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怪现象:开国功臣为何大多功绩被抹去?

秦汉这段时间的历史,不知为何,总是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刘邦的起家,鸿门宴,楚汉战争,汉初三大反王,等等,都有很多疑点。还有一点,就是很多汉初被封王的人,在史籍上却找不到他们的详细出身和功绩!这着实让人有些纳闷儿。你想想:作为开国的元老,如果没有点功绩,他们怎么会被封王呢?而且汉朝又是一个草根儿建立的王朝,他们没有皇室的老贵族,又不是关系户,这些人是怎样凭空被封王的呢?

比如说韩王信,比如说陈豨

韩王信其实本不出名,仅仅是因为他和“兵仙”韩信同名,而被大家翻了出来,而且还被大家在他的名字中间加上了他的爵位(王爵),以示区分。按理说:韩王信和楚王韩信都是同一级别,但从史书上看,韩王信却功绩平平,根本不能和楚王韩信同日而语。

还有代王陈豨,更是离奇。在他上任代相以前,他的履历基本是空的!但是从刘邦对他的重用看,陈豨不像一个无名小卒,当时韩王信谋反刚被平定,赵、代这一地区形势非常紧张,刘邦能启用陈豨去维稳,证明两人关系很不一般,而且陈豨功绩肯定也不小。可是偏偏陈豨的履历里,什么也看不见,难道是空降兵?

但是梁王彭越和楚王韩信就不一样了。在史书和汉初功臣表里,他们都战绩彪炳、功勋卓著,同为异姓王,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笔者以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谋反,彭越和韩信有谋反之名,但无谋反之实,而韩王信和陈豨是有谋反之实,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韩王信和陈豨真的想谋反吗?

有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燕王臧荼的谋反。臧荼本是项羽扶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在楚汉战争中,臧荼没有选择继续跟着项羽,而是加入了刘邦的阵营,注意,此时刘、项势力比较平均。而等到汉朝建立后,臧荼却选择凭燕、辽之地和强大的大汉朝对立,这不是找死么?

还有一个人,就是继任的燕王卢绾。这个人可以说是刘邦的嫡系,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又是发小,其关系比“沛县五人组”(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还好。可是卢绾的履历也基本上什么都看不到,不奇怪么?不奇怪,原因就是:卢绾后来也谋反了!

所以说,我们看到的汉初历史可能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了,包括汉初的一位国舅爷、刘邦的大舅子——吕泽,吕泽在史书上也是一清二白。但我想问:吕雉后来的“称制”,难道真的是因为刘邦是“耙耳朵”?从这个角度想,你就会想通为什么吕泽的功绩会被抹去了。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号“賨人客”,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