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的感受
一个星期过去了,把《“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这本书读完了,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叫于智博的小男孩,他自小成绩不好,是他人眼中的“留级差生”。可是,他仍然不放弃,始终坚持刻苦努力学习,最后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
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于智博成功的之处,即取得成功的法宝——书中提到的软实力。这些软实力就是智力以外的情感心灵,正是我主张的情感教育,这也是我拼命挤时间把书看完的原因。
他虽然输在了起跑线上,但他坚信:只有奋力拼搏,才有可能获胜!为此,他除了每天起早贪黑地刻苦学习外,还坚持长跑。他之所以选择长跑,是因为长跑不仅能释放学业压力,还锻炼了他的意志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25岁,他人生的转折期。他报考哈佛商学院,GMAT测试他考了3次才通过。但他坚持了下来。因为他坚信:只要蜗牛能爬到山顶,与雄鹰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唯一之差就是一个快些,一个慢一些而已。所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道理。
现在有许多父母在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感到纠结,而于智博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今天能否成功,是否能取得可喜成绩,与他过去关系不大。未来的成绩决定于你现在迈出的每一步,而不是你曾经在起跑线上的表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虽然每个阶段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同,但所有的老师都应该为学生的前途着想,以发展的眼光指导引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盯着成绩,因为影响人成功的因素很多,情感也非常重要。
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他没有上过高中,技校毕业在矿上上班,起点很低,但他对学习的情感,对知识的渴望,使得他不断进步,自学了大专、自学了本科,同时也搞了很多发明了,申请了很多专利,他房间里的灯一直亮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38岁的那一年,他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到内蒙古神华能源集团公司上班两年,看到煤炭行业的萧条,就又准备到大学任教。曾经也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但他不服输,奋力前进,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一并跳过,最终超越了那些先开始跑的人。这正验证了华罗庚说过的话:“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有梦想才有未来。飞过绝望,会迎来光明前景。只要心存高远,敢于奋力拼搏,雏鹰也能够占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