C. 日常生活的商品设计与生肖文化的关系也变得密切

D. 生肖文化的艺术价值决定了日常生活的商品附加值

【答案】A

【解析】选择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需要结合上下文,从句式、句意和语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前语境是说《十二生肖系列纪念币》的作用,属于生肖文化,排除“商品设计”作主语的BC,主体对象照应不周,衔接不自然;后语境强调“生肖元素的融入”的作用,属于设计方面,空处应该引出并落实到“设计”,排除D,首先主体对象“价值”不能照应上文,与后文联系也不紧密。故选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前四种是战争、饥荒、瘟疫、污染)。医学证实,每支烟燃烧时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几十亿个颗粒,其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种致癌物。______,就会黏附在气管壁和肺泡上, 易导致气管炎、肺气肿乃至肺癌。______? 原来尼古丁进入血液循环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并在烟客脑中产生“尼古丁受体”。这就如同大脑中一个需要随时填补的空缺,______,大脑就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身体赶紧通过吸烟补齐。如果不及时补充,烟客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上瘾症状。

【答案】    (1). 这些有害物质吸入人体    (2). 烟客为什么会吸烟上瘾呢    (3). 一旦出现尼古丁短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前面先说有烟燃烧会哪些有害物质,后面说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的情况谁就会怎么样,所以答案表述为“这些有害物质吸入人体”。第②处后面的烟客脑中产生“尼古丁受体”,对后文烟客吸烟上瘾原因提出问题,所以答案表述为“烟客为什么会吸烟上瘾呢”。第③处所在语境是尼古丁对大脑的影响,结合前文“空缺”和后文“补齐”,所以答案表述为“一旦出现尼古丁短缺”。注意字数限制。

21. 下面是某校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处理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如果校园发现体温异常的学生,首先报告校医,接着校医报告校长,校长指定专人送医就诊并通知学生监护人陪同,如果排除疫情,班级恢复正常活动,如果确诊,学校启动疫情应急预案。同时报告辖区教育局和防疫部门,并在它们指导下落实有关预防控制指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应用中

图文转化能力。图表为“某校校园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处理的流程图”,流程图的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行进程序,用箭头按序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本题从“发现体温异常的学生”开始,报告校医、然后是校长。校长通知学生监护人,并且派专人送医。医院就诊又分为两种情况,依照箭头指示,依次写出处理过程即可。组织语言、规范作答时确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有时需要根据事理适当转换整合信息。

二、【2021届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文学的历史使命。作家需要以实践作答,将其落实到笔头上,用优秀的作品说话。否则,“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就可能成为一个喊得很响却难有着落的口号。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其关键是尊重文学的天性。

“故事”冠以“国”字号,就要求大气、宏观。所以有评论家认为,相对于“个人叙事”“日常生活”和“私人生活”,中国故事应该更偏向于一种全新的、宏观的视野。这一观点固然很有道理,然而在具体创作中,作家所关注的往往是个体生命,很少有作家在叙述故事时只关注故事的框架是否足够宏大,视野是否足够开阔,再大的叙事格局也要落在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上,所以如何刻画出鲜活生动的形象才是关键。以孙犁的《铁木前传》为例,作品关注的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属于典型的中国故事。从审美角度看,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作者的生命叙事。不管是木匠黎老东、铁匠傅老刚,还是他们的子女六儿、九儿,都十分鲜活。

文学中的生命不同于哲学中的生命,哲学中的生命理念是对生命活动意义的体认,而文学中的生命理念则是对生命自身状态的体认。文学中的生命叙事是作家对自身生命状态的表达,既包括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一面,也不排除对现实困境、精神创伤的宣泄。在文学活动中,体验生命的现实状态、领悟生命的奥义、在感性层面增强叙事的张力,是文学家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

文学的价值来源于生活,人物所具有的生命感、生命气场,才是散发强大艺术感发力量的源泉。生命感来自人的内在,其中凝聚着生命的张力。生命气场则来自人物的独立和个性,能够与同质化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最容易被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也最能引发其共鸣。正如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在《个体的价值与命运》中所言:“最真实的个人情感是最普遍的。”

与现实生活一样,文学中的每个生命个体都不是孤立、封闭的,他们身上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从这个角度讲,时代精神就蕴含在生命叙事之中,这一点已经为成功的文学作品所充分证实。例如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就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标志性作品,这部作品格局广阔,堪称表现农村生活的巨幅画卷,民族之魂、人文之髓、人性之杂都凝聚在主人公白嘉轩、鹿子霖和他们的后代,还有鹿三、黑娃、田小娥、朱先生、冷先生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人物个体生命之中。

对作家来说,时代为创作提供动力和资源,也给予作家一种紧迫感。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这个时代里的生命故事。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面对的现实生命体十分复杂,但人性深处的复杂仍然有一种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向善、向上、向自由、向光明。此外,讲好中国故事,还取决于作家对时代、历史、祖国、民族之间关系的微妙调节。美国著名小说家奥康纳说:“艺术需要一种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微妙调节,无须改变它们各自的本质,它们就能通过对方彼此看见。”

中国故事蕴含着中国人民的特殊经历,这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中国人在充满复杂和变化的现实中,面临生存和精神问题时的承受状态和解决方式。对于文学而言,中国故事既是源泉,也是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能够推动文学重新进入中国变革与复兴的进程,也能呼唤作家融入现实、直面生活,深入解剖中国的社会肌理,展现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欲求。

(摘编自洪兆惠《在生命叙事中彰显时代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不要去关注故事的框架和视野,而要把重点放在对个体生命自关注上。

B. 文学生命理念与哲学生命理念的体认对象不同,前者侧重生命活动意义,后者侧重生命自身状态。

C. 作家在面对变化复杂的现实时,由于生存和精神问题等的困扰,可能会有对现实困境、精神创伤的宣泄。

D. 作家之所以要讲好中国故事,是因为时代对其施压,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动力和故事资源。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不要去关注故事的框架和视野”分析错误,根据文中“很少有作家在叙述故事时只关注故事的框架是否足够宏大,视野是否足够开阔”的信息可知,不是“不要去关注”,而是“不能只关注”。B.“前者侧重生命活动意义,后者侧重生命自身状态”错误,“侧重生命活动意义”和“侧重生命自身状态”两者互换。D.“作家之所以要讲好中国故事,是因为……”因果不当,根据“时代为创作提供动力和资源,也给予作家一种紧迫感”的信息可知,时代只是为作家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其原因。故选C。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先指出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点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B. 文章立足于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中的生命叙事,并运用具体事例阐释了作家应如何实践。

C. 文章引用鲍桑葵的话,有力论述了故事中人物的生命感凝聚着生命张力,并能引起读者共鸣。

D. 文章结尾既指明了中国故事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又强调了作家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意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论证对象不当,“有力说明了故事中人物的生命感凝聚着生命张力,引起了读者共鸣”分析错误,根据“生命气场则来自人物的独立和个性……最真实的个人情感是最普遍的”的信息可知,引用鲍桑葵的话应是有力地说明了故事中人物的生命气场最容易被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也最能引发其共鸣。故选C。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故事固然不同于个人叙事,但创作时,它的叙事格局也要落在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上。

B. 尊重文学的天性,离不开作家对生命现实状态的体验、生命奥义的领悟等方面。

C. 时代精神蕴含在生命叙事中,这一观点在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里得到充分证实。

D. 文学家只要把握好创作与时代、历史、祖国、民族之间的关系,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D.表达绝对。“只要把握好创作与时代、历史、祖国、民族之间的关系,就能讲好中国故事”分析错误,根据“在文学活动中体验生命的现实状态、领悟生命的奥义在感性层面增强叙事的张力,是文学家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和“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这个时代更的生命故事”以及“此外,讲好中国故事,还取决于作家对时代、历史、祖国、民族之间关系的微妙调节”的信息可知,这里的表达以偏概全,说法绝对。故选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