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

周先生是淄川县衙的幕僚,县令因为公事外出。县令妻子徐夫人,一直想去朝拜东岳大帝之女,碧霞元君,正要派仆人拿着祭祀礼品,替自己前往祭拜。

徐夫人让周先生写一篇祭文,周先生写了一篇骈四俪六的文章,其中叙述徐夫人和县令的生平经历,多有轻侮嬉戏之词。

文中有句话:“栽般阳满县之花,偏怜断袖;置夹谷弥山之草,惟爱馀桃。”,所谓断袖,馀桃,正是讽刺县令不好女色,爱男色,替徐夫人打抱不平。这样类似的句子非常多。

文章写完后,递给同僚凌先生看。凌先生看完后,认为文章中多猥亵之语,并且对县令多有不敬,告诫他千万不要用这篇文章,拿去祭祀神明。

周先生不听,把文章交给徐夫人的仆人。

没过多久,周先生就在官署死了;接着,徐夫人派去取文章,烧祭文的仆人也死了;徐夫人生下孩子后,也病死了。人们都觉得这件事很怪异。

周先生的儿子,从北京到淄川县,准备将父亲棺木,带回北京安葬。晚上,周子和凌先生睡在一起。

周子梦到父亲,告诫自己说:“写文章,文字不可不谨慎!我不听凌先生的劝告,在文章里用了很多猥亵之词,以致天神发怒,不得善终;而且还连累徐夫人,甚至殃及取文章,烧祭文的仆人:我恐怕到阴间,也免不了被惩戒!”

周子醒来后,将梦中情景告诉凌先生,凌先生也做了同样的梦,于是把周先生写的那篇祭文,背给周子听。周子听完,一脸惊惧,引以为戒。

异史氏说:“纵情恣性,写文章随意挥洒,不考虑后果,这正是文人常态。不过猥亵戏谑之词,怎么敢烧给神明看!

周先生这样的狂生,无知愚蠢,被惩罚,也是罪有应得。不过,让贤惠的徐夫人以及不过是跑腿的仆人,也都因为祭文而死,却不知道他们二人又犯了什么罪。

这样的神明和那些糊涂县令,只知道按律法办事,不分首恶从犯,一并论罪,有何不同?徐夫人和仆人死得太冤了!”

(0)

相关推荐

  • 神捕

    明朝末年,山西晋城有位富商,姓徐,年近五旬,为人仗义豪爽,心地善良,每逢灾年就开铺施粥,还给大家行医看病,因此大家都叫他徐大善人,这徐员外,开着米店,绸缎店铺,药店,生意越做越大. 但是别的地方就不一 ...

  • 天地同鉴 澄澈吾心

    分 享 Share 遇见幸福✿心生欢喜 一头是喜欢,两头是欢喜 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忧 我是你,是另一个你,是另一个不是你的你. 你是我,是另一个我,是生命中另一个不是我的我. 初见这句话,美 ...

  • 乡贤魏丕荣与“义成周”大渠

    乡贤魏丕荣与"义成周"大渠 文/李爱平 义成周大渠,始成于清末民国初.源起滹沱河南岸的上狼涧村,经下狼涧.下汇.代堡直至砂河,全长二十多里,受益面积四千多亩,为当年繁峙东部最大的引 ...

  • 民间故事:小妾被劫匪送回后怀孕,丈夫发怒,县令说你小舅子有事

    清朝道光年间,凤阳府有家周员外,家产丰厚,有良田数百亩,四进的大宅院看起来很气派,光长工就雇了十几个,还在镇上经营了几家店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唯一遗憾的是,周员外一直无后. 周员外成亲已经三年有余, ...

  • 古代志怪故事:周季候,徐惕庵,长麟

    周季候(明朝御史周宗建)做县令的时候,总能出人意料地破案,被百姓们称作神君. 他某次出巡,一阵风吹倒了大伞,把纱帽打落在地.负责打伞的人跪倒请罪说:"小人刚刚张开伞盖,就来了一阵清风,致使大 ...

  • 丫鬟传奇(2)

    点击关注上面"冀南文学"欣赏更多文学作品 ---------------------------------- 新三言二拍故事连载之二 丫鬟传奇(2) 张润平 三 张闫氏使坏驱二妇 ...

  • 聊斋志异《周生》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周生>原文周生,淄邑之幕客[1].令公出[2],夫人徐,有朝碧霞元君之愿[3],以道远故,将遣仆赍仪代往[4].使周为祝文[5].周作骄词[6],历叙乎生,颇涉狎谑[7].中有云 ...

  • 明代奇案:恶奴据守孤楼,以主为质,霸占新娘数载,知县巧计擒凶

    明朝嘉靖年间,太平府当涂县有位富甲一方的刘员外,家中世代经营着一座"刘记典当行",日日低进高出.盘剥经营,却也积攒下了偌大的家业. 虽然常有人骂开典当的黑心,但封建社会里百姓度日艰 ...

  • 古代志怪故事:城步令

    城步县令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风度翩翩,年少英俊.中举后被授予实职县令,管理城步县,带着一个姓周的老先生做幕僚.他到任后忠于职守,每天忙于公务. 有一天,城步令要带人去城头巡查,忽然看到县衙后的竹园里 ...

  • 刘夫人与廉书生(聊斋故事)

    廉先生是河南安阳人,从小就勤学苦读:然而廉先生父母早早去世,家中十分贫穷. 一天,廉先生外出办事,傍晚时分回家,迷路了.走入一座村庄,有一位婆婆走上来,对廉先生说:"夜已经如此深了,廉先生这 ...

  • 《以君为神也》

    题目直译,意思是,认为国君非常神明!这是韩非<内储说下六微>里的句子. 是什么使得人们感到国神明呢?又是怎样的一个神明法?<内储说下六微>里记载道:"卫嗣君之时,有人 ...