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耐心,班级管理中的催化剂

黄艳

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比较重视制定完整的班规、班纪,把它作为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并作为操行鉴定的依据。这对规范学生确实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往往对学生的思想、个性心理的正确引导和发展难以有突破,对后进生的作用不大,很难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因此,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德治班”的管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进行学生管理与转化尤为关键。在我接手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我做了许多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班级管理需要以德治班

1.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德治班的基础

建立“以德治班”的管理机制,要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着手,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

(1)良好的情感关系。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或充满信任的友好关系,使师生心理距离达到和谐的程度,要把教师的奉献融入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当中。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班主任工作必须以情感教育为前提,以对学生的热爱为出发点。如果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一味地阐述道理,而忽视感情的沟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师生是建立在情感关系上的教育,这样效果就会截然相反。比如,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情绪往往比较高涨,容易满足,班主任应该及时跟学生分析具体情况,并提出下一个目标以做到“胜不骄”,而当学生遇到挫折,遭到挫败时,犯错误时,情绪往往比较低落,班主任更应该及时与学生交谈,找出学生失败或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给予他们鼓舞与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达到“败不类馁”的效果。根据罗森塔尔效应,鼓励和期望是前进的动力。班主任应多鼓励,少批评,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后进的学生也需要鼓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从而来增强师生的情感关系,达到师生的沟通与相长。

(2)平等的地位关系。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学生依附、适应教师。也就是学生处在从属于教师的地位上,但是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要求教师为了学生更主动、更活泼地学习、生活、处事,努力地适应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使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达到学生的德育内化教育。

2.科学民主的管理是以德治班的主要途径

一个班级的好坏关键在于班集体的建设,在于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科学民主的管理需要学生的充分参与及教师的激发引导。具体做法:

(1)在班团干部的选拔上,选举制和聘任制。即通过全班同学选举产生主要班团委会,并规定任用期限,最后由班团委聘用其它班团干部。一般选出的班团干部应该是班集体的中坚和支柱,是集体的代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或是思想积极上进、心理状态佳、学习态度端正、办事能力强、责任心强并能搞好同学关系的积极分子。

(2)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监督班团干部职权的行使,每两周在班级上公布情况,经过班级学生民主评议,“不及格”等级的班团干要自动退职,以便班团干部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3)由班团委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由全班学生讨论通过,并执行计划,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4)由班干部负责处理班级日常事务,由团支部负责班级团务工作,并制定轮流值日制,并记载班级日志。

(5)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一员参与班级活动,并给予指导。

(6)评先评优要民主选举产生,凡符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和“优秀学生”的同学,都要经过全班学生选举产生。这样就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管理班级,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3.创新实践活动是以德治班的重要内容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经验。”活动和交往是人们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动力。人们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行为,不是从遗传素质中获得的,而是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中学习和仿效的。人是通过活动和交往,在社会关系中掌握道德观点、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任何良好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品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班主任要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断创造出良好的活动和交往的环境与条件,通过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积极的思想品德影响,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1)学习创新活动。可以利用班会课和课外活动,开展一些有关于学习经验、各科学习方法的交流会、师生学习座谈会、班级学习论坛、优差生对话会、成立各科学习兴趣小组、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学习创新活动改变学生过去只接受理论学习的局面,能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钻研精神、文明礼貌以及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创新活动中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2)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每期的劳技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劳动中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也可以提高学生克服劳动中的困难,培养学生积极、热情的劳动态度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上学期去炎帝陵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4、利用家庭、社会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所以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家庭、社会和学校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合力”作用。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父母不仅是幼童的第一任德育教师,而且一个人在青少年期间,父母也是最有权威的德育教师。好的家教胜过一打教授。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并接受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突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合力,促进道德教育的深化。因此,班主任工作中的班级管理还需要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来做保障,从而实现以德治班。

5.实现以德治班的班级管理还需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如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功效,如利用幽默风趣,提高批评的效果,开启学生的智慧,多讲赞扬话,少说批评话等。这项工作不单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全班科任教师的事情。要优化班级管理,不但要在战略上科学管理,还得在战术上用爱心来实施。

二、班级管理与教学过程需要爱心与耐心

1.思想上正确面对学生。

其实有些教师可能会对乱班采取“敌对”的态度,一说起这样的班级就眉头紧皱,君不知,不交作业,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学生历历在数。很多老师在教这样的班级时是采取一种无所谓的听之任之或是怨恨的态度。天长日久,思想上的放松与对立直接导致课堂上没情绪与混乱。还有一些教师总是嫌学生太笨、太差、太闹。学生必然会在教师或隐藏或公开的话语中深感自卑,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个潜能生,连头都抬不起来,怎能学得进去?不论是放任不管还是怨恨对立,都会恶化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所以,只有教师自己从心态上转变过来,把原先消极的思想去掉,充满信心去教,才能迈出教好差班的第一步。因此,教师自身的思想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对学生充满希望,认真备课的任课老师肯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认真负责的班主任也是可以带出一个好的班级的。

教学中,我发现,往往差班学生受老师批评教育特别多,久而久之,连学生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差生。不管老师怎么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总会有部分学生是听而不闻,让老师很尴尬。于是我在教学中变批评为鼓励,经常在课堂上表扬某个潜能生,比如:记笔记认真啊,能够及时翻开课本到指定的页数,回答对一个简单问题,关心班级集体啦,甚至连对老师说出的话及时回应,点点头或摇摇头,我也会以微笑表扬他。渐渐地,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了,纪律问题自然也就少了,学习起来轻松多了。对学习更有信心,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多了。对学生的恨减少一些,爱增多一点,师生关系便会得到改善,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就会减轻。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了,老师也就轻松了。“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何乐而不为呢?

2.课堂上目中有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很多老师,在写教案时,将课堂设计得丰富多彩,练习题也是反复琢磨,高难度,深分析,诚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一个相对后进生教多的班级来说,如果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能当堂记忆,巩固消化,又何谈变化呢?可见,课上巩固、落实是最关键的。别的班一节课的知识,我可能需要两节课,但我在讲课时,知识的传授占一半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多多发问,参与学习,作到寓教于乐。有的学生功底差、反应慢,记笔记太慢,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要求你再讲一遍的情况,这时候,可千万不要着急,这恰好说明他们想迫切接受新知识。此时,耐心而细致地再讲一遍,换来的便是学生的笑脸与学习的热情。作为老师,我们其实并不怕学生听不明白,而是怕他们不懂装懂,甚至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上课时,我的眼光大都放在调皮的学生身上,只要他们眼光中似乎透露出会这个题,我必会先叫他们,并且在回答对问题后大大表扬一翻,让他们有一种我也行的自信感,课堂上及时表扬进步生,鼓励潜能生,使优生没有优越感,后进生没有自卑感。老师的目中有人必会使学生举手的人数越来越多,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学习兴趣越来越大。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天生的弱者,他们都渴望成功,渴望表现自我,渴望受到大家的瞩目。他们需要我们的尊重、理解和鼓励,或许老师在不经意间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赞叹的眼神,或许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许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可见,爱心与耐心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总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善于教的老师。”在老师的热切关注下,潜能生是可以改变的;在科学的管理之下,在爱心与耐心的教化之下,一个不理想的班级是完全可以获得理想的转化。所以说,爱心与耐心,班级管理中的催化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