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莱之乱时的平度之战:叛军用红夷大炮攻城,知州殉国 2024-08-07 03:44:27 在《明史·庄烈帝本纪》当中,关于“崇祯五年二月”的记载,只有约三十个字: 二月己巳朔,孔有德围莱州,巡抚都御史徐从治固守。辛巳,孔有德陷平度。 这短短几句话,对于外地的读者来说,可能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但对于胶东半岛西部的莱州、平度两地的人们而言,约三十个字的背后,意味着一段沉痛的历史。 (配图均为平度博物馆的场景)在崇祯五年的“登莱之乱”中,半岛西部曾长期是主战场,莱州府城被围困大半年,而平度州则被叛军攻陷过,兵火涂炭之后,死伤者众多。以往的介绍,对莱州保卫战着墨较多,对平度这段历史提到较少。莱州坚守不屈,涌现出朱万年等一批忠勇人物,诚然值得称赞。而平度虽然失陷,但亦不乏仁人志士。因此,本文就根据史料的记载,简要回顾一下“平度之战”的经过。实际上,如果严格按照军事学的标准,“莱州保卫战”可以算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而“平度之战”就只能算是一场低烈度的战斗,因为作战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对等。当时叛军在莱州城下受挫,就一方面继续围城,一方面分兵南下,目的大概是为了掠夺粮饷,切断莱州的臂膀,做长期围困的打算,虽然没有准确的人数记录,但分兵南下攻打平度的叛军少说也有数千,而平度守城的明军人马可能只是几百的规模。 更何况,平度只是一座州城,城墙高度、护城河的深度均不及府城莱州,并无坚固工事可以依托防守。亲历过此事的官靖共(清初进士,官姓为平度望族)后来在撰写《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时回忆说:“吾州以弹丸黑子之地,城无完堞,池无勺水。”而城外的叛军却携带了当时尚比较罕见的攻坚重武器——红夷大炮(亦写作红衣大炮,红彝大炮)。《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载:“时东牟(登州)为滨海巨镇,有西洋所进红彝砲,容药石余,无坚不克,登兵得之破招、黄。”也就是说,孔有德叛军占据登州之后,得到了城里从西洋引进的红夷大炮,依靠这种武器,很快攻陷了黄县、招远。平度这次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倘若在“甲申之后”,明朝地方官员遇到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多半会选择开城投降。不过,在崇祯初年,士林之生气仍在,守节之忠臣仍多。当时负责防守平度城的知州陈所闻,并没有投降或者逃走,而是聚集城中士绅,坚持守城。陈所闻,就是官靖共在《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提到的“陈公”。他是北直文安县人,彼时刚上任不久,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事关生死存亡的时刻。在叛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陈所闻虽然很有勇气,但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知道强弱悬殊、凶多吉少,自己守土之责不可推卸,但普通百姓的身家性命却不应白白牺牲。于是,在守城之前,他提前通知老幼之民外出避难,自己带领一批自愿留守的义士在城头防御。当天的辰时,“平度之战”正式开打,陈所闻一方虽然人数、装备均不及叛军,但也坚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了酉时,叛军才攻入城内。按照官靖共的记载,城陷之际,已经负伤的陈所闻赶回知州公署,将官印交给仆人,吩咐他突围送给上封,然后自己挥刀巷战,力竭而死。不过,在《明史·徐从治传》、《崇祯长编》当中,记载的都是他自杀殉国。当然了,虽然细节有所出入,但陈所闻殉难一事,是没有疑问的。叛军在攻陷平度之后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很快弃城离去。这虽然主要是担心分兵过多、战线太长的缘故,但当地人的顽强抵抗,也算是原因之一。 明军收复平度之后,陈所闻的事迹被上报朝廷。朝廷下令:所闻赠太仆少卿,赐祭葬、建祠、廕子。而平度人也没有忘记这位忠勇的知州,十多年之后,明朝虽然已经灭亡,但当地士绅仍向清朝方面请命,申请将陈所闻入祀平度州名宦祠。正是在这一申请得到批准之后,官靖共才撰写了那篇《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以作纪念。 赞 (0) 相关推荐 北方第一海关:密州板桥镇市舶司 郭泮溪北宋板桥镇市舶司示意图.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时任知密州的朝奉郎 范锷上书朝廷,请求在地理位置优越,对外经济贸易发达的密州板桥镇设立市舶司.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5年后朝廷终于批准 ... 【清荷文苑】平度知州周思谦 [编者按] 在明代的平度州官中,入国史并立传者,仅周思兼一人. [七律·平度知州周思兼] 词/张馨匀 躬巡效野察民情,仁政清廉远播声. 救赈废苛恩浩荡,用谋执法度分明. 雄才自得朝廷识,大略长教社稷平 ... 小研究:忠烈巡抚谢琏 木木文字 忠烈巡抚谢琏 陈振林 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但是,在山东莱州,七月初六就是他们的七夕节,他们将七夕节提前了一天.莱州人民这样做,与明崇祯五年(1632年)年莱州保卫战相关,是为了纪 ... 卷一百三十八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莱州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莱州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莱州府表> <史部, ... 王锡缙宦迹简览 王锡缙宦迹简览 王锡缙(1718-?),廪贡生,四川威远县人.乾隆十年(1745),锡缙遵直赈事例递捐同知,十四年(1749)应例授任福建汀州府清军同知,时年32岁(农历记虚岁).十七年(1752)与 ... 明末登莱之乱时的蓬莱知县秦世英,官运不济的典型例子 在古代,一个官员在仕途上能取得多大成就,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出身背景,二是为官之道,第三就是"运气". 这三点当中,出身背景由先天决定,为官之道也有迹可循,总之大体都可以提 ... 连续两场加时,浓眉缺战,三旬老汉获评本周最佳劳模 2月9日11时,听说湖人主场迎战雷霆,本以为雷霆对湖人,是"鸡蛋碰石头",毕竟比实力雷霆是硬伤.怎料此战湖人众将三分熄火,任凭使出浑身解数,这三分雨就是不听召唤.再加上雷霆亚历山大 ... 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平定黄巾军之乱时被董卓嫉妒,杀光董卓全家 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当中有很多枭雄出现,每个人物的背后也会有着不同的故事和多面性,皇甫嵩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多面性的人物,能被人们称为人人喜欢的良将,也是很多人眼里的杀戮者,随手就能葬 ... 怒时不言,恼时不争,乱时不决 所有坏情绪,最后"埋单"的都是自己.有人说,过日子就像打拳赛,越是急躁,越容易自乱阵脚.有句话说:"生活中大多数烦恼都是我们的情绪带来的,而不是事情本身难到无法处理.&q ... 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拥兵三十万,为何三个月就败亡? 公元前154年,汉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叛乱爆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起兵造反!当时,吴王刘濞拥兵三十万,挥师西进,声势十分浩大,引起了天下的震动.然而这场"七国之乱"只持续 ... 军事家韦孝宽:乱敌国巧用离间,战玉壁以守待攻,平内乱城有不攻 韦孝宽,本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南北朝时期北周著名军事家.公元508年,韦孝宽生于一世代将门之家,其父韦旭,为北魏右将军.南豳州刺史.他自幼喜欢涉猎经史,尤其爱读兵书.刚刚进入 ... 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时,云贵总督在干什么? 清朝有八大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建省后又设了东三省总督). 这八大总督因手握兵权,都是权倾朝野的封疆大吏,不过云贵总督却比较特殊 ... 【简心诗苑】最是红黄码乱时 丹友成天闹——富贵二广牡丹诗词五首 最是红黄码乱时 丹友成天闹 --富贵二广牡丹诗词五首 (一)栽牡丹 柱杖携苗到丹田, 挥锹四顾坑自圆. 根排匀称须舒展, 树立刚直梃傲然. 沙土未填不自满, 踏实遂感密无闲. 浇足一次清泠水, 只待年 ... 天空大乱斗:好友对战的标枪王者游戏小程序,快来欺负好友 沐沐带你发现好游戏! 沐沐今天推荐这款游戏叫<天空大乱斗>,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我找不到的好游戏! 「良心好游戏推荐」 搜罗了好玩的微信小游戏大全, 模拟经营游戏.恐怖游戏.消除游戏.休 ...
在《明史·庄烈帝本纪》当中,关于“崇祯五年二月”的记载,只有约三十个字: 二月己巳朔,孔有德围莱州,巡抚都御史徐从治固守。辛巳,孔有德陷平度。 这短短几句话,对于外地的读者来说,可能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但对于胶东半岛西部的莱州、平度两地的人们而言,约三十个字的背后,意味着一段沉痛的历史。 (配图均为平度博物馆的场景)在崇祯五年的“登莱之乱”中,半岛西部曾长期是主战场,莱州府城被围困大半年,而平度州则被叛军攻陷过,兵火涂炭之后,死伤者众多。以往的介绍,对莱州保卫战着墨较多,对平度这段历史提到较少。莱州坚守不屈,涌现出朱万年等一批忠勇人物,诚然值得称赞。而平度虽然失陷,但亦不乏仁人志士。因此,本文就根据史料的记载,简要回顾一下“平度之战”的经过。实际上,如果严格按照军事学的标准,“莱州保卫战”可以算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而“平度之战”就只能算是一场低烈度的战斗,因为作战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对等。当时叛军在莱州城下受挫,就一方面继续围城,一方面分兵南下,目的大概是为了掠夺粮饷,切断莱州的臂膀,做长期围困的打算,虽然没有准确的人数记录,但分兵南下攻打平度的叛军少说也有数千,而平度守城的明军人马可能只是几百的规模。 更何况,平度只是一座州城,城墙高度、护城河的深度均不及府城莱州,并无坚固工事可以依托防守。亲历过此事的官靖共(清初进士,官姓为平度望族)后来在撰写《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时回忆说:“吾州以弹丸黑子之地,城无完堞,池无勺水。”而城外的叛军却携带了当时尚比较罕见的攻坚重武器——红夷大炮(亦写作红衣大炮,红彝大炮)。《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载:“时东牟(登州)为滨海巨镇,有西洋所进红彝砲,容药石余,无坚不克,登兵得之破招、黄。”也就是说,孔有德叛军占据登州之后,得到了城里从西洋引进的红夷大炮,依靠这种武器,很快攻陷了黄县、招远。平度这次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倘若在“甲申之后”,明朝地方官员遇到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多半会选择开城投降。不过,在崇祯初年,士林之生气仍在,守节之忠臣仍多。当时负责防守平度城的知州陈所闻,并没有投降或者逃走,而是聚集城中士绅,坚持守城。陈所闻,就是官靖共在《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提到的“陈公”。他是北直文安县人,彼时刚上任不久,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事关生死存亡的时刻。在叛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陈所闻虽然很有勇气,但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知道强弱悬殊、凶多吉少,自己守土之责不可推卸,但普通百姓的身家性命却不应白白牺牲。于是,在守城之前,他提前通知老幼之民外出避难,自己带领一批自愿留守的义士在城头防御。当天的辰时,“平度之战”正式开打,陈所闻一方虽然人数、装备均不及叛军,但也坚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了酉时,叛军才攻入城内。按照官靖共的记载,城陷之际,已经负伤的陈所闻赶回知州公署,将官印交给仆人,吩咐他突围送给上封,然后自己挥刀巷战,力竭而死。不过,在《明史·徐从治传》、《崇祯长编》当中,记载的都是他自杀殉国。当然了,虽然细节有所出入,但陈所闻殉难一事,是没有疑问的。叛军在攻陷平度之后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很快弃城离去。这虽然主要是担心分兵过多、战线太长的缘故,但当地人的顽强抵抗,也算是原因之一。 明军收复平度之后,陈所闻的事迹被上报朝廷。朝廷下令:所闻赠太仆少卿,赐祭葬、建祠、廕子。而平度人也没有忘记这位忠勇的知州,十多年之后,明朝虽然已经灭亡,但当地士绅仍向清朝方面请命,申请将陈所闻入祀平度州名宦祠。正是在这一申请得到批准之后,官靖共才撰写了那篇《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以作纪念。
在《明史·庄烈帝本纪》当中,关于“崇祯五年二月”的记载,只有约三十个字: 二月己巳朔,孔有德围莱州,巡抚都御史徐从治固守。辛巳,孔有德陷平度。 这短短几句话,对于外地的读者来说,可能并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但对于胶东半岛西部的莱州、平度两地的人们而言,约三十个字的背后,意味着一段沉痛的历史。 (配图均为平度博物馆的场景)在崇祯五年的“登莱之乱”中,半岛西部曾长期是主战场,莱州府城被围困大半年,而平度州则被叛军攻陷过,兵火涂炭之后,死伤者众多。以往的介绍,对莱州保卫战着墨较多,对平度这段历史提到较少。莱州坚守不屈,涌现出朱万年等一批忠勇人物,诚然值得称赞。而平度虽然失陷,但亦不乏仁人志士。因此,本文就根据史料的记载,简要回顾一下“平度之战”的经过。实际上,如果严格按照军事学的标准,“莱州保卫战”可以算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而“平度之战”就只能算是一场低烈度的战斗,因为作战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对等。当时叛军在莱州城下受挫,就一方面继续围城,一方面分兵南下,目的大概是为了掠夺粮饷,切断莱州的臂膀,做长期围困的打算,虽然没有准确的人数记录,但分兵南下攻打平度的叛军少说也有数千,而平度守城的明军人马可能只是几百的规模。 更何况,平度只是一座州城,城墙高度、护城河的深度均不及府城莱州,并无坚固工事可以依托防守。亲历过此事的官靖共(清初进士,官姓为平度望族)后来在撰写《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时回忆说:“吾州以弹丸黑子之地,城无完堞,池无勺水。”而城外的叛军却携带了当时尚比较罕见的攻坚重武器——红夷大炮(亦写作红衣大炮,红彝大炮)。《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载:“时东牟(登州)为滨海巨镇,有西洋所进红彝砲,容药石余,无坚不克,登兵得之破招、黄。”也就是说,孔有德叛军占据登州之后,得到了城里从西洋引进的红夷大炮,依靠这种武器,很快攻陷了黄县、招远。平度这次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倘若在“甲申之后”,明朝地方官员遇到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多半会选择开城投降。不过,在崇祯初年,士林之生气仍在,守节之忠臣仍多。当时负责防守平度城的知州陈所闻,并没有投降或者逃走,而是聚集城中士绅,坚持守城。陈所闻,就是官靖共在《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提到的“陈公”。他是北直文安县人,彼时刚上任不久,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个事关生死存亡的时刻。在叛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陈所闻虽然很有勇气,但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知道强弱悬殊、凶多吉少,自己守土之责不可推卸,但普通百姓的身家性命却不应白白牺牲。于是,在守城之前,他提前通知老幼之民外出避难,自己带领一批自愿留守的义士在城头防御。当天的辰时,“平度之战”正式开打,陈所闻一方虽然人数、装备均不及叛军,但也坚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到了酉时,叛军才攻入城内。按照官靖共的记载,城陷之际,已经负伤的陈所闻赶回知州公署,将官印交给仆人,吩咐他突围送给上封,然后自己挥刀巷战,力竭而死。不过,在《明史·徐从治传》、《崇祯长编》当中,记载的都是他自杀殉国。当然了,虽然细节有所出入,但陈所闻殉难一事,是没有疑问的。叛军在攻陷平度之后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很快弃城离去。这虽然主要是担心分兵过多、战线太长的缘故,但当地人的顽强抵抗,也算是原因之一。 明军收复平度之后,陈所闻的事迹被上报朝廷。朝廷下令:所闻赠太仆少卿,赐祭葬、建祠、廕子。而平度人也没有忘记这位忠勇的知州,十多年之后,明朝虽然已经灭亡,但当地士绅仍向清朝方面请命,申请将陈所闻入祀平度州名宦祠。正是在这一申请得到批准之后,官靖共才撰写了那篇《州守陈公崇祀名宦序》,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