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耀昌:解读生鲜电商、前置仓、沃尔玛、盒马、便利蜂…

灵兽按

对生鲜电商来说,增加订单密度、降低运营成本、让履约费用通过技术和密度来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端,就会走向盈利,未来空间不小。

作者/灵兽 李又寻欢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621篇原创文章

与陈耀昌约在东三环威斯汀酒店的行政层,我到的时候,他已经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见我进来后“东张西望”寻找,他挥挥手示意这边,露出给我印象最深的、他任职沃尔玛第一次见他时那标志性的笑容。

这位沃尔玛中国区原CEO还是一如继往地干练、沉稳,亦不乏幽默风趣。现在,他是高榕资本的投资合伙人,会针对消费、零售和电商类项目提出专业的建议与意见。对了,他自己早前还投资了美菜网,如今美菜网已经生鲜电商B2B领域头部企业。

陈耀昌现在是百胜中国、香港领展房地产信托基金等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领展是香港多家现代农贸市场的业主,并在香港一些购物中心里改造了不少农贸市场。可以说,陈耀昌一直服务于零售业。有着香港牛奶公司、沃尔玛、卜蜂莲花等零售业经验的他,对这个行业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而现在的他显然也更愿意聊得更多,《灵兽》与他对话的两小时里,生鲜、电商、便利店,其他包括前东家沃尔玛,可以说,他乐于“回应一切”。

而他的很多观点,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

延伸阅读:陈耀昌:沃尔玛中国速度的缔造者?

1

-生鲜电商为何爆发-

《灵兽》:目前炙手可热的生鲜电商,包括前置仓,竞争火爆,您怎么看?

陈耀昌:目前来看,这是生鲜电商的最好时机之一。配送到家已经成为了消费习惯,转化率也是最高的。生鲜电商的机会很大。不过,我个人感觉,生鲜电商未来几年比较难盈利。你甚至可以看到,有的企业规模越大,成本越高,亏损越严重。

《灵兽》:您这个观点和永辉创始人张轩松的一致,他前不久也说目前到家业务还没有一家是盈利的,所以要重新规划到家业务。

陈耀昌:比如前置仓,履约的成本不低。上游成本很好计算,从供应链端-大库-前置仓。现在最贵的是前置仓的运营费用,以及从前置仓配送到家的费用。例如某电商企业有一个玩法,用较高的补贴拉高客单价,这样履约费用的百分比就会比同行要低。这个也很容易让投资人在前期相信它的数据。但这不是自然流水的客单,一没有补贴可能马上客单就坐下来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生鲜电商也很有可能跑出头部企业来。

《灵兽》:生鲜电商要想跑到头部,需要怎样的条件?

陈耀昌:首先是培养习惯,生鲜是刚需,一旦消费认知和习惯养成,消费者可能就会接受一部分成本费用,这时候企业就可能有机会。但这个事情可能不是短时间能够发生的。

第二是未来的科技和技术发展,未来应该可以大幅降低前置仓的运营成本及配送到家的费用。尤其在配送上有非常大的空间。

《灵兽》:您的意思是,未来要想盈利,要在配送端做文章?

陈耀昌:对。是不是可以在配送端进一步分工?前置仓在单量密度很高的时候,理论上是可以分成两个一节,即集配式运输,配送到某一个社区、一个餐厅或一个大厦的楼下,这个成本是可控的,未来甚至无人驾驶配送就可以解决。而从楼上到楼上,到每一家用户手中,其实这可以通过社区的闲置人员来解决,这样成本会下降。当然,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没有企业这么尝试,仅把它分开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所以,对生鲜电商来说,增加订单密度、降低运营成本、让履约费用通过技术和密度来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端,就会走向盈利,未来空间不小。当然,这个路要走多久,就要看他们的生存实力,可以熬多久了。

《灵兽》:为什么生鲜电商开始爆发?

陈耀昌:生鲜零售是电商平台发展最慢、商品最高频、市场体量最大的赛道。除了有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以外,如果通过生鲜整合上游供应链,将来的商机不断。除了新零售出来,盒马鲜生对线上生鲜做了很大革命,带出消费者“生鲜到家”的习惯。但盒马的客户群相对高端,生鲜品类偏高级和低频。现在,盒马也在布局前置仓,往更高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近期涌现的叮咚买菜、社区团购等,商品消费高频很多,客户甚至包括50、60岁以前去传统市场买菜的人。

几万亿农产品零售市场,生鲜电商占7%。为什么阿里要做生鲜?因为还有93%的转化率,还有很大的机会。

《灵兽》:除了生鲜电商,零售业最热门的业态还有线下社区生鲜店,包括资本,都在竞逐这一领域。

陈耀昌:线下店是更重资产的运营,不一定适合套用电商的估值模型。生鲜零售要分析自身能力和竞争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方向去可持续发展,要在不断提升客户服务的同时,提升内部运营效率,达到可盈利的规模,对资金的运用和科学的现金流管理也非常重要。

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中国将有年销售额1000亿人民币的直营生鲜电商平台出现。中国线下零售没有一家生鲜的年销售接近千亿,而千亿规模的生鲜电商出来,就有机会去改造上游供应链。

2

-沃尔玛在进步-

《灵兽》:作为沃尔玛中国区曾经的CEO,您对沃尔玛应该是最熟的,您怎么评价它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一些战略和表现?

陈耀昌:沃尔玛现在大卖场已经放慢发展了,开店速度在微增长。不过它的运营效率总体还是可以的,优化网点的品质可以提升运营效率。

《灵兽》:那沃尔玛在中国的盈利来源是?

陈耀昌:沃尔玛在中国最大的盈利来源是山姆会员店,这个业态的客户定位非常清晰,销售和盈利的表现都比一般的大卖场要强劲。大家也可以看到,山姆会员店的发展速度在加快,未来在沃尔玛中国,尤其是在盈利这块,占比应该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沃尔玛大卖场不需要做太多,稳步提升就可以。总体来说,它在进步呀,或者说至少没有退步。

《灵兽》:如何来评价这个进步或是退步?

陈耀昌:我个人感觉,并不是说沃尔玛在中国有非常大的进步了,而是有的大卖场企业尽管在努力改善,但从财务报表上,因为大环境的挑战,有退步的迹象。从几个以大卖场为主力业态的企业来说,沃尔玛算是更有朝气的那一个,你说是不是?

▲识别上图二维码或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报名

3

-盒马为什么会慢下来-

《灵兽》:盒马鲜生这个业态,从爆红到放缓,目前好象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陈耀昌:盒马在某些城市某些地点是有足够的市场空间的。但要说只要有人口的地方都可以,这是不一定成立的。

《灵兽》:为什么?

陈耀昌:一日三餐,前置仓2000左右的SKU就可以满足了,它只需要三五百平米,密度也优于大店,可能客单价会少一点,但租金、装修费用可能不到大店的三分之一,坪效甚至还优于大店。从这个角度来说,前置仓的模型更适合在全国各地快速拓展。

《灵兽》:这样会导致什么情况?

陈耀昌:一个模式需要在全国各个城市得到充分验证才可以快速复制,比如说盈利的时间、培育的周期、供应链的区配程度、管理和运营能力的同步提升等。如果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这些问题凸显,就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营与发展。

盒马也曾公开表示过,要开到500家左右才是安全边界。但我认为,如果它要在短期内开到500家,会有两种可能,一是真的开到500家,同时面临的问题是,亏损可能也会几何级增长;第二个可能就是还没开到500家,自己会主动慢下来。

我看到盒马也在布局不同的业态了,这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的调整,盒马在不同城市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不同业态来获取不同的流量,这是一个好的变化。但未来如何,还要看市场的反馈。

4

-便利店生鲜供应链水平低-

《灵兽》:我们不再谈具体的企业,便利店也是这两年的热点,您认为它是一个风口吗?

陈耀昌:如果从其他市场的数据来看中国的便利店市场,中国的一线或二线城市应该出现非常有规模、盈利健康的便利店企业了。

《灵兽》:但是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啊。

陈耀昌:因为供应链的水平比其他区域(中国香港和台湾等)的便利店要差。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5年看不到便利店在生鲜供应链上有大的提升。

《灵兽》:供应链?

陈耀昌:大陆的7-11、全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相比,生鲜供应链水准差距都非常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规模就不敢投上游供应链。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他们还没有把生鲜供应链进一步完善的时候,美团、饿了吗等外卖平台把餐饮便利化了,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便利店在生鲜供应链上的发展。

《灵兽》:对于新冒出来的企业,如便利蜂这样的呢?

陈耀昌:人工智能很好,在管理商业的时候比人要好几倍。但便利店一般的商品选品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难是难在新品。这个对人工智能来说也很难。你觉得便利蜂的商品能力是不是很强?

《灵兽》:它有一部分的商品确实还可以。

陈耀昌:是的。但关键在于,它至少要在北京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吧?否则你怎么在其他区域复制和验证?还有,它做智能货柜、共享单车,这些尝试现在都基本停止了。(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寻求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