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灵枢·经脉第十》相关内容解析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大肠手阳明之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鼻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
张介宾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手之太阴,肺所生病也。按《二十二难》曰∶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观此以是动为气,所生为血,先病为气,后病为血,若乎近理;然细察本篇之义,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血气二字统言十二经者也。《难经》之言,似非经旨。”
徐大椿注:“《经脉》篇是动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经文极明晓,并无气血分属之说。”
张志聪注:“是动者,病去三阴三阳之分,而动见于人迎气口,病在气口而不在经。……所生者,谓十二经脉,乃脏腑之所生,脏腑之病外见于经脉也。”又说:“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
马莳注:“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
关于对“是动病”、“所生病”的认识自古以来争论不断,首先《难经》提出了气血的观点,经云“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是动病为邪在气,气病在先,气主煦之;所生病为邪在血,血病在后,血主濡之。有时候我也在想,今天之所以对《黄帝内经》的不理解是由于时代久远,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当时的历史文化,所以形成今天人们的思维方式与《黄帝内经》的不同步,因此产生偏差。为什么《难经》同样也存在和我们今天同样的问题,《难经》与《黄帝内经》是同时代的著作,显而易见的是《难经》也没有完全掌握《黄帝内经》的本意,可见《黄帝内经》确实是一部很难理解的经书,要想完整了解《黄帝内经》本意,还不单单是古代文化的问题,更要认真阅读原文,前后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尽可能地接近经文的原始意图。
元代医家滑寿在《校注十四经发挥》中提出“是动病”为经络病,“所生病”为脏腑病。
马莳在《灵枢集注》中提出了:“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
徐大椿在《难经经释》指出:“《经脉》篇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即本经之病称“是动病”,影响至他经之病称“所生病”。
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1974年版)也认为:“是动病”说明经脉的病理现象,而“所生病”是说明该经经穴的主治症候。可以认为,“是动”是由于本经脉变动而出现的各种病候,其病候彼此之间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关联。张介宾注云:“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也指出“是动病”为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是主……所生病者”是指本经腧穴可主治之病症,可以是本经之病,亦可以旁及他经,病症范围较“是动”广,症候间不一定有病理上的联系。
石学敏院士认为:“是动”、“所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对十二经脉及其相连属的脏腑,由生理转变为病理所产生的各种症状、体征、传变和转归的综合性论述。因此,全面地理解“是动”、“所生”病,应该包括病因、病位、发病急缓、病程长短、标本虚实、预后转归等疾病发生、发展、性质、症候的全部内容。
现在常说的“是动病”和“所生病”出自《灵枢·经脉第十》,其原文是“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某所生病者”,这里的“是”指“这”的意思,“这”是指某某脏腑之脉,原文写得很清楚,“(某某)之脉……是动则病……是主(某某)所生病者……”,因此,所谓“是动则病”是指脏腑之脉动而生病,某某脏腑之脉动可以是因热而起,而脏腑之热又是因为气郁、气逆所引起,所以“是动病”应该是指该脏腑之脉的气血瘀滞所致病症,也可以是因为热气瘀于该经脉所致病症。这个观点是王冰最先提出来的,我只是把它更调理化。
所谓“所生病”我认为这里的断句可能不够准确,现在的断句是这样的,“是主(某某)所生病者”,我认为应该断成“是主(某某)所生,病者……”。
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灵枢·经别》所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这段经文讲到十二经脉不仅是有主治病之所成,还有主人之所以生。结合本段经文的原意,我认为所谓的“所生病”是指某脏腑之脉先主某某脏腑及某物质之所生,然后是某脏或者某物质发病所表现的症状
(表4-9-1)。表4-9-1 是动则病……是主(某某)所生,病者……
从表4-9-1可以看出,五脏之经脉所生的是五脏本身,六腑和心包经脉所生的分别是:大肠经脉生津液,胃经脉生血,小肠经脉生液,膀胱经脉生筋,三焦经脉生气,胆经脉生骨,心包经脉生脉。脏腑经脉的所生在临床上还是很有意义的,例如,我在临床上就经常使用大肠经的合谷穴治疗便溏或者腹泻,就是因为大肠主津液之所生,合谷是原穴性质温热,针刺合谷穴可以增强大肠经脉对津液的气化,可以治疗津液过多肠道中,因而起到止泻的作用。另外,像足三里可以补血,中渚穴可以补气等都与脏腑经脉之所生相关。
为什么六腑经脉可以生出不同的物质和组织呢?主要从六腑的功能说起,以胃为例,水谷入于胃后经过腐熟化生出精微物质,经过脾的气化而上输于肺,经云:“营出于中焦。”经文中所谓胃经脉主血所生,应该与此有关,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气化,精微物质属于上,而剩余的部分传送到小肠、大肠。六腑所排泄的物质是来自经过上输精微后所剩余的部分,这个剩余的部分与其产生的精微物质正好相反。例如,小肠“济泌别汁”将津液渗入膀胱,其所生出的精微物质应该是液。大肠排泄的糟粕(大便),而与其所生出的是津液,而这里的液与津液是构成卫气的基本物质,经云:“卫气出于下焦。”三焦排泄的是津液,与之对应,其所生的精微物质是水气。膀胱州都之府,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与之对应,其所生的应该是营养筋经的精微物质,因此经文称之为“主筋所生”。胆为中精之腑,既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具有藏而不泄的特性,同时又排泄胆汁,与之对应,其所生的应该是营养骨的精微物质,所以经文称之为“主骨所生”。
根据这个理论,结合穴位的穴性,在临床上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例如,用合谷穴治疗大便溏泄,理由是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其性温热,主生发津液,从而可以减少津液在大便中的存留,所以能够治疗便溏,临床效果很好。用腕骨穴治疗小便频数。我有一个病人是因为副甲状腺失调而成小便频数,尤以夜尿多,使用腕骨穴效果还不错,理由是腕骨穴为小肠经原穴,性温热,主生液,从而减少津液渗入下焦膀胱,可以缓解小便频数的症状。
总之,十二经脉的“是动病”是指因某种原因引起的经脉搏动所造成的病症,一般来说,经脉搏动都是由于梗阻瘀滞所引起的,因此是经脉气血瘀滞所形成的病症表现出的症状。所谓“所生病”,我的理解是“主某某所生,病者”而表现出的症状,五脏经脉主五脏所生,六腑经脉主某种精微物质所生,此种精微物质与其所排泄的物质性质相反。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